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传经验帖 | 四跨一战上岸中传艺术管理,专时专用,专注此刻

2022-08-29 17:19 作者:中传考研de核桃  | 我要投稿

个人情况

跨地区跨学校跨门类跨专业,从湖北的三峡大学到北京的中国传媒大学,从理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到艺术学的艺术管理。关于考研期间的报班情况和学习方法,先汇总如下所示:

图片
图片
成绩截图
图片
成绩截图

关于初试

如果你想上岸,初试分数要过国家线和校线,可以参考往年分数线,但也要考虑到国家线还会再涨的可能性。对于材料较为稀薄的学生而言,初始的目标分自然也要更高。还要结合自身的强项与弱项,再确定各科的目标分数并科学地制定学习计划。我之前的预期目标是380分,政治75,英语75,主题写作120,人文社科110。

由于是跨专业,报班会比较安心些,在众多辅导机构之中选择了凯程。凯程的学习氛围很好,老师的讲课很注重逻辑与框架、同学也会一起积极讨论问题。可以说,只有你没想到的课程与资料,没有凯程没有的。

图片
满满当当的资料

专业课备考时间安排

3月-6月,紧跟着课程学习,打基础。因为专业课的占比较大,会更加重视专业课,课程基本没有落下。如果时间不允许,也会及时看回放。主题写作会教你写作的格式、结构、框架,人文社科会整理书本的框架并广而精地讲解知识点。

7月-8月,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主题写作会带读很多优秀论文,学习相关理论,此外还学习了很多名著。人文社科会进行进一步深入学习,从多维度建立起各科的框架,并一一攻破难点问题。

9月—考前,783开始针对学到的内容进行输出,883开始了背诵。主题写作的批改班上线了,此外,穆清老师还准备了热点册、周年纪念、783的专题分类,以及883的每日一题和各科老师的题后讲解,让你在知晓知识点之后学会在有限时间里输出。与此同时,考前还有十套模拟卷,在3小时的模拟中慢慢掌握手感,模拟后也会有各科老师进行讲解。

关于783主题写作

大家可以先广而范地学习论文、理论,在接触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知识点后,深入学习该领域,整理属于自己的专题笔记。但也要适当想想其它专题的研究对象和写作框架,这样在考场遇到相对陌生的内容时也不会慌乱了,主题写作的批改班基本会涉及到每个专题,穆清老师也有相应讲解的。

大家所学的人文社科知识点,也可以灵活运用到主题写作之中。在你对原材料提炼出主题之后,可以对此主题提出相关问题,再深入思考原因或想出对应的解决方法。这样你的论文便有了基本框架,如该问题的背景-深入分析原因即肌理-路径探析、反思、价值意义等,问题的背景-困境-路径探析,我比较常用这两种框架。


图片
“共同体”相关的笔记整理

关于883人文社科

首先要理解新知识点,再将新知识点和你大脑中的知识网进行链接。对于遗忘了的知识点需要重新记忆,并保持输出。

对于文学,可以从朝代和文体这两个纬度掌握知识点。

对于文明,可以掌握每个文明的发展脉络,以及各个文明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关于哲学,主要是掌握万物一体从真善美三个角度下的去蔽说、民胞物与、显隐说,以及万物一体在历史观下的连续与非连续、中心与周边,掌握“二”“三”公式,比如在场不在场;初级的天人合一、主客二分和高级的天人合一。

关于媒介,我喜欢用学到的媒介知识解释现实中的现象,灵活运用知识点,这带给我很多快乐。

图片
文明史事件与事件之间联系的部分整理

公共课备考时间安排


由于政治需要背诵时事热点,自己并无精力整理,所以选择报班。当时,考虫政治、英语联报只需要1348元,两门公开课基本跟着课程学习。2020年9月份报名公开课,2021年3月份才正式备考,同时大三下学期课程很满,所以一直在赶公共课。公共课备考历程如下:

3月-6月,主要以听课为主。将政治的知识点在脑袋过一遍,不强求记忆;英语则是打基础,单词课、语法课、外刊课等等。

7月-9月,主要是听课和练习题目。暑假时间相对宽松,政治课基本补完了,但英语课程并没有补完。政治有时间也在练习选择题,英语则主要是在训练阅读、翻译、作文。

9月-考前,主要是背诵和练习题目。考前两个月,根据老师的政治资料开始背诵,12月也刷了肖四肖八的选择题;同学推荐的颉斌斌老师,让我对英语阅读有了新的认识:从选一个正确选项到选一个错误概率最小的选项。所以,9月份后英语阅读主要跟着颉斌斌老师学习,其它板块和政治还是跟着考虫学习。

想对大家说的话:报班的好处便是,老师会帮你规划时间,但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比如老师的教学方式、上课风格等是否适合自己。如果备考时间不多不建议选择考虫公共课,因为课程很多,看不完就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加上本人有完美主义倾向,开始了一件事就想全部弄完。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知晓:看课不等于自己学会了知识点,尽量学多少吸收多少,在考场上能输出才是王道。跟着一个老师或一个机构学习就很好了,不用学好几个机构的课程,时间不足且每个老师的体系都不太一样。


关于材料

材料分是60.8分。其实考完后就做好找工作的打算的,但秉持着“完美主义”的特性,在寒假期间书写了个人陈述和科研设想。怎么写,依旧是报了凯程的复式班,听取师姐的建议,跟着师姐讲解的大致脉络和方法进行书写的。

关于占大头的科研设想,首先需要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因为后期需要查找并学习相关文献。然后,你需要一个契机,对某个问题感兴趣或者了解到你想研究什么或者想解决什么问题。

寒假期间,我在学原画课程的建筑设计,老师提及:土楼在《大鱼海棠》中融合得很好。以此为契机,我的科研设想是中国传统建筑和动漫电影相关的研究,因为我本身也十分喜爱看动漫。经由学姐多次批改后,才最终完稿。

关于个人陈述个人陈述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多想想自己的优点与闪光点,多想想自己与所考专业的契合点。遵从内心想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关于其它材料,前三年的加权平均分是89.73分,在大一期间担任了学生会实践部干事、数学建模学会网新部委员、班级心安委员。大一大二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得奖较多的是数学建模类,多次参加志愿者活动。个人没通过六级、奖项与艺术管理关联不大、没有发表论文、没有艺术管理方面的实习经历。材料的很多地方会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或汇总,想让老师看得更加轻松些也更整体些,如下所示:

图片
用表格的方式展示材料

关于复试

我了解到去年上岸学姐的分数,估算出如果复试成绩达到84分,我便很大可能会上岸,最后的复试成绩是82.8分。其中,复试流程是中文自我介绍、阐述科研设想、专业题提问、英语面试(英语自我介绍+英语提问)。

中文自我介绍主要从本科学习和综合素质两方面展开。很遗憾,老师没有提问科研设想的问题,虽然准备了蛮长时间。专业题提问抽到未准备过的题目,但经过复式班的学习与输出,大脑会产生不同角度的相关想法,也就有话可说了。

之后老师询问艺术理论相关的问题,在复试课上学姐对专业书籍进行了讲解,也阅读了陈岸瑛老师的《艺术概论》,所以把能回忆起来的知识点进行了输出,有个小插曲就是主考官对我的某一说法进行了纠正。

进而是一些相对轻松的话题,有关转专业、选艺术管理、生活家庭等方面。最后的英语自我介绍除了基本信息外,主要介绍了我的兴趣和选择艺术管理的原因。最后以一个英语问题,和我的口语回答结束了。

我模拟面试过两次,一次是凯程的,也买过其它机构的模拟面试一次。所以,在正式面试的时候,基本没有犯前两次面试的问题,说话比较流利,没有很长时间的停顿,眼睛一直看镜头,说完问题会感谢老师等等。


关于制胜法宝

学无止境,找到一个能支撑你走下去的理由,在拟录取之前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调整心态、不要过度焦虑,要专时专用、享受此时此时。当你专注于此时此刻,你就能更好地专注于当下,效率便更高了,高效率地完成今天的或本周或本月的计划,不要过分追求学习时长。因为你的要做的是达到你的目标分数,而不是达到12小时的学习时间。

第一点,了解自己所爱,知道能支撑你坚持下去的理由。我个人认为考研不是随大流、也不是为了逃避就业而选择升学,而是为了你喜欢热爱的事物去提升自己。虽然你现在可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越早探索就能越早发现。这份喜爱会支撑你抵达“拟录取”。

第二点,放平心态,不要比较。每个人的长处和弱项都不尽相同,我们可以与昨天的自己比较,而并非与其他人比较。把战友看作对手,会让自己陷入主客二分的思想中,并且,自己也会焦虑不已,时不时想着别人是不是超过我了,我是不是没机会去传传读书了等等。

第三点,学习效率大于学习时长,专时专用。学习本身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不需过度担心结果如何,因为那一天还没有到来,也不用追悔过去,因为那是曾经的你会“犯下的错”。你所要做的就是专注于当下,吃饭的时候吃饭、走路的时候走路、学习的时候学习、玩耍的时候开心地玩。

但在学习的时候,也请记住:学习效率大于学习时长,请不要为了凑整12小时的学习时长而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学习。你要体谅自己,关注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身体疲惫是示意你需要休息了,要劳逸结合。

专时专用,专注于此刻。因为过去不可得、未来不可得、现在也不可得。最后很感谢凯程、感谢传传、感谢老师们、感谢家人和朋友们,也谢谢你的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传经验帖 | 四跨一战上岸中传艺术管理,专时专用,专注此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