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学排名指标不适合中国,中国的大学排名不应该以外国为准
国际大学排名指标不适合中国。中国的大学排名指标不应该以外国为准。
大学是为了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一个大学的排名应该与该国的情况相挂钩。我们不应该以外国大学排名指标为准。
大学排名影响到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影响到一个大学的利益。目前国际大学的排名指标显然是以维护西方价值观和利益的为主的。它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大学的真正实力。
国际大学排名的几个维度,学术声誉40%,雇主声誉10%,单位教员论文引数20%,师生比例20%,国际教师比例5%。
很明显,师生比例是参考全球学生的。且外,国际教师比例也是参考国际方面的。
这样的指标明显是对西方有利。因为世界上很多学生还是以为西方的教育比较适合他们,加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因此这些学生喜欢到美国,英国等留学。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在师生比,国际教师中的比就占了优势。因此,它们的排名就高。
其实,西方搞国家大学排名,就是为了抢夺大学教育标准规则。教育标准规则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根据这些大学排名教育标准规则,西方就抢到了更多的话语权。这是一种国际资源的抢夺。
这些现有的国际排名规则,对美国,英国等有利,但是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等不太合适。
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西方很多国家都不认同中国的教育比它们的先进。
其实,中国的教育已经领先了世界。中国高校每年为祖国和社会,企业培养了世界最大多的人才。这些人才全面拉动了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从实际购买力来算,中国每年的GDP其实已经超过了美国。美国的物价很多是中国的几倍。美国现在只比中国多几万亿,可是按照实际购买力来算,中国是第一。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中国大学分不开的。
其次,中国大学培养的人才,引领了全球科技竞争发展趋势。中国在自动化技术,太空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量子计算机技术,电动车新能源技术,5G,6G技术偶,高铁技术,导弹技术……等多方面已经领先了世界。
这些技术很多都是中国独立自主研究的。
可是,中国的大学,包括清华大学连世界前十都进入不去。这明显是外国排名不合理。清华大学最少进入世界前五名。
个人认为,大学排名应该参考这几个维度。(1)学术声誉10%。(2)雇主声誉5%。(3)单位教员论文引数5%。(4)学校规模20%。(5)学生进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指标,大学人员参与重大工程,国家建设,社会建设作出重大建设的指标。20%(6)人才为本国服务的指标,10%(7)毕业生在各行中取得重大成就的指标,10%(8)科研成就转化率指标, 10%(9)对中华文明文化传承发展的指标。10%
学校规模不可以忽略。国家大学排名中把这个忽略了。这是不合理的。例如,富士康全球有几百万人。一个小企业只有几十个人。规模大的为国家培养的人才多 ,这样的指标都不放入考虑范围,明显是不合理的。中国的大学培养的人才这么多,这个功劳是不可以忽略的。
个人认为,大学的规模和工厂规模一样,为国家培养的人才越多,它占的权重越重。这代表了大学的生产力和效率。因此,这个权重放在第一位和第5个指标一样。
因为国际大学排名指标是为了偏好西方,特别是美国设计的,所以美国和英国的大学排名占了优势。这是美国有意这样做的。它们是为了抢夺全球资源。排名越全面,它们获得的利益就越多,越能吸引全球人才。
故此,中国大学排名有必要根据中国的情况设立指标。以中国的标准作为世界标准,中国有必要重新把我们的大学排名按照中国的标准排上去。
这样中国的很多高校,将会进入世界前50位。
中国的大学排名越向前,中国制定掌握一套新的标准排名,对中国发展有利,不仅可以留住人才,也可以吸引全球人才。
而且,随着中国实力越来越强,中国的科技,军事等走在前面,中国的大学也一样要在排名上占据重要的位置。
中国的很多高校的综合实力,在国际上是排在前面的,而不是国际排名上的那个名次。
国际大学排名指标不科学,不合理,不适合中国的发展。中国应该独立设立一套新的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