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与游戏:游戏之盛,玩家之悲

2019-07-12 12:04 作者:纯白是绅士  | 我要投稿

这是游戏最好的时代,这是玩家最坏的时代。


我记得第一次接触到电子游戏,是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晚上我的父亲都会坐在书房的电脑前许久。在我好奇的观察了好几天之后,乘着家里没人,依样画葫芦的摸索着把电脑打开。我记得那还是很老的win98系统,桌面是西湖的三泉映月,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只很有趣的瑞星小狮子。在我还懵懂的时期,观察这只小狮子也能成为乐趣之一。虽然我会开电脑,但是还不知道游戏放在哪儿,怎么打开,还是后来父亲手把手教的我怎么使用电脑。我坐在他的腿上,看着他双击“我的电脑”,打开了一个文件夹,双击了一个红色的小图标。瞬间,屏幕一黑,突然,“嗡!”的一声,屏幕上出现了“EA”的logo。我吓了一跳,那时候还很胆小,以至于之后很久,当我打开这个游戏的时候,都要等logo出现之后才敢把音响打开。父亲告诉我这个游戏叫“红警”,他还手把手的教我怎么造兵,怎么建建筑,怎么攻击对方等等。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我看了一遍之后就再也没有忘掉,就这样,我走上了游戏的道路。


除了“红警”这种rts游戏,后来父亲又带我接触了《反恐精英》,还是上古的1.6版。当时我家没有网络,所以就只能和十几个电脑互相打来打去。我意识不到这个游戏的本质是多人对战,为了增加耐玩性,我找了很多奇怪的点去研究,比如说这个游戏到底有多少种尸体摆放的方式。我最喜欢的就是用手雷往残血的队友身上扔,因为只有那样才会触发一个非常稀少的死亡动画。说来残忍,但是在年幼的我看来,也只是好玩罢了。我不知道要是把当年玩单机版的时间换算成steam上的游戏时间会有多少,可能会有惊人的几千小时吧。毕竟在当时的暑假,因为认识的小伙伴都已经逐渐搬出小区,所以我也就能在家里一边用光盘机放着《家有儿女》一边开始无限循环的《反恐精英》。这种感觉是异常的奇妙,我穷尽一切去在游戏里找出更多的乐趣,不断的脑补脑补再脑补所以。有时候会觉得这个游戏地图太过离奇,因为它没有来路也没有去处,除了两队人在不断火拼外,似乎没有更多的意义。重复重复再重复,就是这样的一款游戏,陪着我走完了所有的年轻时光。


小学四五年级,我在目前的办公室里接触到了网络。当时还是4399的时代,第一次觉得世界如此之大,游戏如此之多,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是很快我便意识到一个问题,游戏与游戏也是极度不同的。4399里挂着《反恐精英》名字的游戏,都是敷衍的劣品。因为当时分家的原因,我跟着母亲玩不到什么游戏,所以《赛尔号》,这种不需要下载的游戏就成了我的最爱,加之当时班上风气很盛,所以几乎成了我娱乐的全部。可是我还是对《反恐精英》那样的“大作”念念不忘,觉得那才是真正的游戏。我还记得当时去父亲那里,偷偷用优盘在他的笔记本上拷贝了一个《反恐精英》的快捷方式,结果理所当然的,拿回去之后也没能玩上。


随着对网络的懵懂期结束,游民星空,三大妈这种盗版网站成了我必逛的地方,在上面我下载了数不胜数的游戏,《荣誉勋章》,《模拟城市》,《使命召唤》等等。就是在那时,我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反恐精英》是玩家和玩家之间对抗的游戏。我摸索着下载了一个平台,注册好账号,登陆进去。瞬间我就震惊了,音响里都是玩家之间的呼喊,说着我听不懂的话语。我仍旧像往常打电脑一样快乐的玩耍,也杀了好几个。直到有一局我成了“包匪”后,因为意识不到要安包,就被队友大声的吼了几句:“快安包啊,傻X!”我才恍然大悟,似乎这并不是我想要玩的游戏。于是那一盘游戏我没有打完就退出了。过了很久,也没有再碰《反恐精英》。


上了初中,我接触到了“贴吧”,也在其中几个吧里,成为了小有名气的贴主。不论是《全面战争》系列还是《钢铁雄心》系列,我都发的许多份战报,其中很多在我现在来看也是精品。尤其是我在钢铁雄心吧里发的《1945德国战报》,引得当时几乎整个贴吧的人都来围观。然而我这个人有个最大的缺点,有始无终,这些战报无一例外,全部都半途而废,换句话说叫“太监”了。虽然一方面是时间和母亲都不太允许我荒废这么多时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渐渐感受不到游戏所带给我的动力了。


我最喜欢的游戏,毫无疑问,是《上古卷轴5·天际》。这是一部内涵深远,自由度极高的游戏。从我在网上看到他的第一刻就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方式一定要玩到它。那时的网速如同龟速,二三百KB的速度去下载几十GB的东西需要一天甚至好几天。等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都会一遍又一遍的看着百度百科上的介绍,一次又一次吊着自己的胃口,去憧憬着能赶快玩上这款游戏。《上古卷轴》预计会在凌晨三点钟下好,我就偷偷设了两点钟的闹铃,悄摸摸的走进书房里,坐在电脑前等待着进度条的一点点增加。那是我第一次通宵,为了一款游戏,我觉得无怨无悔。因为它真的太经典了,我一玩上便一发不可收拾,虽然是盗版,BUG频出,但是阻挡不了我对它的热情。我玩通了一遍又一遍,走遍了地图的每一个角落,完成过每一个任务,阅读过几乎每一本书籍,打通了一个又一个号。我深陷其中,享受着游戏所带给我的全新世界。


如今,我的大学生涯也已经过半。可我仍然在玩游戏,玩正版游戏,Steam的库存也是我曾经不敢想象的多。但是看着四百多个游戏,我却找不到当时玩《反恐精英》,玩《上古卷轴》时那种初心。我不会再为一个游戏牵扯太多的时间,不再耐心的完成每一个游戏。浅尝辄止的感受到一个游戏的感觉,似乎就能让我满意。《黑魂》,《巫师》,《刺客信条》等等,如果时光回到过去,或许其中的任意一款我都能玩上一整年。可是现在我却连一个小时都不愿意花在他们之上。在我初中玩《刺客信条2》的时候,我被埃奇奥的故事所着迷,所吸引,我仿佛与他合为一体,与他同喜同悲,他的故事仿佛也变成了我自己的故事。然而现在的我,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感觉了。


现在的游戏越来越多,画面越来越好。似乎不论是开发商,还是玩家都陷入了游戏狂热之中。然而快餐式的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所有人,所有与游戏相关的人。作为开发商,推出一款有一款的新作,保持自己的高收入才是重中之重。不论是手游还是端游,一切的一切都在为了流量,人气而靠拢,制作的初心早已不再是以玩家为主。而玩家们,渐渐被繁杂的游戏所冲昏了头脑,忘却了他们玩游戏的本质是为了快乐。他们不再为了一款游戏而努力钻研,不再为了自己的天真的乐趣而发自内心的享受这游戏带给他们的幸福。他们物质化游戏,用金钱去炫耀自身,用技术去蔑视他人,甚至用外挂去发泄自我。在这游戏发展最黄金的时代,在这游戏最辉煌的时代,所有人都忘了应该怎么去玩游戏,为什么要玩游戏。


仅以此文送给所有热爱游戏的人,不忘初心,不负自己。



我与游戏:游戏之盛,玩家之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