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八爪鱼=李斯特?

2022-10-09 12:04 作者:邻居没有金发天使  | 我要投稿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 [1]  —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弗朗茨·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创建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1886年7月31日,李斯特因肺炎发作,在德国逝世,享年75岁。

1811年10月22日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

1821年李斯特到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尼学习。后来在欧洲开展钢琴巡演 [2]  ,其中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

1827年,李斯特的父亲逝世。

1828年,李斯特在巴黎定居,在住处教授音乐。在巴黎期间,李斯特结识了柏辽兹和肖邦,并与众多文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1830年,李斯特出席聆听了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首演,并将其改编成钢琴曲。

1831年帕格尼尼来到巴黎演出,他极大地启发了李斯特的想像世界和音乐世界。

1833年,李斯特在Le Vayer侯爵夫人的沙龙中邂逅了玛丽·达古伯爵夫人,1835年俩人私奔到瑞士,生子女三人。李斯特在瑞士期间创作了钢琴曲集《旅行岁月:“瑞士”》。1844年俩人关系终止。

1837-1847年间,李斯特在欧洲各国开展钢琴巡演,包括匈牙利、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俄国、土耳其等。所到之处无不风靡,观众为之疯狂,德国诗人海涅把这种盛况称为“李斯特狂热”(Lisztomania)。 [3] 

1847年2月,李斯特到基辅演出时,邂逅卡洛琳·冯·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

1847年9月,35岁的李斯特在俄国做了谢幕表演,宣布从此退出音乐会舞台,不再开展收费演出。 [2] 

这十年间,李斯特创新了钢琴演奏技法,并创作了《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

1848年,李斯特与卡洛琳公主在魏玛重聚,俩人在阿尔滕堡(Altenburg)同居。 [4] 

1848-1859年,李斯特任魏玛宫廷乐长,在此十年中指挥演出大量作品,特别是柏辽兹和瓦格纳的作品,使魏玛一跃而为显赫的音乐中心。1850年指挥《罗恩格林》的首演。

这十年也是李斯特自己的创作丰收的年代:作有《浮士德》 [5]  和《但丁》2首交响曲、12首交响诗和其他许多作品。1852年,创作b小调钢琴奏鸣曲。

1860-1861年,李斯特随卡洛琳公主到罗马,俩人的婚礼因受到教会和沙皇的阻挠而破灭。这之后的李斯特陷入了一段时间的迷茫 [6]  。

1865年,李斯特加入圣方济修会,并接受低品神职而成为李斯特神父。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许多宗教音乐,包括《圣伊丽莎白轶事》和《基督》。

1869年起,李斯特往返于罗马、魏玛和布达佩斯三地之间,其风流韵事仍为全欧洲的话柄。最后5年致力于教学工作,门生中有西洛蒂、拉蒙德和魏因加特纳等人;同时,创作进入重要的新阶段,每首作品的和声都有重要创新,如《愁云》和《死神恰尔达什》,预示了德彪西的“印象主义”。

1875年,匈牙利李斯特学院创立。

1886年,李斯特75岁生日巡回演出,重访巴黎和伦敦,同年7月31日在德国拜罗伊特因肺炎发作,在女婿瓦格纳家中去世。


李斯特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他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 [1]  [8] 

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 [8] 

李斯特追求的是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特技的钢琴演奏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醉。这种辉煌浪漫、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确立起欧洲钢琴演奏艺术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李斯特将原来背朝听众的演奏位置变为侧面,使演奏家的情感与听众更易沟通,而且形成了辉煌浪漫的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他与同在巴黎的肖邦一起将钢琴艺术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晚年的李斯特,开始收敛了他的炫目的技巧,尤其在他的晚年小品中,看似简单的音符,内中却暗藏了深不可测的玄机

. 总是与女人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李斯特,以“小提琴魔鬼”帕格尼尼为目标,勤学苦练,最终登上了“钢琴之王”的宝座。天生的美貌加上优雅的风度,尤其令女听众着魔。李斯特一生经历过几次恋爱,最为轰动的是他和玛丽·达古伯爵夫人以及和卡洛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的恋爱。而最为人们谈论的是李斯特决定与卡洛琳结婚的事情。李斯特,他爱上了卡洛琳,是沙皇时期声名显赫的德裔公爵维特根斯坦的夫人。这位夫人比李斯特小8岁。1847年,这一年,李斯特 36岁,到俄罗斯举办他的独奏音乐会,照例赢得掌声和女人的青睐,照例举办义演来捐助当地的慈善事业。在这次俄罗斯的义演中,居然有人花了贵宾席票价一百倍的一千卢布的价钱买了一张票。这消息让李斯特有些吃惊。这个人就是卡洛琳夫人。他们就这样认识了,李斯特对她一见钟情。为什么?就因为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张义演的门票?显然不会这样简单。而这位家中光奴隶就有三万的贵夫人,为什么宁可被沙皇开除国籍、剥夺一切财产,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至死也要嫁给李斯特?李斯特和卡洛琳的爱情历经周折,一直耗到李斯特50岁生日时,本来已经被教皇允许和卡洛琳结婚了,却由于宗教和沙皇的原因还是没有结成婚。

漫长等待中的煎熬,一直熬到了李斯特的晚年,一直熬到了1886年,李斯特75岁,他们还是没能结成婚。这样的煎熬,让李斯特皈依了宗教,将这一分蚀骨的痛苦在宗教中抚平、碾碎,却依然没有放弃卡洛琳。李斯特死后不到半年,卡洛琳也病逝罗马,和李斯特共赴生死。李斯特说过:“我所有的欢乐都得自她。我所有的痛苦也总能在她那儿找到慰藉。”“无论我做了什么有益的事,都必须归功于我如此热望能用妻子这个甜蜜名字称呼她的卡洛琳·维特根斯坦公爵夫人。” [7] 

2. 李斯特一生中的第一个真正的挫折来自他的初恋。他很不幸地爱上了他的钢琴学生--一个贵族的女儿,当时他俩都是十六岁。就在他们沉浸在幸福的憧憬之中时,那位贵族父亲粗暴地、干脆利落地终止了他们的交往。年轻的李斯特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位早已赫赫有名的音乐天才,从不认为自己有不及他人之处,而此时他却突然发现,自己不过是个贫民出身的艺人而已,那道无形的阶级鸿沟无情地将他关在了幸福的大门外。少年李斯特在剧烈痛苦之中,做出了他的决定:献身于宗教。因为只有在上帝面前,才能人人平等。他的母亲反对这个决定(父亲刚刚去世不久),理由是他的性格不适合做一个神职人员。


八爪鱼=李斯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