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昭明传奇》2023修改版 番外 第三篇 天命之年(中)

2023-02-05 11:42 作者:昭然慕-明泽  | 我要投稿


      今天是元宵佳节,祝大家快快乐乐,团团圆圆,事事皆圆满,处处随心愿!

      据说,“文思豆腐”是乾隆下江南的时候,一位法号“文思”的和尚为乾隆做的,北宋时期,还没有这道菜。不过,这道菜的意境,我非常喜欢,所以,就忽略历史,拿来给小展用了。



番外  第三篇  天命之年(中)

包青天美誉传青史  开封府七子化永恒


当晚,包拯忙罢公务,已至亥时二刻。

回到自己院中,透过卧房的窗口,看到李氏独坐床边,在暖黄的烛光下,为他缝制衣裳。

听到包拯的脚步声,李氏会心一笑道:“夫君,你回来了!”见他踏入门槛,连忙剪断线头,起身上前道:“快!试试这件衣裳!”说着,把他拉到床边,亲手为他更衣。

整理好衣领和袖口,包拯低头看着身上的新衣,含笑对她道:“辛苦娘子了!”

李氏温婉一笑,指向床边道:“那几件旧衣也已缝补好了。”回眸对包拯道:“今日我在偏厅,发现马汉的官服破了个洞。明早,你让他拿来,我帮他补补。”

包拯道:“多谢娘子!”

“你不必谢我,”李氏敛起笑容道:“他们四人都已年过三旬,可至今还为成婚,身边连个缝补衣裳的人都没有,我不帮他们,谁帮他们?”见包拯不语,继续道:“何止是他们四人,就连公孙先生和展护卫都是孑然一身。”忍不住埋怨他道:“你每日只知忙于公务,也不关心一下他们的终身大事。”

包拯道:“公孙先生性情恬淡,从无成家立室之念。”

“那王朝他们呢?”李氏问道。

“他们尚有父母在堂,他们的婚事,我不便干涉。”包拯道。

“那展护卫呢?”李氏道:“他双亲已故,普阳公主也已离世多年,你为何不设法为他再寻一门亲事?”

“娘子有所不知,”包拯叹道:“公主下葬之日,展护卫曾在坟前立誓,此生不会娶他人为妻。”

李氏闻听此言,不觉一阵酸楚。于是不再谈论此事,转身走到铜镜之前,取下头上的银簪,准备梳洗一番,早些就寝。

包拯看到银簪,走到她身旁问道:“记得岳母大人曾给你一只金钗,为何数十年来,从未见你戴过?”

“金钗虽好,却太过奢华。”李氏回身看向他道:“夫君为官多年,一向克俭清廉。身为你的家眷,我岂能锦衣华服,金钗玉钿?”

包拯叹道:“娘子本是尚书千金,从小锦衣玉食。与我成亲之后,却要布衣粗茶,节俭度日。包拯着实愧对娘子!”

李氏淡然一笑道:“你我乃是夫妻,自当同甘共苦。”看看手中的簪子,抬眸望着他道:“这只银簪乃是夫君所赠。这些年来,你远在京城为官,我在庐州家中,只要有它为伴,就如同你,陪在我身边。”


午后灼热的阳光,照在府衙膳房的屋脊上,热得房中的庖厨和小厮个个无精打采。

“你们都回房歇息去吧!”王朝进来吩咐道。

众人见他如此体恤下属,连连躬身称谢,纷纷退了出去。

站在王朝身后的马汉三人,笑着对视一眼,随他进了膳房。

经过一个时辰的忙乱,各自的膳食都已做好,四人正欲相互品尝,忽听门外传来公孙策的声音道:“你们都来练习厨艺,谁去保护大人?”

王朝道:“鲁诚、钱刚、雷忠和齐勇桂都在大人身边,还有周庭率领数十守卫,护在书房周围。”

公孙策道:“如此便好。”手握一本书册,迈步走进来道:“膳房的人都去哪儿了?”看到凌乱不堪的灶台,了然笑道:“都被你们支出去了?”

马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问道:“您找他们有事?”

“没什么。”公孙策道:“我只是想让他们买些蔬果,以备明日寿宴之用。”看看手中的《隋唐宫廷食录》,问道:“赵掌事也回房去了?”

“没有。”赵虎道:“他出府办事去了,不知几时才能回来。”

公孙策心想:“这本书,还是明日再还给他吧。”

张龙看着做好的甜汤,郁闷地道:“他再不回来,汤里的冰就要化了。”双眼豁然一亮道:“既然先生来了,就先帮我尝尝,看我做得怎样?”连忙盛出一盏,捧到公孙策面前。

公孙策一路走来,正觉暑气蒸腾,口干舌燥,于是接下甜汤,送入口中。饮罢,欣然赞道:“冰凉爽口,甜而不腻。”

“真的?”张龙听到夸奖,心下正自得意,却听公孙策又道:“只是,色泽有些单一。”含笑对张龙道:“不妨加入一片紫苏叶,既能作为点缀,亦有解暑之效。”

“好主意!”张龙喜道:“多谢公孙先生!”

话音未落,王朝三人便已围拢过来,争先恐后地道:“先生,您尝尝我的!”“尝尝我的!”手中各自端着一个硕大的瓷碗。

看着满碗的炊饼、炸糕和米饭,公孙策蹙眉道:“我刚刚用过午膳。”

“没事,先生!”赵虎道:“您就尝一小口,提点两句就好。”说着,掰下一块儿炊饼,笑嘻嘻地递了上来。

公孙策无奈地摇摇头,伸手接下了炊饼。

依次尝过三样膳食之后,首先对赵虎道:“炊饼做得不错,只是缺少新意,可在面粉之中加入红糖,为其增色、增香。”

“是,先生!”赵虎笑道:“我这就去找红糖。”

公孙策转向王朝,端详着他的炸糕,却未开口点评。

“先生……”王朝小心翼翼地问道:“是不是我炸的不好?”

“不,炸得很好。外焦里嫩,而且酥脆可口。”公孙策道:“只是,外观略显普通。”又思忖了一会儿,才想到改进的办法,笑着对王朝道:“其实,炸糕不必做成圆形,豆沙也不必完全裹在里面。”

王朝恍然道:“多谢先生指点!”

马汉看看王朝和赵虎,又看看自己的米饭道:“我这个肯定比不上他们,户部发的新米,大人都送去青州赈灾了,咱们府里用的是去年的陈米,怎么蒸都不够香。”

“无妨。”公孙策道:“把皇上赐的茶油放少许进去,再放一些新鲜的桃肉,就能让米饭香甜软糯。”

马汉听得似懂非懂,忙追问道:“‘少许’是几滴?‘一些’又是多少?”

“这……”公孙策抚须笑道:“我对厨艺只是略懂皮毛,至于如何掌握食材的分量,你们还是去请教赵掌事吧。”


温润的夏风携着桃花的清香,拂入展昭房中,卷起案上宣纸的一角。

展昭伸手抚平宣纸,继续潜心作画。

小顺子一边研墨,一边看着展昭把任督二脉的要穴,以及仙脉之中灵穴的位置,清晰地标注在画中人身上,便知展昭要将此画赠予何人。

看到展昭完成画稿,准备写下落款,忙道:“少主!司命星君奉陛下旨意,在您回返天庭之际,便会施法把凡间涉及少主名姓的书画、文稿全部销毁。”

展昭五指一紧,笔尖悬了许久,才缓缓落在纸上。

小顺子暗叹一声,继续道:“司命星君命奴婢向您禀报一声,他说,依照少主在凡间的命簿,少主将于后日傍晚,历经生死大劫,少主渡劫之后,便可脱胎换骨,重返天庭。”

展昭点点头,平静问道:“我将如何在凡间身死?”心想,无论我因何而死,只要不在大人和先生面前就好。

不料小顺子却道:“司命星君说,少主是为救公孙先生,以致身中奇毒……”

展昭惊得一怔,心想:“先生只知我要回天庭,不知我会经历死劫,倘若,我死在他的面前,而且是为救他而死…………”

看到展昭眸中的不忍,小顺子提醒他道:“此事乃是天机,不能预先告知先生。否则,不仅少主会触犯天条,先生也会遭受重罚。”

展昭眸光一暗,不禁陷入了沉默。

沉默许久之后,低沉的声音问道:“听说,上仙转世下凡,一旦元神归位,便会失去凡间的所有记忆?”

小顺子低头道:“的确如此。”

“大人贵为皇戚,难道不能例外?”展昭问道。

小顺子蹙眉一叹,对他摇了摇头。

“启禀展大人!”

一名小厮在门外禀报:“赵掌事请您未时去膳房,他说,要为您讲解文思豆腐的做法。”

“好!”展昭道:“我一会儿就去。”

小顺子待小厮离去,问展昭道:“少主当真要做文思豆腐?”

展昭点头道:“赵掌事说,大人在宫中饮宴,最喜欢的就是这道菜。”

“可这道菜,就连宫中御厨,都没几人会做。”小顺子道:“赵掌事却让您在一日之内就要学会,未免也太难为您了。”

“赵掌事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展昭道:“而且,外婆曾有口谕,让我听从他的教导。”

小顺子扁扁嘴道:“王母娘娘是让他教您为政之道,不是让他教您厨艺。”

“两者并无不同。”展昭垂眸笑道:“万物之道,无不相通。”说着,撩袍起身,走出了房门。


收拾好弄乱的杯盆碗盏,王朝四人正欲回去办理公务,却见展昭一身红衣,出现在膳房门口。

“展大人!”张龙迎上去道:“您来这里,也是为了练习厨艺?”

“是啊!”展昭看看他们四人,含笑问道:“你们练得如何?”

“不是很好。”王朝谦虚笑道:“好在方才先生来过,给了我们不少点拨。”

展昭点点头,看向膳房道:“赵掌事可在里面?”

“不在。”马汉道:“他出去很久了,到现在都没回府。”

“他不在正好。”张龙道:“展大人不是要做文思豆腐吗?赵掌事回府之前,您先把豆腐切好,等他回来,就能直接学烧菜了。”

“没错!”赵虎道:“以展大人的刀法,切几块豆腐,肯定不在话下!”

“刀法?”展昭摇头笑道:“菜刀的刀法,我可从没练过。”走进膳房,环视了一周,问道:“你们可知豆腐在哪儿?”

“豆腐?”王朝回头看了看,道:“这里好像没有豆腐。”遂与马汉等人四下翻找。

睡在膳房角落的小狮王,听到展昭的话,也跟他们一起寻找,可它上蹿下跳,找了半天,一块豆腐都没找到。

一股淡淡的豆香,忽然从远处飘来,小狮王噌地蹿出膳房,转眼之间,就兴奋地跑了回来。

展昭等人的目光越过小狮王,一同向外张望,但见赵大深带着两名小厮走向膳房,每名小厮的肩上都挑着两只沉甸甸的木桶。

“赵掌事!”展昭迎至门前,对他微笑颔首。

“见过赵掌事!”王朝四人随即向他拱手。

赵大深还礼道:“见过展大人!见过四位校尉大人!”

小厮随他进入膳房,放下木桶,便躬身退了出去。

“展大人久等了!”赵大深歉然道:“属下到东华门外的矾楼,去买豆腐了。”

“此刻还不到未时,是我来早了。”展昭淡笑着道。

赵虎看看地上的木桶,问赵大深道:“什么豆腐这么金贵,要到矾楼去买?”

赵大深道:“这种豆腐并不算贵,只是制作起来有些繁琐,除了节庆之日,仅有矾楼一家售卖。”

马汉走向木桶一看,不由瞪大了双眼道:“这么嫩的豆腐,我还是第一次见!”

王朝三人也好奇地围拢上去,看到细腻嫩滑、白如霜雪的豆腐,都不禁为之惊叹。

只听赵大深道:“这是属下特意买来,给展大人练习刀工的。”

“什么?”王朝四人听了,更是满眼震惊,看看四只木桶里,满满当当的豆腐,回头看看展昭,都是一副“爱莫能助”的神情。

展昭看在眼中,也不禁有些吃惊。

赵大深见王朝四人仍旧围着木桶,笑问他们道:“四位大人是否也想学做文思豆腐?”

“不不不!”四人慌忙摆手道:“我们还有事,我们先走了。”他们边说边退,满脸堆笑地“逃”出了膳房。

赵大深敛眸一笑,从袖中取出一根绣花针,双手交给展昭。

展昭接在手中,眸中满是疑惑。

赵大深道:“若想做好文思豆腐,首先要把豆腐切成细丝,细到每根‘丝线’都能穿过针孔。”

展昭点点头,俯身拿起一块豆腐,认真问道:“每块豆腐约要切成多少细丝?”

赵大深端详着豆腐的大小,答道:“约莫一万五千根左右。”接过他手中的豆腐,放在砧板上,拿起一把菜刀,随手切了几下道:“落刀之际,务必腰马合一,一气呵成,中途一旦断掉,定会粗细不均。”见他会意点头,把刀放在一旁,接着道:“这道菜除了豆腐,尚需用到鸡汤,以及三种配料,具体的烹制方法,属下稍后再讲。”神色渐渐郑重起来道:“在此之前,属下先要为您讲解,庖厨的精髓所在。”

“赵掌事请讲!”展昭道。

赵大深眸光深邃道:“庖厨的精髓,在于五味调和,火候适度。往往成败之间,仅仅差之毫厘。”

展昭静思片刻,恭敬拱手道:“展昭受教了。”








《昭明传奇》2023修改版 番外 第三篇 天命之年(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