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匿名指令】亚斯他录——观从丰饶异教神恶堕到中世纪恶魔

序言
“黑漆羽翼、嘴角濡血、恶臭剧毒、地狱魔龙”恶堕化的亚斯他录是《所罗门的小钥匙》中的七十二柱魔神,是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堕落天使。然而将历史回溯,我们会看到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亚斯他录,她是丰饶和爱神,是司月及金星之神,是神中女将!
天后——Queen Of Heaven
亚斯他录(עשתרת)也被译作亚舍拉/阿斯塔罗斯,是迦南宗教主神巴力(בעל)的妹妹同时也是妻子。传说亚斯他录有70+个神子,是迦南宗教的母神并被信徒尊为“天后”(Queen Of Heaven)。
巴力有主神的意思,是主神一种通称,也就是说这个词(巴力)指代的并不仅限于一个神。只要是当时人民认定为主神的就可以称作巴力。有研究表明风神,天空之神、土地与丰饶之神、雷神都曾被冠以“巴力”的头衔。由此有学者认为“亚斯他录”也并不是某个特定神。比如亚斯他录和亚舍拉不应混淆,亚舍拉应该是海洋之神。不过由于迦南宗教在历史中湮灭,目前出土的文物所能承载的内容并不多,学界尚争论不休。作为科普文章这里就不过多深入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了解。

亚斯他录和巴力作为迦南宗教丰饶的象征,其信徒会在神庙内与男女“庙妓”交合,以通过性爱祈求神灵庇护、土地肥沃。在1960年发掘的巴力神庙遗迹的圣柱上便刻画有男女性器的符号图样,有学者认为这种极度淫靡的崇奉仪式是后期二者神格恶堕化的原因之一。

对亚斯他录的崇奉可能起源自苏美尔人信奉的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中的伊丝塔/伊南娜,并逐渐演化为西北闪米特族群信奉的亚斯他录。其神格形象也随着腓尼基人的航海贸易活动以及种种历史的演变逐渐传播开来。
闪米特人( Semiten)是德国学者冯施洛泽于1781年提出的概念,用来指代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的人群。闪米特名字的灵感来自《旧约圣经》诺亚的长子闪。《创世纪5:32》:挪亚五百岁生了闪,含,雅弗

随着犹太人迁入迦南地,部分信仰耶和华的犹太人转而开始信奉巴力和亚斯他录。我们至今仍能在旧约圣经中看到犹太信徒供奉亚斯他录的记述:
《耶利米书44:17》“我们定要成就我们口中所出的一切话,向天后烧香,浇奠祭,按着我们与我们列祖,君王,首领在犹大的城邑中和耶路撒冷的街市上素常所行的一样。因为那时我吃饱饭,享福乐,并不见灾祸。”

在背弃耶和华信仰的人中比较知名的有古以色列王国的第三代君王:所罗门王。旧约圣经中有这样的记述:
《列王记上11:33》“因为他离弃我(耶和华),敬拜西顿人的女神亚斯她录,摩押的神基抹,和亚扪人的神米勒公,没有遵从我的道,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守我的律例典章,像他父亲大卫一样 。”
为了惩罚所罗门,耶和华将古以色列国分成12支派,夺走10支。因其父大卫王的功绩,留下2支给所罗门王的儿子。
所罗门王(שְׁלֹמֹה)是以色列王国的第三位君王,大卫王的儿子。他天生聪慧,被誉为智慧之王。圣经中记载了他在梦中向耶和华祈求智慧的故事,上帝耶和华赐予了他无与伦比的智慧、财富,然而后期所罗门王却背弃了耶和华信仰。所罗门王任内最伟大的功绩当属其修建了第一圣殿,相传其还著有《箴言》《雅歌》《传道书》等著作。

多神信仰的迦南宗教与唯一神信仰的犹太教之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两方的先知、信徒相互攻讦屠戮。旧约圣经《列王记上18-19》中也记述了两个宗教间矛盾的故事,最终以耶和华先知以利亚求来天火杀尽巴力先知告终。

恶魔——Ars Goetia
在上文的圣经·旧约时期,我们能看到虽然有着宗教冲突,先知耶利米仍尊亚斯他录为“上天之后”,其保有异教神的神格地位。那么随着历史的滚动,亚斯他录是怎么由丰饶的女神堕落到浑身漆黑恶臭,嘴角濡血的恶魔形象了呢?目前来看主要有3个可能的原因。
1、崇奉仪式淫奢无度,残酷无情。亚斯他录的象征是“木柱”,巴力的象征是“石柱”,信徒会在神庙供奉石柱象和木柱偶并与庙妓交合。在供奉贡品时甚至需要以活人或者小孩来献祭。
2、自身的战神属性。亚斯他录除了是丰饶和爱神外,有神话也记载其是一位嗜血的女战神,手持矛盾策马裸驰,使其带有一定的残酷属性。同时在信仰传播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与另一位和亚斯他录(Astaroth)名字近似的男战神(Ashtar)的形象融合。Ashtar这位战神被称作“令人恐惧者”,这一形象的融合与亚斯他录的恶堕也存在着一定关系。
3、宗教对“真、善、美”的纯粹、执著。在圣经·旧约,亚斯他录还没有恶堕之时我们便能在旧约圣经中看到为了维持对耶和华信仰的纯粹而捣毁异教的事情如《申命记12》。在圣经·新约时期,随着波斯帝国在地中海区域争霸。其国教拜火教的二元论观点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犹太教、基督教。“神圣,光辉”需要“虚假、丑陋”来衬托,耶和华的信徒尤其需要“反证法”来证明自己信奉的才是真主。异教的神自然也就沦为恶魔、魔鬼。
拜火教又名琐罗亚斯德教、祆教是古波斯帝国的国教。拜火教有着独特的“二元论”观点,认为善恶之间不断斗争,最终善将战胜恶。

PS:观点3可以在“撒旦”(Satan)身上得到一定论证:在旧约圣经《约伯记》中,撒旦作为神子尚没有作为恶魔的概念,而在新约圣经《启示录》中撒旦已经变成了七头十角的红龙,祸乱天下的魔鬼、古蛇。

彻底恶堕后的亚斯他录已经变成中世纪闻风丧胆的恶魔大公。
在《所罗门的小钥匙》(The Lesser Key of Solomon)一书第一章中记述了基于《De praestigiis daemonum》一书的附录内容中七十二柱魔神的名称、头衔以及召唤方法。在七十二柱魔神中亚斯他录位于29柱,公爵爵位,因此也被称为恐怖大公或者巴龙公爵。她的能力是可以自由穿梭于过去和未来,其提倡自由,实则教导人们怠惰。

其他魔神中还有两位大家比较熟知的魔神分别是排名第8位的公爵巴巴托斯( Barbatos)和第9位的君王派蒙(Paimon)。巴巴托斯常以身着猎装,头戴绿帽,披灰斗篷的射手形象示人身。拥有能赋予召唤者过去与未来的知识、通晓动物语言以及发寻求宝藏的能力。派蒙则有着姣好漂亮的女性面容,头戴镶满宝石的王冠,并会以骑乘骆驼的形式被召唤,有着能在一瞬间传授召唤者获得各种知识的能力。


其他书册典籍中也有对恶堕后亚斯他录的描述如《地狱辞典》《失乐园》。
《失乐园》是英国学者约翰·弥尔顿创作的史诗体书籍,与荷马的《 荷马史诗 》、但丁的《 神曲 》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其内容取材于旧约圣经《创世纪》,并深受当时新兴的 资本主义影响,全书有着极大的创造性和超越性。据传在《失乐园》中亚斯他录首次以堕天使的形象出现。
《失乐园 · 第一卷》:他们身材如神,体格魁梧过人,个个都具有王子一般的高贵尊严,这些原来曾经在天堂掌权的天使论资就位;虽然天上的记录曾经留下他们的名字,但是,由于造反,劣迹斑斑,已经从《生命册》 中被抹掉,如今早已被遗忘。………… 在这些成群结队的偶像中间,有一位名叫亚斯托勒,腓尼基人称其为亚斯他录,天堂的女王,她的头上戴有新月形的触角;每每明月之夜,西顿的处女们就会把自己的誓词和欢歌一遍遍献给她那光彩夺目的形象。

《地狱辞典》是法国人科兰·戴·布兰西撰写的书籍。其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世纪恶魔学家约翰·威尔影响,并继承了威尔的部分理论。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许多经典传神的恶魔形象,一直以来深受读者喜爱。书中将地狱描述成人间相近的行政结构,恶魔在其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亚斯他录为大主计官,类似现在的财政官员。

新世代——New generation
随着时代发展与科学进步,摆脱了对恶魔的恐惧后。亚斯他录的“所罗门七十二柱魔神”称号无疑使得其名声大噪,越来越多的二次创作。

《非匿名指令》中碧眼之蛇的亚斯塔露 · 斯梅丽,我们赫然可以在她身上看到“亚斯他录”的影子:右臂的巨蛇纹身对应着亚斯他录右手牵地狱之龙的设定;大腿上的堕翼纹身则对应着《失乐园》中亚斯他录为堕天使的设定。
在《非匿名指令》亚斯塔露灵纹解放后,形象尤为明显:伴随着漆黑的羽翼缓缓展开,手臂上的纹身幻化为冲天巨蛇,释放出足以腐蚀一切的恐怖剧毒。

犹记得今年4月份【噬灵情报局】vol.1 关于这个世界中《非匿名指令》IP架构师:告白丸的话:“用个体的命运和探索,来呈现背后有厚度、有历史感的故事”。也希望,祝愿《非匿名指令》能在未来带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有传承感、历史感、厚重的剧情故事。

其他作品中同样有亚斯他录的登场如《机动战士高达:铁血的孤儿 月钢》中角色阿尔吉·米拉吉驾驶的高达亚斯他录(Gundam Astaroth)。其机体编号(ASW-G-29)。29便对应着亚斯他录在七十二柱魔神中29柱的位置。

PS:看到铁血的孤儿,大家可能不由的想到“ 希望の花♫,繋いだ絆が♪~”,铁血的孤儿 月钢是铁血的孤儿的外传篇。

休刊三个月即将复刊的日本漫画《黑色五叶草》中,魔法帝变身的时间恶魔“阿斯塔罗斯”也就是亚斯他录。其时间恶魔的设定可能源自亚斯他录的任意穿梭于过去未来能力。

后记——
也是机缘巧合下有幸看到《非匿名指令》这款游戏的相关内容,并在兴趣的推动下查阅相关资料后撰写了这篇文章。借着这个机会重新拜读了圣经旧约&新约的部分章节以及《失乐园》等经典著作。虽然鄙人不信上帝不拜耶稣,但想来也是一种缘法。
阅读历史、翻查资料,可以相对直观的感受到不同作者在不同大时代下受到不同思潮的影响而对事物产生的不同理解,濡啜他们的思想犹能感受到历史的传承感、厚重感。兴趣使然!观亚斯他录由万民崇奉的丰饶的异教神恶堕到中世纪令人恐怖的大恶魔。惜于迦南宗教的湮灭,幸于中华文化未曾断流!
最后文章撰写出于兴趣,仅希望能为同感兴趣的朋友抛砖引玉。相关资料的查询,经典的阅读仅一周时间。时间之短,加之迦南宗教等其他内容在传承中矛盾混乱,文章想来难免会有疏漏浅薄之处。有问题之处还请大牛不吝指出,同时建议有大兴趣的朋友自行查阅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