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不要定目标,做这两件事就够了
乔小白:钱老板,新的一年到了,你制定目标计划了吗?
钱老板:没有,我现在不定新年目标计划了。
乔小白:真奇怪,有句话这样说,没有目标的船,每个方向吹过来的都是逆风。
没有目标和计划,你怎么规划日程?你不会觉得迷茫和迷失方向吗?
钱老板:不会,因为我有其他方法。
乔小白:什么方法?
钱老板:我要先问问你,你是怎么制定新年目标计划的?
乔小白:我有三个原则,一是不能太多,贪多嚼不烂,要找到最重要的几个目标。
二是大目标要层层分解,直到小而具体,可以直接执行操作。
三是目标要有截止时间,到了截止时间,不管完成没有,都要对执行情况做复盘。

钱老板:你这三个原则很厉害啊。
乔小白:那当然,我也是经过反复摸索和学习,结合很多人的经验,才确定的这几条原则。
比如第一条原则,就是从股神巴菲特那学来的。
有一回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Mike Flint向巴菲特请教如何制定职业生涯目标。
巴菲特让他写下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25个目标。
然后让他审视一下这个清单,圈出他认为最重要的5个。
这样Flint有了两个清单:一个是他认为自己职业生涯最重要的5个目标,另一个是另外20个他也觉得比较重要的目标。
巴菲特问Flint :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Flint答:知道了,我马上着手于实现这5个目标,另外20个,并没有那么紧急,所以我可以在闲暇的时间去做,慢慢实现它们。
巴菲特说:不,你搞错了。那些你并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钱老板:巴菲特真的很会讲道理。
他关于制定目标的建议,就是德鲁克等管理大师一直倡导的要事为先。
不过巴菲特不是说制定5个最重要的目标,而是用一个逆向思维来说明这点,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免去做后20个目标。
你说的这几条原则从理论上看,一点问题也没有。
你去年是不是也用这样的方法,制定了新年目标,实现情况怎么样呢?
乔小白:说来惭愧,做起来好像还是一般,有一些目标没有实现,这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毕竟有一些目标的确难度很大。
关键是后面两条原则执行的不够好,把大目标层层分解,并不容易,而且分解后一旦没有按期完成,就会有连锁反应,要花时间更改后面的分解目标。
还有制定截止日期容易,但到了截止日期做复盘,也需要很多的时间精力。
要想做好真的不容易。
钱老板: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差距,理论很好,但它执行难度大,本身就成为一项负担。
你有第二条原则,虽然层层分解的目标,有时难以完成,但有了这条原则,你还是能很早就感知到目标的完成情况。
很多人没有这条原则,只有到了截止日期时,才发现目标已经很难完成了,没有补救的机会了。
他们一般只有到了年底,才发现年初制定的目标计划都泡汤了。
这时只能把这个目标列为下一年的目标。
乔小白:是的,这的确是个问题,经常发现时已经晚了。
但又不能制定更周密的计划,比如每天看一下进度,复盘一下,就像你说的,这样周密的计划本身就会成为一项沉重的执行负担。
钱老板:我以前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我现在不制定新年目标计划,而是用了另一种方式。
第一步和你的原则一样,要找到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更大。
第二步就不一样了,确定了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后,我开始培养完成这件事的习惯。
一旦养成习惯,就像是进入自动驾驶状态,完成就容易多了。

乔小白:自动驾驶这个说法有意思,可以举个例子吗?
钱老板:比如锻炼。
在锻炼上,我曾经有个简单的目标,每天走一万步,坚持几天很容易,靠着自制力,多走几圈就完成了。
但时间长了,难度就提升了,有时一忙就忘了看走了多少步,有时太累了就不想走了。
靠计划和自制力,要想长期坚持每天走一万步,难度不小。
所以后来我变了一下,不是制定每天一万步的目标,而是养成每天固定的运动习惯。
比如每次饭后,就出去走几圈,最好沿着固定的路线,走几天就养成习惯了,然后就可以自动执行了,这样不需要太多自制力,很容易就完成了。
现在我也不关注走多少步了,因为我知道,我只要按照这个习惯,走这些线路,就一定能达到一万步。
写作也一样,制定每个月每天写多少字的目标,不如养成每天某个固定时段写作的习惯。
其他重要的事情都是这样,养成相应的习惯。
所以我现在就不制定目标了,找到最重要的事情,养成习惯,就可以每天自动坚持下去,只要维护好这个习惯,这件事多半就能完成了。
乔小白:这个办法比我的好。
钱老板:也不好说哪个更好,只能说哪个更适合。
如果自制力很强,按你的三条原则,同样能很好地完成目标。
不过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通过在重要的事情上养成习惯更容易。
乔小白:好啊,我也试试你的方法,看看哪个更适合我。
如果你的方法有用,我以后也可以不制定目标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