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路灯照明设计方案--无线单灯控制
路灯智能化设计概要
1 4.1 主要技术指标
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标准值
道路
类型
路面亮度 路面照度 眩光限制
阀值增量
TI (% % )最大
初始值
环境比
SR
最小值
平均亮度
Lav ( cd/m
2 2 )
维护值
总均匀
度 度 Uo
最小值
纵向均
匀度 UL
最小值
平均照度
Eav ( Lx )
维护值
均匀度
n Emin /Eav
最小值
次干路 1.0/1.5 0.4 0.5 15/20 0.4 4 10 0.5
支路 0.5/0.75 0.4 - - 8/10 0 0.3 3 1 15 5 - -
人行及非机动车道站标准值
级
别
道路类型
路面平均照度
E E h,av (lx) 维持值
路面最小照度
E E h,min (lx) 维持值
最小垂直照度
E E v,min (lx) 维持值
最小半柱面照度
E E sc,min (lx) 维持值
1 1
商业步行街; ; 市中心或商业
区行人流量高的道路; ; 机动
车与行人混合使用、 、 与城市
机动车道道路连接的居住
区出入道路
15 3 3 5 5 3 3
2 2 流量较高的道路 10 2 2 3 3 2 2
3 3 流量中等的道路 7.5 1.5 2.5 1.5
4 4 流量较低的道路 5 5 1 1 1.5 1 1
交会区照明标准值
交会区类型
路面平均照度
E E h,av ( lx ),维持值
照度均匀值
U U E E
炫光限制
主干路与主干路交会
30/50
0.4
在驾驶员观看灯具的方位
角山个,灯具在 90 ° 和
80 ° 高度角方向上的光强
分别不得超 过
m 10cd/1000lm 和
30cd/1000lm
主干路与次干路交会主干路与支路交会
次干路与次干路交会20/30次干路与支路交会支路与支路交会 15/20
本次设计按高档值进行设计,经计算路面平均照度值分别为 22.15 lx和 9.7lx,满足规范要求。

2 4.2 供配电设计
4.2.1 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
(1)负荷等级:本工程道路照明负荷等级为三级用电负荷。
(2)本项目内崇文塔西路至环湖路之间的道路照明用电负荷由设置在
环湖路的箱变 B19#负责。环湖路至湖滨四路西之间道路照明用电负荷由设
置在湖滨二路的箱变 B26#负责。
本项目在泾河大道与本项目平交口的东南侧设置箱变 B25#,负责本项
目湖滨四路西至项目终点之间的照明用电负荷及其他用电负荷。
箱变 B25#除负责本项目照明外,还考虑河滨北路、及周边道路的道路
照明负荷,同时考虑公共系统、交通监控、移动基站等设备的用电负荷。
经计算,本项目道路照明用电负荷最大为 13.5KW,考虑周边道路照明
用电负荷 40KW,再另行考虑 30KW 预留容量,箱变负荷率按不大于 70%考虑,
选取的变压器容量为 200KVA。
本项目 V 10KV 引入不在本设计范围内,由当地供电局负责。
4.2.2 路灯线路采用 YJHLV-1kV 型交联电缆穿Φ90(外径)PE 管埋地敷
设,埋设深度 0.8 米;穿过道路时采用Φ110(外径)BWFRP 纤维编绕拉挤管
埋地敷设,埋深 1.2 米;保护管伸入隔车带 0.5 米。
4.2.3 主电缆与路灯在灯杆检修门内采用电缆接线盒内接线。
4.2.4 由电缆接线盒引至单臂路灯的线路为:FVL-2x2.5+BV-2.5,引至
三火路灯的线路为:FVL-2x4+BV-4。
4.2.5 根据计算,本项目选用的 YJHLV-1.0kV 线缆,最大线路末端压
降为 4.68%,满足规范要求。
3 4.3 灯具布置
4.3.1 K0+008.885~K1+242.811 段
路灯排列:在两侧分隔带内对称布灯。
灯杆高度:采用 12 米高双臂路灯;
照明灯具:路灯采用 180W+120W LED 照明灯;
灯杆间距:灯间距为 36~42 米;
灯杆设置位置:距机动车道 0.5 米处;
灯具仰角:11°;
灯具类型:采用半截光型灯具。
4.3.2 K1+292.926~K1+716.469 段
路灯排列:在东侧分隔带内布灯。
灯杆高度:采用 10 米+10 米高低臂路灯;
照明灯具:路灯采用 80W+40W LED 照明灯;
灯杆间距:灯间距为 32 米;
灯杆设置位置:灯杆中心距行车道边缘 0.5 米;
灯具仰角:11°;
灯具类型:采用半截光型灯具。
4.3.3 道路交汇部分
照明设计参照主干路间交汇区域照明标准的高档值进行设计。根据道
路交汇区域的面积,结合规范要求的交汇区照明标准的要求(照明水平比
平常路段高出 50%-100%)进行布设。道路交汇区照明采用中杆照明形式,
中杆灯布置方式如下:
照明光源:采用 LED 灯;
灯具功率:采用 200W×3 光源组(一基中杆灯配一个光源组);
灯具类型:泛光型;
灯杆高度:14m;
灯杆布置方式:4 杆中杆灯以道路中心为中心径向对称布置;
灯杆位置:灯杆基础设置在道路转弯半径中心处距路沿石 0.5m;
4 4.4 照明器材选用
4.4.1 灯具型号供工程招标参考,但灯具性能指标与设计一致。
4.4.2 路灯灯具选用外形美观、防护等级高、效率高的灯具,配暖白
色光源,自带补偿电容,单灯功率因数大于 0.9。LED 光源采用模块组合式。
4.4.3 灯杆经酸洗后热镀锌处理。
4.4.4 路灯控制柜内预留智能路灯控制器位置,以后与控制中心联网
集中监控。
5 4.5 节能设计
4.5.1 采用高效率、高性能的半截光型灯具 。
4.5.2 照明功率密度值(LPD)分别为 0.44w/m
2 和 0.20w/m 2 。
4.5.3 路灯控制选用自动或手动控制,以及远程控制等方式。
智能化路灯改造的意义
2.1 节省电费开支
Ø 通过合理的设置开关灯时间,避免电能浪费;
Ø 根据实际情况按需照明,灵活管理,在不影响总体照明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的管理手
段来降低灯具的照明功耗。
2.2 减少运营维护费用
2.2.1 巡线费用
免去巡线费用,不需要人工巡查路灯;当路灯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以手机短信、微信
智能化路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5 / 14
等方式发送到巡查人员的手机,巡查人员根据系统发送的路灯定位信息排除故障即可;
2.2.2 灯具损耗
采用经济运行方式,让路灯科学地轮换“休息”和稳压运行,可延长灯源的使用寿命,一
般可节约 15%左右的费用。
2.3 社会效益
智能化路灯通过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来节省有限的电力使用量,有效地缓解能源紧缺的现
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为争创节能型、绿色型城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4 数据应用
智能化路灯可以对每盏路灯、区域路灯、全城路灯的能耗数据、开关灯时间、路灯故障频
率等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以便运营者通过相关数据了解整个城市路灯运营情况和节
能效益,对路灯管理的运营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