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卫考研-小卫智库 | 见微思著,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构建值得深入思考!

2021-01-13 13:09 作者:卫灿公卫研习社  | 我要投稿


Hello!大家休息的还好吗?

放松之余不要忘记关注小卫的推文哦!

初试后的下一程,这里仍然干货不断哦!


为了保持大家思考问题的感觉,同时也为复试做准备,今天小卫带大家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为达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构筑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该如何完善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相关背景

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预防、控制、化解、消除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的重要职责。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都很强的改革任务,既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救援体系,又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治救援、事后恢复、物资保障等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设计,既要强化体系建设,又要着力从制度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管理。


参考答案

1. 夯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保障

(1)健全支撑卫生应急的基本法律体系。


(2)修订完善相关法律,如《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增强各项法律的衔接性、法律条款的可操作性。


(3)健全突发急性传染病大流行应对预案体系,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生产生活生命线保障、科研攻关等关键点专项子预案。


(4)确保法律法规预案标准的落实。加强法律适用,用足用好现有法律武器,提升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

2.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1)加强疾控系统检测检验能力,要坚决执行“预防为主”的原则,把重点放在基层。开展基层疾控机构实验室建设需求、必要性和效率评估,建立跨部门、跨地域的检验平台,优化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现代疾病防控理论、实践经验和科学管理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


(3)依托疾控系统建设智能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系统,推进指挥体系的数字化、智能化方面,依托全市“一网统管”平台,建设多数据、全方位、广覆盖的市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立疫情联防联控大数据智慧决策平台。


(4)完善功能定位。加强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切实发挥国家和省级实验室检验“一锤定音”的重要作用。

3. 全面完善防范化解公共卫生重大风险工作机制

(1)完善卫生应急监测预警和早期响应机制。


(2)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健全和优化平战结合的联防联控机制,上下联动的疫情应对工作机制,将地方党委政府的治理优势和国家专业部门的技术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精准解决疫情第一线问题。


(3)加强应急处置协同机制建设。要优化政府部门间协同、各层级政府之间协同、军地协同、官方民间协同等机制,提升整体协同能力。


(4)完善卫生应急所需的医疗激增能力保障机制。

4. 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

(1)加强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资源区域布局,建立传染病救治国家和区域医疗中心,完善从国家到省、市、县的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


(2)持续加强分级诊疗等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网格化布局建设,推动医联体内落实“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政策,引导医联体内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


(3)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资配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满足重大疫情防控要求。

5. 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能力

(1)加大对卫生应急的人力资源投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大力培养公共卫生医师和卫生应急管理专业人才。


(2)为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应急物资资源准备。


(3)增强公共卫生科技支撑能力。要加大对疾控领域公共卫生与健康安全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要支持一线临床技术创新,及时推广有效救治方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智慧城市平台等,提升卫生应急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水平。


(4)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完善卫生应急资金保障机制。

6. 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1)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启动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医保经办机构提前预拨部分医保基金,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完善医保异地即时结算制度,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


(2)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有针对性免除医保支付目录、支付限额、用药量等限制性条款。


(3)探索建立疫情患者医疗费用财政兜底保障。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提高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


(4)完善社会捐赠制度,健全完善捐赠物资分配审核流程,做好物资分配和信息公开。

7. 大力推进公共卫生的社会参与,夯实卫生应急的社会基础

(1)在社区层面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2)发挥红十字会和相关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将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吸收到相应的联防联控机制中,使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有序参与应急处置,发挥政府的好帮手、基层群众的好服务员作用。


(3)加强公共卫生科普宣教,提高国民卫生文明素质。


意义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注:本文仅供考研学子学习交流,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参考文献:

[1]李雪峰.健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20(04):13-21.

[2]杜专家,王爱丽.论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以社会治理智能化提升为视角[J].学习与探索,2020(09):31-37.

[3]《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国行政管理》 2020 年第 2 期.


小卫为读完且有所思考的大家点赞!

适度放松,保持思考,记得学习哦!

- END -



合作作者

小悦老师

山东大学 公共卫生硕士


公卫考研-小卫智库 | 见微思著,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构建值得深入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