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发展
《财富》杂志也公布了OpenAI的投资协议和股权结构,里面显示,其创始人兼CEO山姆·阿尔特曼自己并不持股。理由特别让人羡慕,叫,他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富有。再加上OpenAI在成立之初对自己的定位是非营利组织。而OpenAI盈利后,利润分配将按照四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先满足以马斯克为首的首批投资者,让他们收回初始资本。这是因为2015年成立时,OpenAI的初始资金,就来自马斯克等人的十亿美元的捐赠。第二阶段,是微软将获得OpenAI利润的75%,直到微软收回其130亿美元的投资。第三阶段是,在OpenAI的利润达到920亿美元之后,微软的持股比例将下降到49%。剩余的部分利润将由其他风险投资者和OpenAI的员工分享。第四阶段,当利润达到1500亿美元之后,微软和其他风险投资者的股份将无偿转让给OpenAI的非营利基金。简单说,就有点像OpenAI把公司租给了微软,赚到1500亿美元之后,再还回来。
按照目前ChatGPT的热度,这个目标实现起来,也许不难。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第一个重点,大家对这项技术,非常看好。那么,这个技术本身最近表现怎么样呢?这就是我们最近需要关注的第二个重点,ChatGPT,最近小错出了不少。
中国的商业力量开始入局。除了百度和阿里的布局,前段时间美团的原联合创始人王慧文,也发布了一条AI英雄榜,说出资5000万美元,要打造中国的OpenAI,也就是制造ChatGPT的那家公司。用原话表述是,希望招募到,业界公认顶级研发人才,狂热相信AI改变世界,坚定确保AI造福人类。好多人都说,这是一起手,就想做成独角兽的架势
这一轮AI,到底对人有多强的替代性?首先我们得知道,这回不管是谷歌、微软还是OpenAI,他们训练机器人用的语料,都非常优质。普遍是新闻或者是专业文章。因此,这一轮AI的可靠性,是之前任何一代所谓的人工智能都不能比的。
至于它对人的替代性,在这里,我想引用一张图。这是机器人专家汉斯·莫拉维克提出的,叫人类能力地形图。

这张图代表的,是人类职业被机器人替代的顺序。把人工智能比作洪水,从谷地到山峰,会一点一点被淹没。从图里能看到,象棋和围棋,已经沉了。翻译和投资,处在被淹没边缘。艺术和基础科学,距离被淹没还比较远。但是,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第一,每一行的高手肯定不会被替代。第二,过程中一定有新职业诞生。这个道理不复杂,我们就不多说了,最适合你往上攀登的台阶,往往不是别人,而是昨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