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麻匪的名字叫牧之”

2023-11-20 20:33 作者:兰亭野竹  | 我要投稿

“牧之”这一词汇在《诗经》中出现了两次,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诗篇:

1.《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閟宫》:'致天之届,于牧之野。

“牧之”作为名字,主要有以下寓意:

牧字意味着放牧、牲畜、统治和管理,代表着尊贵、能力强大和勤劳。

之字表示善良、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常用来连接名字与姓氏,增强整体的连贯性和艺术性。

从文化背景来看,“牧之”这一名字还与历史人物和相关事件有关联,如三国时期的兖州牧曹操和豫州牧刘备。

卑以自牧、有识之士

语出《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学家,宰相杜佑之孙。

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28]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好读兵书,注解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叛乱,上书宰相李德裕,讨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诗集注》、《樊川文集》。

“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麻匪的名字叫牧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