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特·温斯莱特主演《东城梦魇》——她是名警探,也是一个无法走出儿子自杀阴影的母亲

大多数悬疑犯罪剧都是比较男性向的作品。
而HBO出品的《东城梦魇》,主角则是由凯特·温斯莱特扮演的女警探。
1997年,温斯莱特主演《泰坦尼克号》的时候才22岁。如今,在这部剧里,她扮演的梅尔是一个已经有四岁孙子的奶奶。
她同时也是本剧的联合制片人之一。

在东城小镇上,梅尔不但要解决令人不安的凶杀案,还要周旋于当地复杂的、令人头疼的人际关系。
更要命的是,他的父亲和儿子都曾自杀身亡,她一直很难走出这个阴影。
冲破困境是生存之本能,如何走出来,那份心里的难和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01 他人眼中的梅尔
小镇上的卡罗尔太太,会因为怀疑自己的孙女被对面的变态偷窥,直接打电话给梅尔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联系当地警局。
这就好像你生活中见到的某位上了年纪的母亲要寄东西,直接打给熟悉的那位快递小哥,而懒得去学怎么在手机微信里下单。

梅尔在外人面前是个好警察形象,是活雷锋。但在亲友和同事眼中,她是个不好相处的毒舌妇。
前夫弗兰克已经与新的爱人订婚,家里人都小心谨慎地瞒着梅尔。从母亲、表弟和女儿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都很祝福弗兰克。

表弟甚至当面半开玩笑地说,弗兰克终于找了一个比以前好的女人生活。

在朋友当中,也只有洛里和梅尔走得最近,可以说她们之间是闺蜜之情。
02 罪案与生活的交集
在镇上相识的好姐妹中,道恩和梅尔的关系多少有点儿紧张。
虽然道恩表面不说,但是在电视台采访时,她指责警方没有作为,自己的女儿失踪一年都没有找到。
性格直爽而敏感的梅尔,会主动向道恩解释自己的难处,即使道恩强调自己在媒体里的说辞不是针对她一个人的。
旧案未破,新案又起,火上浇油的凶杀案爆发。
死者是年轻的女孩艾琳,东城这个地方不大,都知道死者是谁的孩子,甚至和好友洛里还有亲戚关系。
调查过程因为梅尔的坏脾气而变得更糟。
案发之前的一条网上视频曝光,梅尔看到曾殴打过艾琳的女孩布莱娜就在其中,于是不由分说地直接去她父亲的餐馆抓人。

父亲眼睁睁看着一个平时镇上再熟悉不过的女警察,用手铐把自己的女儿铐起来带走。
此后,布莱恩父亲的问候方式,就是用一桶牛奶砸向了梅尔家的玻璃。
在这段视频录像里,梅尔还看到自己的女儿,更少不了一顿训斥,即使女儿是拉开艾琳的那个人。
同样,因为一句谣言,梅尔直接质问自己的前夫弗兰克,怀疑他与死者有染,甚至是死者艾琳儿子的生父。

这种毫无根据的诽谤,让丈夫很愤怒,也顺便揭了梅尔的伤疤:他们死去的儿子。
就连被抓走,但绝对不是杀人犯的布莱恩,也在被审问时对梅尔吼道“难怪你的儿子会自杀”。

被冤枉的前夫和被抓走的女孩,都直击梅尔心中最大的伤痛。他们被激怒时,都会选择把盐撒到这个伤口上。
03 冲破包裹自己的壳
这是一种典型的剧作思维,即深陷困境的主角,如何破茧而出,获得自我拯救的机会。而如何冲破外壳,只有自己才能解决,谁也帮不上忙。
最近在看的一本关于编剧的书《编剧解忧相谈室》就专门提到了破壳层面的方法论。
梅尔就是书中所说的,故事主角内心带着“未结清的过去”。
在生活中,除了破案的焦虑,还有一件会让她想到儿子的事情,就是徘徊在戒毒边缘的儿媳,想要回孙子的抚养权。
谁都知道,以梅尔的脾气秉性是不会让儿媳得逞的。
在处理家事和破案之间,还有一次“虚假的释放期”,在第一集,知道前夫已经组建新的家庭,梅尔和一位在酒吧搭讪她的教授发生一夜情。

后来,教授还不断地和她约会,梅尔的母亲甚至替她高兴,但这并不能成为敲开外壳之人。
因为包裹的外壳,从来不是被外界敲碎的,而是靠自己冲破的。
04 破壳之后,还要继续生活
这部剧,结构之完整和剧作手法之成熟,令人赞叹。
最后一集,当开篇的卡罗尔太太去世后,她的老伴还是习惯性地找梅尔解决问题。
这种设定,不但呼应开篇的同一人家找梅尔解决问题,而且正是在这次探访中,找到了关键的新证据,让案件再次反转。
要知道,案子此前已经反转多次,在观众都以为罪犯已经落网的时候,抛给你更加震惊的真相。

其实想想也能猜到有新情况,因为当所谓的凶手被抓走后,故事离结尾还有不短的时间,这段时间会留给真正的凶手。
然而,破壳的代价是痛苦而无奈的,对梅尔有好感的年轻警探扎贝尔在和她一起缉凶时被对方击毙牺牲。
扎贝尔母亲打在梅尔脸上的巴掌,让我们看到生活的残酷,成功破案的同时,虽然意味着自身的破壳,但总会伴有新的伤痛。
世事无常,当梅尔面对儿媳要回抚养权且没有异议的时候,儿媳却说自己毒瘾还是没能完全戒掉,无法照顾孩子。
这个情节的设定,提高了这部剧的真实度。生活就是如此,即使大家都能同情儿媳,愿意她要回抚养权,但也可能发生新的变故。
在这个过程中,梅尔也通过儿媳对孙子的态度,时刻触动她对死去儿子的牵挂。
05 从错误中找寻回归之路
在要回抚养权时,梅尔曾犯下一个严重的错误:利用身份之便,用两包毒品栽赃儿媳。
如果这个举动成功了,那只能让梅尔越陷越深。
好在,她遇到你了一个通情达理的好上司,发现问题的卡特没收了梅尔的配枪和警徽。
他知道梅尔的本性,只是暂时冲昏了头脑,需要停职去调节。

他安排梅尔去接受心理治疗,这也是梅尔有机会面对自我的一个途径,老上司成为助她破壳之人,作用和那位大学教授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看到,一次错误的行为,让自己的不安暴露出来,但这个危机同时也成为自己转变的契机。
剧作的呼应上还有一处,值得一提,之前梅尔曾靠在好友洛里的肩头,感到慰藉。当案件真凶被抓,影响到她们两人之间的关系。

当二人重归于好的那一刻,这回是洛里倒在梅尔怀里。这个场景既表达了两个好友对之前心结的释怀,也表现出梅尔的重生。
她不但完成了自我拯救,还从那个需要依靠的人,变成别人的避风港。
结尾,当她能爬上那间儿子曾自杀的阁楼时,我们可以理解为,破壳而出,也意味着打开一扇封闭的门。
疗愈与思考
我们总要被淹没在生活的洪流当中,面对各种突发事件,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久病成医,不断医治自己。
我们生活中,也会看到一些曾经看起来生龙活虎的人,突然令你意想不到地陷入抑郁的谷底。
身边的朋友们都积极调动Ta的情绪,但外界只能助你一臂之力,最终破壳而出,还是靠自己打开内心那扇封闭的门。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她是我姑姑的好朋友,我们也是忘年交,一个深陷抑郁而不能自拔的人。
希望她能看到我说的这些话,早日走出生活的阴霾,回到曾经那个带着爽朗笑声的状态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