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023-04-01 19:53 作者:-不-舞-之-鹤-  | 我要投稿

       来自《安娜·卡列尼娜》。用在这里似乎稍微有点不合适,因为我要描述的是作为个体的一个个人。

       或者说,这部电影评论两集分化的原因,也是因为人各自的苦难不尽相同。而且人心隔肚皮,不同人对不同的苦难的感知,并不相通。

       参宿的苦难就和她一样,不上不下:她过的幸福吗?毫无疑问是不幸福的。她曾经是被爸爸妈妈捧在手心里的人,遭遇了父母的争吵,离异,然后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新家庭有了新成员,她也逐渐不再是那个被无理由偏爱的孩子。老师觉得她不对劲让爸爸带着她去医生,他爸爸否认医生说的话;而小时候全心全意爱着自己的妈妈,好像也不要自己了。

       但你说她真的很不幸吗?也不是。她吃穿不愁,有一部自己的手机;继母对她好像也还不错,从没有刻意为难她;父母也带着她去看海了,送礼物的时候也有她一份,只是记错了尺码,而参宿不敢说。

         参宿的人生并没有像《海边的曼彻斯特》那样完全过不去的坎儿。说不上幸福,但也不是完全的不幸,“只是”无论爸爸妈妈,或者继母对她都很淡漠,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夸奖而已;或者“只是”在学校比较孤僻,没什么朋友而已——打住打住,不要乱用“只是”和“而已”这两个词

         “人对他者的痛苦是没有想象力的”

        从参宿的角度看,参宿只是一个9岁多点的半大小孩。对她来说,家庭和学校就是她全部的世界。而在两个世界中,没有一处能让她安心的栖身,没有一处完全认同她。参宿作为一个9岁小孩的自我,全都被封在了自己的脑海里,躲藏进了妈妈的红卫衣里。如同穿着浸湿的毛衣,被保鲜膜一层层裹起来:处处不得劲,又有一层薄薄的窒息。行走在闹市中,感觉每个人的心都离自己好远好远。

       我知道即使我这么尽力去想象,大概也不能完全做到感同身受。人和人之间信息交流的壁垒永存,完全的感同身受是不存在的。

       但是我仍然希望无论喜不喜欢深海,都对他人经受过的苦难保留一份宽容——人本能是会去否认自己认同不了的事物的。在这方面,认为“看不懂是幸福”和认为“电影根本不懂抑郁症”的言论其实殊途同归。痛苦不可计量,不要因为自己曾经历过认为更深重的苦难就去否认别人的苦难,然后成为他人苦难的一部分。

       本来短评给了5星,这里不得不给4星了,因为我觉得深海的分值大概就是4.3星左右。导演实在是太铤而走险了,这样对与整个工作室实在算不上负责,本来情感体验就是每个人体验很不同的东西,又拿这个来拍电影,上线后受到如此大的争议真的不可避免。也幸亏导演特立独行,不然我就见不到如今丑帅丑帅的南河船长,看着软乎乎的参宿小可爱,还有他闹哄哄的深海号了。

       其实关于这个电影,想说的话还有很多。以后要是有时间会出个长篇解说。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