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部分人来说,压力就是动力

现代人都生活在高压状态下,可我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我们倍感压力?如何才能减轻压力?亦或,是否能顺利转化压力?
每个月给父母三千或五千作为赡养费,主动想做,愿意承担时,不会觉得有压力。反之,本不愿意,但又不得不给时,一想到这事就觉得压力倍增。
孩童时期一心盼着过春节,因为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还有红包收。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面对春节却觉得压力山大,因为过节意味着会被问到薪资水平,工作升迁,被催婚等。
由此可知,主动想要做一件事时,没有压力;而由于外界的原因,不得不做时,就会感受到压力。 所以,压力和事情无关,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意愿和感受。
然而,主观意愿,主动承担就没有压力吗?也有。但这个压力我们可以战胜,因为主观意愿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可以远胜压力。无论我们想要做领导,还是挑战一份新工作,亦或通过学习提升智慧,都有压力,但这种压力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且能激发内在更大的动力,这便是很多人说的,压力就是动力。
所以,当我们内在升起一颗主动、积极的心,志存高远,懂得做一件事情的价值、意义时,压力是好事,能转化成动力,它会推着我们一路向前。否则,压力只是压力,是能打倒、压垮自己和他人的利器。
所以,作为家长,要懂得引导孩子的思维,帮他树立梦想,激发他内在成长的动力,如此,他顽强的意志就能打败环境,战胜压力。否则,迫于父母不停地要求,他很难对抗外在的环境。
作为领导,要有选人、识人的智慧,要能看清哪些人强烈渴望成长和提升,想要变得优秀,能顶着压力奋勇向前,哪些人内在的动力并不够。对于前者,我们可以多给机会,很多事即使他不会,他也会努力学习,争取做到最好,且于他而言,压力是助推力;对于后者,则不然,于他而言,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一种压力,而这种压力是一种反噬力,自己容易就被其摧毁。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能不能战胜压力,把它转化为动力,就看我们是否从心底渴望做成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