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前DNFer谈谈游戏成瘾与现实生活的平衡

2021-08-12 22:32 作者:NXL2  | 我要投稿

前言

    稍微了解我的同学都知道我是游戏迷,非常痴迷游戏。我其实还是一名游戏瘾相当严重的玩家,有着十多年的网游经历。这回说说我怎么看待游戏上瘾的问题。我想没有哪个人比我这个现身说法者在解读这件事情上更有说服力了吧。

    我所讲只是我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如何你也身陷游戏成瘾的困境当中,也许会对你有些许启示。

游戏上瘾对我的影响

    在玩DNF之前,我一直都是玩单机游戏,涉猎各种游戏的类型也比较广泛,对游戏虽然比较痴迷,但还是能分清轻重缓急的。自从玩DNF之后,玩游戏堪比 上班,日以继夜,加班加点。从开始只刷一个主号到后面的N个小号,从开始只氪活动套,到后面不氪金不能玩的境地。

脱坑留影

    不可否认某个时间段会收获单机游戏无法给予的乐趣,但时间久了,思考自己究竟在游戏中还能获得什么的话,那么就只有空虚了。以前一起玩游戏的小伙伴,要么早已脱坑,要么实现中也早不联系。如此,在网游我没有得到更多的快乐,也没有让社交更加的充实,做为娱乐方式还不如回到单机时代得到满足感更多,它的娱乐性价比已经太低了。

    让我做出脱坑决定是在我即将成为一名准爸爸的时候,我认真反思到不能将这种状态继续下去了,是时候要做出改变,将重心转移到家庭和事业当中。

    事实上,我的游戏上瘾的程度远超过普通玩家,脱坑这过程是非常焦躁烦恼且反复的,在突然脱坑之后,你会在一段时间有无所适从的感觉,然后就来来回回地回坑脱坑,每次回坑之后都会有更加强烈的罪恶感和无味感。之后我通过其它兴趣爱好努力填补业余的空白时间,最终成功完成脱坑的目的。

游戏为何如此吸引人

    在很多人眼里游戏为学习的一大天敌,让无数家长所痛恨,亦曾有人大代表对游戏的问题联名建议严控网络游戏。“电子海洛因”一词,就说明游戏的成瘾有多么严重,说起来游戏与其他娱乐方式在价值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游戏有着更加强烈的感观刺激和深层的代入感,在游戏中你可以找到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精神需求,而游戏的成瘾性更是其它娱乐方式不可比拟的。游戏成了百恶之首,众矢之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游戏的世界十分精彩,但我们并不能一直活在游戏的世界当中。总归要回到现实世界来。我喜欢游戏,但是只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一款网络游戏是不值得的。厘清两者的区别,理性思考,不被游戏所痴迷。

    当我真正脱离告别DNF的时候,我时而会恍然感到自己似乎卸下了满身的负担,一身轻松,才意识到以前的自己或许过于执迷。

    要知道游戏它并不是刚需,它只是生活的调剂品,而现实世界才是生活的全部。

把对游戏的热情发散到其它方面

    我们可以找一些别的爱好和娱乐方式来替代游戏,转移对游戏的热情。如果真想去发掘兴趣爱好,会发现可以做得事情实在太多了。爱好可以是美术,音乐,文学,体育等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娱乐方式有棋牌类,运动类,桌面类各种各样的游戏。

    “世界如此的精彩,为什么非要偏守一隅呢?”

    这时候就会有人说,兜兜转转我发现还是游戏有意思。

    其实我们还可以另辟蹊径,在游戏的周边影响下找找乐子。在B站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关于ACG方面的各种各样的内容。比如MMD,同人漫画,翻唱,手书,同人小说,同人鬼畜,甚至是同人动画和同人游戏等等等等。

    如果你有某个方面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歌唱,写作,计算机等等,我们就可以做一些同人创作发到B站,如果有一同爱好的小伙伴还可以进行联合创作,比如同人动画,同人游戏这种比较大难度的项目。

    如果你不擅长搞二次创作,但是擅长搞一些有个人特色的才能,比如口才好,鬼点子多,会整活,能结合时事抓住热点,会剪辑特效,同样可以创作出非常有趣有特点的内容。

    如果你是游戏达人,对游戏有深入的理解,或者观点独到,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可以做出游戏速通,游戏解说,游戏分析评测等非常硬核的内容。

    创作内容的这个过程不但表达对游戏的喜爱,业余之时还强化了自己的技能水平,激发了比原来更大的创作热情。说起来,众多的大佬们不都是从同人之路开始,然后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的吗。比如,米哈游的首款游戏《Fly me to the Moon》就轻易暴露EVA迷的本质,而庵野秀明同样也是深受《宇宙战舰大和号》影响才开始创作之路。

其实我也是EVA迷

    总之,我们在做游戏相关创作的同时,还在不断锻炼自己在某个方面的才能,随着技能水平提升,未来还可能自己进行原创,进而在某个领域得到长足的发展。

不轻易涉足游戏的灰色产业

    游戏周边有着比较特殊的灰色产业项目,比如木马盗号,刷初始号,刷游戏币,刷装备的游戏工作室,游戏私服等等。这些灰色产业相关的工作,我希望小伙伴都不要参与进来。

    首先,他们都始终游戏走于法律的边缘,没准哪天就被拉小黑屋喝咖啡。其次,工作收入不稳定,工作时间也不固定。再者,工作没有任何含金量和技术成份,未来也没有什么发展可言。总之,这种灰色产业相关的工作不值得我们释放对游戏的热情。不要轻易去尝试。

从游戏中汲取养分

    你或许会说,我没有那些擅长的能力做出游戏相关的创作,我们还可以从游戏之中汲取养分,比如我们可以从《大航海时代》中获取地理知识,可以从《三国志》中获得历史知识,在《刺客信条》中游历各国风土人情,还记得以前的游戏多数没有中文版,Up在玩游戏之余,还自学了日文,还提升了英文水平。

    虽说游戏中知识都是零散且没有系统体系的,但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娱乐的方式不知不觉地培养了新的兴趣爱好。

调整心态,不盲目追求,氪金量力而行

 

萌翻的可莉

   《原神》刚出可莉的时候,UP非常想抽来着,后来并没有抽出来。但是我没有强氪强求。后来在b站上看了一些可莉的视频,也已经一本满足,不强求了。现在玩《原神》相当佛系,每天上线三件事,领月卡,做每日,清体力,下线。

    其实只要想清楚,游戏角色就如同生活中可有可无的物件一样,它不是必需品,到手了也是三天乐而已,没准也就一天新鲜,真得没有必要为它破费。(土豪请无视我)有的话更好,没有也不必强求。不要因为游戏中的虚拟物品患得患失,真心不值得。

理性思考,有清醒的自我认识,不勉强自己做达不到的事情

    越菜越爱玩,总有人这样容易一些菜鸟,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扎心刺骨。这就是我们应该避开的雷区,有的人本身就不适合玩某类游戏,并且在经过了相当长的刻意练习之后,依然没有长进的话,就应该果断放弃。

    如果你玩游戏并不是因为你真正喜欢而是因为你有某种需求,比如你想通过游戏来结交朋友或维系朋友之间的话题,扩大社交圈子,又比如我就是想炫耀我轻易抽出游戏中新的英雄或新的皮肤,又或者我就是想显示我土豪的特质,我就是有钱。像这样姜太公钓鱼,玩个游戏都另有目的,我就不多评价了。

    但如果你的游戏目的是纯粹喜欢的话,我建议你还是去玩别的类型的游戏,不要把目标放在一棵树上,去森林里多找几棵树,多开阔一下眼界。

    可能有人会跳出来说,老子就是爱玩就是要玩,玩得菜怎么了,被虐我也爽,balabalabala。老子爱玩什么就玩什么,你算哪根葱,管起老子来,balabalabala。

    我只能说,比起受挫,做有满足感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是更好吗。没有必要玩个游戏还要迎合跟风,玩一些自己不擅长的游戏,这些需要认真想清楚。

辩证的视角看待游戏

    游戏有正面的地方,同时也有负面的方向。人也一样,有优点也会有缺点。怎么扬长避短,挖掘游戏中精彩的部分,回避游戏中的陷阱和雷区,才是我们要思考的地方。不要像苍蝇一样,只盯着恶臭肮胀的地方。为何不能像蜜蜂一样寻找花蜜,它不香吗?

游戏瘾只存在于端游之中吗?

影子传说可能是流程最长的低容量卡带之一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早在FC时代,《影子传说》中四季轮回,《踢王》中新周目增加难度的设定,就已经逐渐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增加玩家的上瘾程度。现代的Rougelike游戏更是将这种机制发扬到了极致,《文明》《杀戮尖塔》等游戏更是一场到天亮。

    那种认为游戏瘾只存在于端游的想法实在是TooYoungTooSample了。当然,就算再趣再好玩的游戏,当你非常了解游戏机制,游戏系统,玩法等之后,游戏进程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乏味起来,所以现在的单机游戏也会频繁的更新来维持足够的新鲜感,加入了各种端游之中才有的功能。

掌握尺度,拿捏好分寸,不让游戏影响正常的生活

    有些同学能控制自己不去氪金,但玩起游戏一上头就可能不管不顾,忘记时间,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

    通常青少年都会对游戏展现出远超成年人的兴趣,同时青少年的自控力也是非常薄弱的,这个时候都需要家长进行干涉,但是一味的阻拦并不是好的解决方法,反而会激发人更大的兴趣,会想办法偷着玩。开明的家长最好还是跟孩子立下约定俗成的娱乐习惯,控制游戏的时间,有了良好的习惯,就不太容易上头,能够有效把握好游戏的时间。

    前面说得是有家长监管的情况,那长期没有监管的同学,或者长期不跟父母生活的同学,有些自控薄弱的就不容易控制好游戏的时间,可能动辄通宵通旦。以前我在外求学时,不在父母监管下,就经常到网吧包宿。

    熬夜对人的危害,估计很多人都很清楚。年青时身体有资本,等年纪大了,各种疾病都会找上头来,有时疾病很难根除,严重的,心悸猝死概率也不小。不要不拿可怕的案例不当回事,没准不幸运就中奖了。

    所以,游戏要适度,不要让游戏影响自己正常的作息时间。

养成强烈高度的自律

    一般来说,像我这种情况,就应该戒除游戏才能控制好自己的自制力,算是不能碰游戏,碰必然上瘾的节奏。但是我并没有完全戒掉游戏,我现在还是基本每天都玩,只是基本上都会控制好游戏的时间,不让它影响我正常的工作学习的生活节奏。我每天都会有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但每天工作学习所需要占据大部分的时间,充实得实在不能再充实了,游戏时间真得只能是见缝插针。

    我不能说现在的我有多么多么的自律,但是对比以前在沉迷网游戏时的我,实在好太多了。

 

总结

·厘清游戏和现实,分清主次,孰轻孰重

·适当娱乐,切勿上头,掌握好尺度和分寸,不让游戏影响正常生活

·调整心态,不盲目追求,氪金要量力而行

·理性思考,有清醒的自我认识,不迎合不跟风

·扬长避短,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游戏,从游戏中汲取养分和精华

·不要天真以为单机游戏不上瘾

·将对游戏的热爱,发散到游戏周边或其它兴趣爱好中

    到这里,估计又会有人跳出来说,我就一抽打游戏的,玩个游戏也要遵守这么多条条框框的吗,balabalabala……

    前面说了这么多,浓缩起来就两个字,“自律”,为了自己的健康,把握自己的人生,只有真正掌控自己,认识自己的状态,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

    这里我想用一位名人做典范,小米公司的CEO雷总,不太熟悉他的同学可以上百度百科去看看,估计B站上应该没有吧。雷总是出了名的学霸,他身上有一种特别的个人品质“内方外圆”,就是做事规定性极强,也很好交往,但他内心的原则是一定坚持的。这也是雷总能从程序员一步步走到今天在每个所在领域都有所建树的原因之一吧。大佬的人生无法复制,但他的做人做事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回想过去这些年,我确实错过了人生的很多机遇,我也庆幸自己能够幡然醒悟,达到现在比较满意的状态。希望读到此处的你和我每天都能进步一点,成为心目中那个更好的自己。


前DNFer谈谈游戏成瘾与现实生活的平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