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府工作报告来啦!2023年,31省市地方政府工程行业相关领域这样做!

2023-02-18 10:42 作者:汇筑科技  | 我要投稿

近期,各地方政府陆续公布了2023年的工作报告,小编对其进行研读,将与我们工程行业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总结整理。

继上期给大家推送了华东和华南地区省市的工作重点,本期将为大家带来西南地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工作重点整理!

 1 四川省

2023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确保总量突破6万亿元;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稳定在715亿斤以上。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四川省提出的十个重点任务,都涉及到了工程行业:

▌1.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 推进2023年度248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

  • 深入落实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升成都极核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力,高标准建设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

  •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培育、特色资源开发等制定差别化支持政策

  • 加快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实施

  • ……

▌2. 提升内需

  • 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 加快建设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和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出台大峨眉、大九寨、大香格里拉等旅游交通环线建设实施方案,打造“快旅慢游”交文旅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三区两带”旅游度假集群,支持西昌邛海、天府青城、峨秀湖等创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

  • 着力推进700个省重点项目建设

  • 提速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

  • 改造燃气管道9000公里、供水管道2000公里、排水管道4200公里,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万套(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200个、棚户区6.7万套,加装既有住宅电梯4500部

  • ……

▌3.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优化升级产业园区,支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发展

  • 出台数字四川建设方案,实施国家“东数西算”等重点工程,推进算力调度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国家级天府数据中心集群

  • 加快全国首个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试点建设

  • ……

▌4. 乡村振兴

  • 加快撤并建制村“一老一小”服务设施、直连道路、30户及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等项目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推进乡村水务百县建设行动,实施农村供水工程改造提升和水质达标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 ……

▌5. 科教强化

  • 支持市县建设200所公办幼儿园

  • 建设15所省级应用型示范高校

  • 在天府新区兴隆湖周边100平方公里集中布局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按照“一核四区”格局打造西部(成都)科学城

  • 实施钒钛稀土、智能装备、轨道交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航空与燃机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精准医学、高端航空装备、超高清视频等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 ……

▌6. 重点领域和关键领域改革

  • 实施“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强力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

  • ……

▌8. 构筑开放大通道大枢纽

  • 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建设亚欧洲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国际班列网络集结中心,打造中老班列全国重要集结中心,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国际贸易枢纽;支持成都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

  • ……

▌8. 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 强化农用地、工矿用地和建设用地管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新污染物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 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加快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

  • ……

▌9. 增进民生福祉

  • 构建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 加快省文化艺术中心、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支持三苏祠建设国家一级博物馆

  • ……

▌10. 防范化解风险

  • 持续做好重点房地产项目风险化解,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推动复工交楼,帮助优质房企渡过难关。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有序构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新模式

  • ……

 2 贵州省

2023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达到2.2万亿元,农业、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左右、7%左右、6.5%左右;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22%、40%、46%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左右和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森林覆盖率达63%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8%。

贵州省提出了八项重点工作,其中五项和工程行业相关:

▌1. 扩大内需

  • 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实施重点开发区提质增效行动,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完成投资560亿元,百亿级以上开发区达50个

  • 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900亿元

  • 大力推进新基建,新增敷设天然气长输管道200公里,新建5G基站3万个以上,出省带宽达4.5万Gbps

  • 推动核心商圈、高品位步行街、高档进口商品店、15分钟生活圈等城市现代商业体系建设

  • 加快构建“一群三带”城镇空间格局,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力推进城镇“四改”,新开工棚户区改造2.13万户、完成18.4万户,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16.76万户,完成背街小巷改造1619条,建设改造城镇地下管网2600公里

  •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更好统筹房地产去库存和棚户区改造、地灾避险搬迁安置,推动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安置房;加大市场化长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促进二手房市场交易,更好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 ……

▌2.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推进中航重机产业园、黎阳航空发动机产业生态圈、振华集成电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

  • ……

▌3. 生态文明建设

  • 持续推进创建梵净山国家公园

  • 推动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等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绿色建造方式和绿色建材,提高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 ……

▌4. 风险防范

  • 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深化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经营性自建房、城镇燃气、危化品、消防、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事故

  • ……

▌5. 惠民生

  • 开工建设2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启动建设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

  • 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5万套(间)

  • 持续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建成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等重点项目,加快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

  • “十件民生实事”:新建、改扩建70所公办幼儿园;完善城市停车位,建成城市(县城)公共停车位3万个,改造人防工程向社会提供停车位2.8万个;建成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250个;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新建、改建15万座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善提升普通公路本质安全水平,建成普通公路安防工程5000公里、危桥改造200座

  • ……

 3 云南省

2023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

云南省2023年重点抓好的十个工作中,与工程行业相关的有八个:

▌1.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推进工业互联网典型示范应用,实施智能化升级重点项目,创建5个数字经济园区

  • 深入开展园区规模和质量提升行动,加快项目扩园、企业满园、集群强园,“一园一策”发展千亿级园区,开展10个以上开发区标准化试点

  • 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创建10个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

  • ……

▌2. 扩大内需

  • 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

  •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工程建设,推动国道G219改扩建;全力推进渝昆高铁、文蒙铁路、大瑞铁路保瑞段、大理铁路枢纽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丽香铁路、叙毕铁路云南段建成通车;提速昆明、丽江、西双版纳机场改扩建和蒙自、昭通、楚雄机场新建迁建;做好富宁港、东川港以及澜沧江、金沙江航道建设;新开工滇中引水二期骨干工程等100件以上重点水网工程;推进旭龙、托巴水电站建设,做好古水等水电站前期工作,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布局建设全省一体化算力网络和省级枢纽节点,新建5G基站2万个以上,推动“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提升国际通信服务能力

  • ……

▌3. 推进开放

  • 扩大中老铁路黄金线效应,加快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50个重大项目;建好用好磨憨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 实施口岸建设行动,一体推进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经济发展、口岸城市建设,集中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枢纽型口岸

  • ……

▌4. 乡村建设

  • 开展“设计下乡”活动,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和住房建设,新打造100个绿美乡镇、200个绿美村庄

  • ……

▌5. 区域协调发展

  • 全面完成省级以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强化“三区三线”空间管控,加强规划与用地政策有机融合,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发展预留空间,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 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公园城市和绿美城镇,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500公顷以上。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00个以上,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6万套

  • ……

▌6. 绿色转型

  • 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建设管理,全力推动4个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 创建一批低碳零碳示范园区,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 ……

▌7. 增进民生福祉

  • 启动建设省图书馆新馆,加快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和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建设,推进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博物馆、实体书店、国门文化等建设,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 ……

▌8. 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 全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支持优质房企脱困,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探索培育长租房市场,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以上

  • ……

 4 西藏自治区

2023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左右和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5%左右。

西藏自治区共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六方面和工程行业密切相关:

▌1. 扩大投资

  • 加快实施国家“十四五”支持西藏的151个项目,全力服务保障川藏铁路等世纪工程,加快拉日高等级公路、狮泉河镇至昆莎机场高速公路、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改造、街需水电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

  • ……

▌2. 壮大二产

  • 实施工业龙头企业招引培育工程,在清洁能源、优势矿产、高原轻工、绿色建材、通用航空、天然饮用水等领域,加快培育一批亿元级、十亿元级、百亿元级的领军企业

  • ……

▌3. 区域协调发展

  • 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2万余套(户),稳妥推进拉萨、日喀则等老城区保护和老旧小区改造,城镇化率达到38%以上;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13个、示范村107个;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20个以上

  • ……

▌4. 民生工程

  • 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大边境县医院建设力度

  • ……

▌5. 环境保护

  • 积极创建羌塘、珠峰等国家公园,建设好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片区

  • ……

▌6. 边境建设

  • 进一步完善边境基础设施,加快抵边安置点水源工程建设,实施边境城镇市政设施更新工程,加强边境村镇和区域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施39个边境地区农村公路项目,新增66个建制村通硬化路

  • ……

 5 重庆市

2023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争取实现更好的结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10%、6%、3%,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高质量发展态势加快恢复呈现,经济活力创造力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粮食生产、节能减排降碳等指标完成国家任务。

重庆共提出了十一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和工程行业相关的有八个方面:

▌1. 促进投资

  • 完成交通投资1100亿元,加快交通强市建设

  • 完成城建投资1350亿元,开工中心城区至永川、南川、大足、綦江(万盛)等4条市域铁路和7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等2条城市轨道,建成18号线等59公里城市轨道

  • 完成水利投资390亿元,重点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藻渡水库、向阳水库、跳蹬水库等项目建设

  • 完成能源投资400亿元,重点推进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重庆电厂环保搬迁、两江燃机二期、永川燃机热电联产、合川双槐电厂三期及万州、涪陵、江津天然气发电等项目,加快重点区块页岩气开发,实施一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

  • 加大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争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以上

  • 加快“久供未建”项目处置和新拿地项目开工,推动房地产投资逐步回稳

  • ……

▌2. 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

  • 加快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建设,完善国际化购物、休闲、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

  • ……

▌3. 成渝地区协同发展

  • 推进重庆都市圈建设。增强中心城区极核功能,加快重点功能片区开发,谋划建设现代都市功能新场景,强化产业引领、科技创新、门户枢纽、综合服务等核心功能,打造城市高端功能集中承载地、展示地

  • 深化都市圈各地区合作,支持广安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加快川渝高竹新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构建主城都市区带动周边城市一体化发展格局

  • 促进城乡融合,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 加强双圈互动、两翼协同,依托成渝高铁、渝遂铁路等交通廊道,联动内江、资阳等地一体化发展,促进重庆都市圈与成都都市圈高效衔接

  • ……

▌4.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 建设中欧班列(成渝)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提升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功能,在通道沿线布局国际经贸合作示范区、国际商品交易展示中心、分拨中心和海外仓,深化铁路运单金融服务试点,放大“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效应

  • ……

▌5. 乡村建设

  • 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农房质量安全、数字乡村等工程,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启动农村水网建设试点,健全抗旱水源工程体系,加快补齐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短板

  • ……

▌6. 城市更新

  • 城市规划设计:出台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区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善中心城区重点功能片区专项规划,提升长嘉汇片区城市设计和整体规划

  • 优化城市功能:实施112个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推进中心城区交通缓堵促畅三年行动,分片区实施路网更新改造,打通一批“断头路”,加密接驳公交、小巷公交,增设停车场、充电桩、公厕等配套设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 城市治理改革创新:促进城市智慧运行,建设市和区县一体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新增数字化城管覆盖面积60平方公里,推进智慧社区和数字家庭建设,丰富交通出行、设施管养、安全监测、社区服务等智慧应用场景

  • ……

▌7. 文化建设

  • 启动红岩文化公园二期工程,加快长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

  • ……

▌8. 民生事业

  • 加快建设市奥体中心综合馆、武隆仙女山国家体育综合基地

  • 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1万套(间),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

  • 重点民生实事: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069个;创建100家“渝馨家园(残疾人之家)”,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万户;对15个轨道站点进行步行便捷性提升改造;建设10个城市体育公园、100个口袋公园

  • ……

 6 陕西省

2023年目标: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5%和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陕西省提出了十项重点工作,其中八项和工程行业相关:

▌1. 扩大内需

  • 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40个,年度计划投资4804亿元,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和西延、西十、西渝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年内开工延榆鄂高铁,加快引汉济渭、东庄水利枢纽、榆林黄河引水等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国家超算西安中心二期项目交付使用

  • 消费回升:改造提升10条省级试点步行街,继续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

  • ……

▌2. 产业升级

  • 扩大装配式建筑市场,强化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 ……

▌3. 乡村振兴

  • 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科学制定镇村规划,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创建20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

  • 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 ……

▌4. 区域协调发展

  •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各类空间布局,加强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监管体系,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 加快西安都市圈建设步伐,从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创新协同、资源要素、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度推进西咸一体化,进一步提升西安同渭南、铜川、商洛、杨凌协同发展水平

  • 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生态修复功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加强“口袋公园”和停车场建设,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加快排水防涝、燃气管道等设施改造,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 ……

▌5. 绿色低碳

  • 深入实施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和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建设

  • ……

▌6. 文化建设

  • 加快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

  • 加快省文化馆新馆等项目建设

  • 发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推进西北出版物流基地、陕西文化艺术博物院建设

  • ……

▌7. 改善民生福祉

  • 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

  • ……

▌8. 防范风险

  •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严格落实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要求,扎实开展房地产领域风险排查化解,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 ……

 7 甘肃省

2023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实际工作中力争更好结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7.5%。粮食产量保持在240亿斤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甘肃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9个聚力”,其中与工程行业密切相关的“聚力”有五个:

▌1. 构建现代化产业

  • 增强园区发展能级,加大开发区考核激励力度,对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和12个代表性园区基础设施给予支持

  • 争取武威铜奔马文化旅游区、甘南冶力关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动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永靖刘家峡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 ……

▌2. 基础设施建设

  •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全省“三廊六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主骨架

  • 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四抓一打通”工程,持续破解缺水问题

  • 强化城镇建设补短板,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251个13.78万户;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

  • ……

▌3. 乡村振兴

  • 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行动,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打造2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 全面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开展“8大行动”,实施“7大工程”,新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500个

  • ……

▌4. 绿色转型

  • 争取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完成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

  • 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有序推动钢铁、建材、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 ……

▌5. 增进民生福祉

  • 加快省临洮体育训练基地二期建设

  • 10件民生实事:改扩建农村中小学食堂400个,改造中小学厕所250个;建设100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300个村级互助幸福院;实施农村水利惠民工程,建设125个调蓄设施、灌区改造和农村供水项目;新建4000个自然村(组)硬化路1万公里,力争全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达到86%

  • ……

 8 青海省

2023年目标: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力争更好结果;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6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和5.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07万吨以上;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以上;能耗强度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完成国家规定目标,主要污染物减排控制在国家规定目标内。

青海省共提出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工程行业相关的有五项:

▌1. 扩大投资

  • 重点推进重大项目800个以上,总投资1.3万亿元

  • 铁路方面,建成青藏铁路西格段提质工程,实现格尔木通动车;兰新客专兰西段达速提质工程建成通车,加快建设西成铁路

  • 机场方面,加速推进西宁机场三期,开工建设共和机场,加快都兰、大柴旦等通用机场建设,构建“1+9+N”航空运输体系

  • 公路方面,建成茶卡至察汗诺、加定至西海等公路,加快推进同仁至赛尔龙、扁都口至门源、尖扎至共和等公路项目,高速公路突破5000公里,新增新疆和甘肃方向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各一条

  • 水利方面,全面建成引大济湟和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推动那棱格勒水库尽快恢复建设,力争引黄济宁工程早日开工

  • ……

▌2. 生态文明建设

  • 高水平建设国家公园,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完成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昆仑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前期工作,推动设立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

  • ……

▌3. 对外开放

  • 加快格尔木国际陆港建设,深度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尼贸易陆路通道建设,加强中欧和南亚班列货源组织,扩大特色优势产品出口规模,新建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 ……

▌4. 区域协调发展

  • 实施200个乡村振兴试点和300个高原美丽乡村,新建改建省道和农村公路2000公里,推动解决10个大电网未覆盖乡用电问题

  •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城市生命线工程,加快老旧小区和燃气、污水等地下管网改造,统筹城市内涝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建设一批公共设施补短板项目,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 协同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加快西宁海东一体化发展,推动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均衡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

▌5. 增进民生福祉

  • 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4万套、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4万户

  • ……

 9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23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农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5%、6.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5%和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和其他污染物排放指标等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宁夏共提出了七项重点工作,其中五项涉及到了工程行业:

▌1.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扩大内需:全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以上;银昆高速、六盘山机场扩建、固海扩灌扬水工程等400个基础设施项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等62个民生保障项目

  • 产业提质:实施产业园区创新发展“四大工程”,完善24个园区基础设施,打造1个千亿级园区、12个百亿级园区,力争全区园区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增长10%以上

  • 数字发展:新增超大型数据中心5个、服务器装机能力超过125万台,5G基站达到1.2万座、5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建成智能工厂15个

  • ……

▌2. 科教创新

  • 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建成智慧校园示范学校20所

  • ……

▌3. 绿色低碳

  • 加快现代水网体系建设,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打通中部干旱带各县区水网,全面建设“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

  • 加快全国科学绿化示范区建设,争创贺兰山、六盘山国家公园

  • ……

▌4. 区域协同

  •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定产业强镇强乡建设指导意见,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打造20个重点小城镇,城镇化率提高到67.6%

  • 推进基础设施向村覆盖,实施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年内完成农村公路改造提升4500公里,确保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全部通上硬化路

  • 建设美丽宜居村庄50个

  • 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十项工程”,提升一批老旧小区、传统商圈、特色街区、产业遗存,改造“四类”管线300公里。加快改善大循环、畅通微循环,新建一批疏堵路、停车位、充电桩等。积极推进“海绵城市”“无废城市”“清洁取暖城市”建设和“十小便民工程”

  • ……

▌5. 民生实事

  •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坚持因城施策,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万户、棚户区住房3000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000套,推动抗震宜居农房愿改尽改,实现农村危窑危房动态清零

  • 建成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展示中心,推进长城、长征、黄河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

  • 新建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25个

  • ……

 10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2023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在3%左右;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2023年,新疆将重点做好十二个方面的工作,和工程行业相关的有六个:

▌1. 乡村振兴

  • 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农村供水设施,深入实施自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污水治理,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 ……

▌2. 推动消费复苏

  • 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 开展城市商业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 ……

▌3. 发挥投资作用

  • 创新建立多元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城建、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推动基础设施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提速提效

  • 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镇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应急设施短板,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 ……

▌4.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 加快全国中欧班列回程货物分拨中心、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国家进口资源加工示范基地建设,推进陆港区与空港区、综保区、沿边口岸等平台联动发展

  • 加快改造提升口岸配套设施,推进“智慧口岸”建设

  • ……

▌5. 生态环境

  • 推进公共机构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公共机构、低碳社区和低碳企业试点示范

  • ……

▌6. 改善民生

  • 推进老旧城区、已建成居住区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积极打造完整社区,推动构建城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 推进国家和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县级医院建设

  •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开工建设4.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34万套公租房,着力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突出问题。持续改善居住环境,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4.96万套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工改造1152个老旧小区,将惠及21.9万户居民

  • ……


政府工作报告来啦!2023年,31省市地方政府工程行业相关领域这样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