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我们如何保养身体?
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在古代阴阳学说里有“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的说法
它的含义很朴素:夏至时,天地阳气到达顶点,“热极生寒”,阴气开始生发;冬至时,天地间阴气到达顶峰,“寒极生热”,阳气开始生发。
所以冬至前后,是一年中阴气最重,阳气最微弱的时候;
也是天地阴阳互根互用,重阴必阳的转折点。
冬至时分,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节气 气温骤然下降,人体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会感受寒邪,发生疾病。

那么,冬至节气,我们如何保养身体呢?
1.避寒邪
冬至阴寒之气隆盛。在冬至养生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要多着衣,特别是要注重足部的保暖。
2.清内火
冬天是“上火”的高发期。吃了过多的热性食物,积聚在消化道内,就会导致上火。经常贪玩或加班熬夜,尤其是晚11点至凌晨1点不睡,容易导致体内的阳气持续亢奋,引发内脏出现上火症状。

3.通肠道
如果你经常精神不振,尤其每到下午三四点体力下降很快,到了夜晚却烦躁、疲劳不易入睡,这是因为体内痰湿代谢废物太多,需要“通肠道”。无毒一身轻,新陈代谢好了,我们身体自然就会更好。

4.养肝肾
中医认为,冬季是肾的季节,肾在人体是一个储存能量的器官,无论哪个脏器生产的能量都会留存在肾中一部分,所以常说“肾藏精”。一旦身体其他地方出现能量不足的情况,肾就会调出自身储备的能量来支援,所以肾脏常常处于空虚不足的状态。冬至季节,就要养肝养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