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来源和基本特征)5

2021-06-03 04:03 作者:查尔filosofia  | 我要投稿

五、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特征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

1、第一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把事物不仅是理解为实体,而且要理解为主体。也就是实体就是主体,反过来说,主体本身也就是实体。

        这个观点,在他的哲学体系里面,我们要牢牢把握,这是打破我们传统观念的一个突破口。我们传统观念都认为,主体代表能动性,但是它背后总要有一个基础,就是说,一个能动性的东西,这个能力的使用,必须要有一个基础,比如人要有肉身,才能够思维,人的思维是寄托在他的身体之上的,人的精神要寄托于大脑。任何东西要表现出一种能动性,它都必须要有一个实体在后面作为它的基础。但是黑格尔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要把实体同时理解为主体(精神),你不要把主体(精神)看做是实体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依附于实体的存在才能起作用,反之可能不起作用。我们说有一个实体有能动性,有一个实体没有能动性,在黑格尔看来,没有能动性的实体就不能称之为实体了。真正的实体就是一种能动性,就是主体(精神),就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精神)不需要以别的什么东西(实体)为基础,它本身就是基础。反过来说,一切所谓的基础、实体,都是这种力量(精神)构成起来的。这个在康德的自我意识的本源统觉里面,已经有所暗示。你说先验的自我意识,它是一种能动性,那它的基础何在呢?它本身不是基础,它本身没有基础,它就是一种能动性。但是康德还留下了一个尾巴,就是自我意识背后的物自体(在这里其实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在精神背后的实体),只不过我们不能认识而已。自我意识就是由它(物自体)产生的一种能动活动。而黑格尔把物自体砍掉了,它本身就是一切的基础,如果我们理解不了这一点,我们就没办法理解黑格尔。通常认为,先有实体,然后这个实体才表现为它的主体性,这个时候我们才把这个实体称为主体。但是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颠倒过来的,所谓实体,是由这个主体建立起来的。凡是我们认识的对象,都是由我们能动的主体力量所建立起来的。

       那么这就是一种能动的辩证法思想,他的辩证法,他的辩证逻辑,不再是局限于形式逻辑的那种概念、判断、推理,那种外在的形式推论,而是万物的自己的运动。万物都是实体,不是因为它有一个存在者在那里,有一个东西在那里,不是的。而是因为万物自己运动,有一种能动性在那里,是自我否定的,有一种否定性在那里,存在就是一种自我否定的活动。黑格尔的存在就可以理解为一种决心,而不是一个存在的东西。存在是一种活动,是一种“在起来”,“存在起来”的活动。以这个为前提,才能理解其他的一切,所以他这里头已经包含一种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的因素了,现代的哲学家用存在主义解读黑格尔,发现里面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最重要的就在于把实体从根本上理解为主体。主体才是真正的实体,除了主体以外,没有真正的实体。

2、第二点,黑格尔的逻辑学里面,包含有非理性主义的因素。

        它的逻辑当然也是逻辑,是逻辑就是可以理解,可以推论的,就是有规律可寻的,你只要掌握了他的那一套规律,你可以从前一个范畴推出后一个范畴,哪怕你不看书,你也可以推出来。但是这一套规律不是形式逻辑的规律,而是一种非理性的东西的规律。它的骨子里头,它的背后最深层次的东西,是一种非理性的东西。就是我们之前讲的努斯精神,那种自动性的东西,自发的那种冲动,那种能动性,是不可理解的。你如果理解了,它就不是它自己了。自由的东西,你一旦能够解释它是因为什么什么而自由,那么它就不自由了。它一旦有个因为,那就是被决定的了。真正自由的东西都是非理性的东西,但是黑格尔尽量把它们变成逻辑中的一个环节。当然你是自由的东西,但是并非完全是不能把握的东西,如果一讲到非理性,我们就说,你不要说了,这是学不到的了,你只需要体会,你只需要感悟就可以了,不是人人都有这个能力的。在以前的非理性主义那里,就是这样的,都是不可教的,但是在黑格尔那里,都变成可以教的了。只要你有逻辑,有理性思维能力,即使是个普通人,你就能够进入到他的哲学体系当中去,所以他的逻辑学有人觉得不足为奇,不就是三段论,正反合嘛,所以说起来很简单,进入很简单,但是要出来还是很不容易的,还是要有一定的感悟能力的。但是黑格尔的贡献在于,他把那种不可进入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可以进入的东西,他有一个线索引导你去感悟,启发你去感悟。他的逻辑有他的规律,正反合、三段式,圆圈式发展,从低级到高级,所有的人类知识,什么天上地下,社会历史精神,他都可以把他归结到某一个环节上来,或是正题,或是反题或是合题。

3、第三点,就是他的三统一。就是逻辑、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

          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哲学所讨论的主要内容,形而上学所讨论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个逻辑,一个是认识论,一个是本体论。当然古希腊主要是本体论,近代主要是认识论,现代开始探讨语言,纯粹逻辑。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混着的,没有区分开来,在他之后,人们开始把它们区分开来了,但是区分的太机械了,分成了几个领域,互不相干。从黑格尔这里,又把它们重新统一起来,而是有非常明确的分工。首先就是逻辑,但是这个逻辑本身就是本体论,就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虽然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但是还没有展开为整个宇宙的本体。它也有认识论的意义,但是还没有展开为人的认识。或者它只是上帝的认识。用这个方式,它解决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在他那里,思维和存在是同一个东西,存在本身就是客观思维,所以思维是第一性的,存在不过是一种思维而已。那么思维既然就是存在,它当然可以认识存在,认识论和本体论就同一了。通过这种方式,黑格尔还发现,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是一致的。我在以往的思维当中发现的规律就是外部世界的历史的规律。几千年来人类历史发展的理念,体现出了一种逻辑,体现出了一种规律性。以往人们认为历史的东西没有什么规律性,都是人们任意造成的,你怎么能知道君王那些皇帝的下一步行为呢?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他们也没那么自由,他们也要服从一种历史理性,他才会成功。在之前,康德那里也有历史的合目的性这种思想,但是那毕竟还只是一种反思判断力。只有到黑格尔,才真正的提出了历史本身有它自己的规律。这就产生了黑格尔整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思想是客观的,理性是客观的,在历史当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历史当中的那些思想,那些逻辑。这就是他的客观唯心主义。

        逻辑学可以说是他的方法论,涵盖一切。其他的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被称为应用逻辑学。当然他这个体系有它固有的矛盾,就是体系和方法的矛盾。他的方法是辩证的,革命的辩证法,批判的辩证法。但是它的最后的体系最后失去了批判性。也就是最后他的体系封闭起来了,达到了一种保守。就是不容许辩证法进一步的发展了,给后来的辩证思想的发展设立了界限。所以后来的人要发展,就要纷纷冲破他的思想。因为他把他的体系看做是上帝,绝对精神和绝对真理本身的发展,上帝的自我意识在黑格尔的头脑里达到了。那你岂不是把自己当成上帝了?你的思想就是最高的,上帝的思想,那其他人就不用发展了,就不用思想了,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哲学思想就停止了,所以他必然会被人们超越,这个是他的命运。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来源和基本特征)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