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想在中国和非洲之间挑拨离间,没门

文/行走斯图卡
国务卿布林肯一定在抱怨,为什么无论走到哪里都逃不脱中国的影子。就算他来到了遥远的非洲、兜售华盛顿的那套说辞,当地政府也丝毫不买账,当面呛他。
据美国国务院网站11月19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布林肯从11月15日起,到11月20日先后访问了非洲国家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三国;在美国媒体的跟踪报道中看得出来,虽然这是美国对非洲的访问,但是中国的身影无处不在。
和往常一样,作为一个“合格”的美国政客,布林肯一定要在别国领导人面前对中国搬弄是非,这次当然也不例外。他在与尼日利亚外长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再次挑起了所谓“债务陷阱”的话题,但是尼日利亚外长奥尼亚马可没有给他面子,直接当年回呛:尼日利亚的外债水平并不高,完全可以偿还;他们选择中国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因为中国经验丰富、性价比高,而且中国也没有借助这些项目施加所谓的“其他影响”。
因此,中国驻巴西里约执内卢总领事李扬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他的目光告诉全世界: 你想在中国和非洲之间挑拨离间,没门! ! !”
其实我们还是有点佩服布林肯等美国外交官员的厚脸皮,主人家明明就在旁边,还能睁着眼睛说瞎话,没有一点坚持不懈的不要脸精神是做不到的。当然,我们也能理解布林肯为什么到哪,都是对中国苦大仇恨的模样。《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写道:当布林肯的专车进入尼日利亚的首都阿布贾时,沿途看到的都是中国企业的大楼,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也一样,高速公路是中国修建的、沿途的拖拉机等机械车辆上都是汉字,就连布林肯在下榻的酒店里也能遇到来自中国的商业团队。
美媒还提到,布林肯在非洲与前任蓬佩奥不同,他显得比较谨慎和小心,尽可能避免直接提及“中国”的名字。《华盛顿邮报》在11月19日的一篇报道中提到,拜登政府的做事方式与特朗普时代有很明显的不同,不再对非洲咄咄逼人,而是采用“胡萝卜”战术:将非洲置于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谈及中国问题时显得温和一些。虽然美媒强调布林肯直接表示“非洲无需在中美之间站队”,但我们都知道美国人嘴里的“自愿”是个什么玩意,大概就是“非洲无需站队,不过选择中国的话,美国有的是办法”的意思。更何况美国想尽办法拉拢非洲,到头来还是为了对付中国——换汤不换药罢了。
然而布林肯似乎还没有想明白问题的根源,这不是钱的问题,美国就算真心提供援助,又能提供什么呢?截至目前,美国在非洲的工程项目恐怕还没有军事基地多,在美洲的工程队和商人,还没有五角大楼部署的美军或者雇佣的军事承包商多,它要教也就是教对方战争的手段;相比之下,中国传授的却是致富经。
据《人民日报》11月19日报道称,国家领导人当天出席了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到了电视剧《山海情》中那位农业技术专家凌一农教授的原型林占熺,而菌草正是当年“闽宁合作”的大门。
国家领导人还表示,菌草种植不仅在中国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各地都有推广,到南太、到非洲、到南美洲,这项技术已经在一百多个国家落地生根,给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
此前央视媒体也报道过,非洲国家卢旺达曾经以种族大屠杀被国际社会所熟知,但如今这个国家在中国的帮助下已经成为非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菌草种植成为当地重要的产业,甚至已经改变了卢旺达民众传统的饮食习惯。
布林肯推销的是“一炸一路”、中国全心全意搞“一带一路”;美国人带来的是战争、毁灭和绝望,中国人带来的是贸易、财富和希望——这就是中美差距,不管华盛顿编什么故事、找什么借口,不改变自己的霸权思维,必然还是逃不过“失道者寡助”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