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澳等国,一个个都扛不住?中国“三喜临门”

近几年以来,随着美国将中国列为“战略对手”,对中国施加一轮又一轮的遏制与围堵,构筑一个又一个的反华壁垒,导致中国的国际环境渐趋恶劣。较长一段时期,美国除了自身赤膊上阵对中国进行制裁,还鼓动其盟友纷纷向中国发难。
可中国沉着应对,以自身的智慧、魄力以及雄厚的国家实力化解了无数危机。当前全球局势,美欧西方正值一片乱局之中,中国所在的东方则呈现出一片相对和平的气象。最近,中国可说是“三喜临门”。
据观察者网报道,澳总理莫里森日前在一个公众场合公开表示,澳方“一直期待能够开启中澳两国对话,只要中国政府同意,澳方将随时欢迎与中国展开高层会晤”。莫里森还指出,澳大利亚的立场非常明确,“清楚本国的利益是什么,包括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
莫里森的这番表态,十分突兀。近几年来、特别是从莫里森上台的2018年开始,澳大利亚就在对华态度上有了一个极为明显的转向,紧随白宫干出了无数有损中国切身利益的行径,如全面打压华为、不时派出战舰在南海展示“航行自由”、为乱港分子张目、无端参与对中国造谣抹黑,甚至还在中国最为核心的台湾问题上口出狂言……对于澳大利亚的挑衅,中国果断予以反制,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许多方面来看,当前中澳关系之恶劣,似乎已无转圜的余地,不过,如果冷静分析两国的情况,中澳之间其实还是很有重新合作的基础的。甚至可以说,中澳两国合作的空间,还很大。
澳大利亚地处南太平洋,跟中国几乎不存在任何地缘利益争端,两国反而在经济层面非常具有互补性——澳大利亚是全世界排得上号的资源出口大国,诸如铁矿、铜矿、煤炭、肉类、海鲜、奶制品等,在全球都很有地位;中国则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实体经济,拥有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同时也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顺便一提,自2009年开始,中国就成为了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因此,只要澳大利亚真正悬崖勒马,回到中澳正常关系的轨道,无论对其自身,还是对中国,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莫里森这次公开向中国喊话求和,诚然与其国内危机相关,但只要收敛起反华行径,真诚道歉,还是能让中澳两国关系重新归于正常的。此次澳大利亚主动向中国抛出橄榄枝,至少表现出了一定的服软迹象,可能快扛不住了,无论结局如何,这都算是一件喜事。
至于第二喜,则来自于英伦三岛。约翰逊政府近期似乎清醒得很,在乌克兰局势上,当法、德等北约国家都对俄罗斯大放狠话之际,英国一改前非,公开称“不愿和俄罗斯为敌,不对俄采取任何行动”。几乎同时,英国对中国也释放出了明显善意。几天前,当英国议会下院发布一份涉疆人权状况的报告,要求英国政府对中国实施制裁,并禁止进口新疆棉花产品时,约翰逊政府果断反对,宣布将继续进口新疆棉花,并驳回了议会抵制中国冬奥会的建议。
相比于澳大利亚,英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联系较弱,但该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其国际影响力却要大得多。英国还是北约军事集团里面的重要一员,也是美国盟友体系之中最核心、最具有实力的一员,堪称“欧洲版美国”。因此,英国此次主动收敛,避免和中国发生更多冲突,也算是一种积极的信号。
至于最大之喜,应该还是此次中美领导人峰会。会晤期间,美国总统拜登作出了一系列表态,明确指出美国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强化盟友体系而造成中美之间的对抗,努力让中美关系转好。在台湾问题上,拜登的发声也能基本让中方满意,称尊重“一个中国”的原则,不支持“台独”,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与稳定。
美国的霸权尽管已呈衰落之势,其国内也是危机重重,但不容置疑仍是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其国际地位及影响力,一时半刻仍难以撼动。长期以来,中美关系一直是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此次峰会,无疑是中美两国之间关系转圜的一次大好契机。很有可能趁着此次“东风”,中美之间的相互制裁会被逐渐取缔,美国在台海事务上也将大幅收敛。
近期,美欧疫情仍然还在无情泛滥,供应链紧缺现象极为普遍,尤其是欧洲难民危机日益尖锐,乌克兰东部又重燃战火,可说是乱局纷纭。而中国屹立的东方,却是一片风景独好,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