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鸡杂的时间能吸引了什么?

标题是由《时间引力》双年展所触发,再加上一肚子鸡杂面生成的。
如果你觉得非常的标题党,那么这就对了,因为我也这么认为。
友情提示:读完本文的时间和吃一碗小份鸡杂的时间相近。
在闭馆前夕,闲人前往成都天府现代艺术馆观看了成都双年展中的《时间 ,引力》。

观看中被艺术家的思想所触动,产生一些狗屁想法。
时间会在引力场中变化,那沉浸在艺术作品中的人的时间会变化吗?如果你沉浸在小说的世界,电影的世界,梦的世界,是不是感觉时间时快时慢(取决于其作品的内容)。你的重力场也变化了吗?这和在光速旅行有相同的理论背景吗?为什么人脑的时间感会变化呢?重力感也会变化吗?那如果我们的感知完全由信息组成,足够的虚拟信号是否可以模拟一个新世界呢?(穿越小说?)

人的感知是受生理局限的,但是科技给了我们新的感知能力,在大数据和AI学习的帮助下人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洞见。
古时候通过卦象预测天气,现在我们通过卫星记录下的巨量数据预测天气,还可以随时通过卫星观看地球的某个角落。
故事从语音的口口相传到文字,再到声画同步的电影,下一步也许是赛博punk2077里黑梦技术。从声音,到画面图像,再到如梦似幻的亲身经历。
又或像动漫作品中的那样穿越到游戏中,亲身体验异世界,甚至忘记自己从哪来。
曾经我们创造教育培养AI,以后AI教育我们。它们看起来非常有威胁,威胁人类的统治地位。
所以有那么一些人想要逃离互联网,远离那些告诉他们明天去哪的巨型智慧网络。
但与自己创造的非人的生物碰撞后,人们也许还会在AI的引领下化身数据洪流,汇入银河。
从01的数字洪流中回到书法的模拟态。
艺术家自己撰写中英混合书法,期望完成一次小小的文字统一,野心不小。
文字的碰撞融合,人们的碰撞融合,而其中最激烈的名为战争。

艺术带来一种感觉,一种还未验证的感觉。它不同于科学反复自验。就像它自身的定义,模糊多变,因人而异,有伟大的包容性。
就像一碗面,有一个艺术的名字--勾魂鸡杂面。它麻辣鲜香,引力十足,改变时间。


以下是饭后剩下的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