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汉朝大裤衩大文人司马相如,犊鼻裈到底叫什么名字?

2021-05-06 22:32 作者:球坛风云杨先生  | 我要投稿

汉朝有一个大文人名字叫司马相如,字长卿,这个人特别善于写词赋,当时司马相如在给汉景帝当官,而汉景帝不喜欢辞赋,估计也是受了一些冷落,后来找了个机会,他辞官不干回四川老家成都了。

在四川临邛也就是今天的邛崃市,有一个县令跟这个司马相如是好朋友,县令的名字叫王吉,王吉对司马相如说“长卿啊,你看你常年在外做官任职,这个心情好像也不那么好,如果有空的时候你到我这来看一看”。于是司马相如就到了临邛这个地方,当时有几个富户,其中最富的叫卓王孙。这个卓王孙富到什么程度。光是这个家奴就有800人之多。

卓王孙听说县令家来了一个贵客,是从朝廷回来的,那肯定见多识广,所以就想设宴结交。司马相如最后是盛情难却,就到了现场。那吃着吃着饭,王吉突然说“长卿啊,我们都听说你擅长弹琴啊。你看能不能给我们大家谈一段,您自娱,我们欣赏”。那对于司马相如这种大文人在这种事情上都是非常洒脱的,那就弹一段。

当时卓王孙安有一个闺女叫卓文君。恰好当时是刚刚离婚,卓文君也非常喜欢音乐,所以一听说要弹琴就赶紧过来,隔着门缝在那儿偷看偷听。也许司马相如这种大文人内心很敏感,他就很细心地发现卓文君也在场,卓文君当然是风韵十足,所以司马相如就动了心思,动了心思司马相如假借对县令表达尊重。用动人心弦的琴声打动卓文君,本来卓文君就非常喜欢司马相如的文采。再加上司马相如非常有名,当时来临邛的时候也是车马相随,仪表堂堂,卓文君也就对他有了爱慕之心,所以当晚就趁着夜色逃出了家门,


跟司马相如一起私奔到成都。结果到了成都的家进门一看就傻眼了。尽管司马相如在朝廷里头做过官,尽管文章写得那么好,但是一看那个经济条件。当时司马迁用了一个成语来描述叫家徒四壁,所以卓文君虽然找到了真爱,但是接下来不得不面对那种骨感的现实,时间一久柴米没油盐都没办法了,因此他就对司马相如说,“夫君,我们俩回还是到临邛。即使是跟兄弟们借贷,也能把日子过起来,何苦在这儿困苦到这个地步”。

于是商量好后两个人再一次又回到了四川临邛,把车马卖掉开始做酒馆的生意。那人家卓文君形象好,漂亮,在前台接待宾客,司马相如就穿起了犊鼻裈跟伙计们一起干活儿,当街清洗哪些酒具。司马相如穿的这个犊鼻裈到底是什么样子?这里至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说那个犊鼻裈就像牛鼻子的形状,接近于我们后来说的这个兜裆布。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说膝上两寸的一个地方是犊鼻穴,这个裈的长度正好到这个穴位的地方,所以叫犊鼻裈,按照这个说法,这个犊鼻裈又仿佛是一个大裤衩。犊鼻裈到底什么样子?这个说法的的确确是不统一。

司马相如曾经在朝廷做官的这个身份。尽管他现在已经赋闲在家,但是也有社会名望的,并且她是一个讲究文字美感的文学家,那么能够穿着这样的犊鼻裈出境,说明这个人内心是足够强大,勇气可嘉,男人穿犊鼻裈那是因为打仗和劳动的需要。而女人呢,继续劳动,动作幅度也不会太大。再加上贵族家的女人本来干活儿就更少,所以有一条围裙。不穿这个封裆裤也无大碍,到了汉朝以后这个女人们就逐渐的开始穿封裆裤,这个是为什么呢?女人穿封裆裤她也有社会背景作为支持。首先第一个背景呢,就是文化背景。从周公到孔子,再到董仲舒的儒家也是在不断的发展。那么随着儒家的发展对生活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呢很多这个行为规范要随之调整


到了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那么跟妇道有关的这个服装当然也要发生改变,所以穿封裆裤,这是一种社会文化的需要。第二,当然也是技术发展,之前之所以不穿封裆裤,那主要是因为技术不行,卫生条件也不够,所以宁愿选择穿开档。但是到了汉朝以后就不一样了。文景之治带来了丝绸业的作用,后来丝绸之路大家富裕了,钱就越来越多,这些富裕的人家用丝绸做裤已经没有那么困难。这个也有技术作为背景。其实全世界范围都一样,穿封裆裤,这是一种文明进步的大趋势。但是再好的趋势,再大的趋势,他也需要有具体的推手,那么谁是这个推手?

在汉朝有一个人叫霍去病,这个人的大名大家都知道,霍去病有一个异母的弟弟叫霍光,知道这件事儿的人是没有那么多。这个霍光是由霍去病带到汉武帝面前。后来成为了汉朝的重臣。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代,最后做了跟他哥哥一样的官为大司马。霍光有一个外孙女上官氏,后来嫁给了汉昭帝,成了汉朝的皇后,这个上官氏当皇后的时候只有六岁,但是他到15岁的时候呢就守寡了,但是命还算好,17岁的时候就成了皇太后,真是个奇人。上官氏和汉昭帝一直没有生育,也许是那时候这个皇帝皇后年纪太小。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上官是父系,父亲这个家族因为对抗朝廷,又遭到了诛杀。汉昭帝是看在霍光的面上没有废了他的皇后,但是感情上开始疏远。

霍光当然希望自己的外孙能够跟皇帝生个白胖小子,他自己家的权势就会得到稳固。但是看来看去一直没有动静,霍光就着急了。那个时候霍光权倾朝野,没有人敢得罪他,他接下来用的办法就显得非常的简单粗暴,那他是怎么做的?他为了减少对皇帝跟其他宫女亲近的机会,为了把机会更多的留给自己外孙女,他叫宫里的女人全部穿上了穷袴,这个穷袴是什么呢?就是过去的开裆裤又给加了封裆,

由于宫里的女人都穿上了穷袴,所以慢慢地影响了全社会。封裆裤就逐渐的走进了平常百姓家。霍光的这种做法现在看起来很荒唐,最后也没有什么成效。但是他的做法恰恰无意之间就迎合了社会发展的潮流,一不小心就推动了服装的进步。当然一旦这个穿封裆裤的好处被了解被体验了。那么时尚也会做出相应反应。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非常流行穿裤子。而那个时候这个裤子,有大口裤,也有小口裤,这个灯笼裤这些东西都有。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中国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穿喇叭裤,那个时候青年人穿一条喇叭裤手里提一个录音机是很时髦的事情。实际上在1600多年前,咱们中国也非常流行大口裤,这两个之间其实有很大的神似。

中国人到底需不需要一条封裆裤?首先由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第二是由于这个技术进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跟这个事情有关,第三当然也跟道家和儒家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有关,这个不封裆更加贴近道家的天人合一,宽松追求。而封挡就更加符合儒家严守礼教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道德倡导。那么儒家也好,道家也好,如果说它高深,的确太高了,高山仰止啊,深奥的理论,想弄明白的话不容易,但是如果说非常接地气,我们生活当中的很多东西。都跟这些古人的学问有关

网络图


汉朝大裤衩大文人司马相如,犊鼻裈到底叫什么名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