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的小丑,没有欲望的街车

今天美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了风暴之后的头一天气温反弹,毗邻墨西哥湾的新奥尔良本就受影响不大,如今格外宜人。我们一路从圣路易斯仓皇南下,几天内恍如经历四季,也算是这次旅行最独特的体验。
新奥尔良是旅游名胜,喧嚣之中,诸多不便。酒店无停车位,街对面停车楼一天30美金,那也得bite the bullet,总比开到闹市尬在窄路和行人中省力省心。早午餐想吃点Cajun卡津或者Creole克里奥风味,附近刚好有个评分不错的小有名气的馆子,家常亲切到极致,但翻译成中文就有点尴尬。因为人家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叫Mother‘s。Literally,即使为了避嫌不叫它“妈的”,难道“娘的”、“母亲的”,或者“妈妈的”,就不像在骂人吗?骂娘真是个陋习,应该改改了。


早午餐在店外排队,排进去后,在店内继续排队。里面乱得一锅粥,宛如Gumbo浓汤,食材、餐具、上菜和清台的员工,在拥挤的客人中任意穿行,但味道也如卡津田园风格一样一锅烩而乱中取胜。无论熏火腿三明治还是葱花蘑菇香肠omlette,味道都让我们感到新奇而满足。
走到密西西比河边,坐摆渡到对岸,先远观一下天际线,再搭同一艘船回来,只见杰克逊广场上人人都在亵玩。马车分颜色被几大家族控制专营,洛阳纸贵,很多人就对这些打扮华丽的大牲口产生了好感,不停合影。而不管是骡子是马,只要被迫出来遛遛的它们,肯定对游客极为厌烦,一言不发,连眼睛都懒得斜一下。





圣路易斯大教堂因其历史重要性,再加上后有教皇钦定Minor Basillica加持,早早做实了法国区中心地标的地位。杰克逊的横刀立马标准雕塑算是广场的centerpiece。法国总统戴高乐到访等事件,也能混上一半个铭牌,大概不会有多少人真的在意。法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独立战争前就坚不可摧,倒是近年来有了些波折。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容我改一句,其实也没有永远的利益。
周边的建筑,无不是国家历史遗迹,名字不是波拿巴就是路易的。附近N个街区的气质都带着南欧的基因而难以区分。最著名的波旁街,因为太有名,我也无心再掉书袋。一路上有各种街头艺术家唱歌、打鼓、讲脏笑话,也有不知是冷场还是疲倦的落单艺人,独坐阴影中玩着手机游戏。
最风光的街头表演,还是教堂门口的小丑。他先是玩名副其实的帽子戏法,然后逐渐升级到各种拿大顶、耍大刀和风火轮等民间常见杂技。相似技术水准的,这个世界千千万,但小丑表演其实重在表演,是对观众情绪的拿捏,对现场气氛的快速读取和判断,对表演者的语言、语调、肢体、节奏感、互动能力的综合性实时考验,这是街头艺术值得尊重的地方。孩子们看得不想走,看完之后心悦诚服拿着我们的钱慷慨一番,还觉得特美。



但总体而言,步行波旁街对家庭游客,还是过于挑战。在持续的高分贝,肩摩踵接的行人,眼花缭乱的成人主题,烟草大麻的味道,终于还是让孩子感觉又累又饿又烦。赶紧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给孩子充电。在Deanie‘s海鲜餐厅,不晓得是Creole还是Cajun风味的炸虾、炸鲶鱼、炸软壳蟹,加上薯条可乐,很快满血复活。出门又去坐了一圈不是欲望号的街车,看了看新奥尔良人民在年末的晚高峰。孩子习惯了伪suburban的生活,搭乘公共交通也算是个新体验。只是没想到儿子已经高到可以抓住车内的吊环。
明天更热,白天23摄氏度。我几乎忘记了那是什么样一种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