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下文章一大抄-原创的虚伪性

2018-08-18 16:13 作者:插画百科  | 我要投稿

学生常常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说:"能不能自己原创,不要临摹.临摹会让自己变得失去个性.自己创作才有出路".可是真相真是这样吗?

潜心研究了10年数字艺术创作和教学的大学教师。对美术教育怀着一种近乎执着的热情。其作品风格华丽,唯美,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奖项,除了为暴雪,腾讯等知名机构绘制过插图外,在全球幻想艺术的各种展览中也频频亮相。《Imagine FX》(英)《Faeries》(法)《Exotique》(澳)《Expose》(美)等多国专业媒体上陈惟的作品也广泛发表。

说到原创,我们就不得不扒一扒绘画创作的祖坟,看看绘画究竟是从何而来。在各种关于绘画创作的学说里,有一个最为古老和得到公认的理论:“模仿说”。

这种始于古希腊哲学的学说认为:

在接下来的讲述中,我们的话题越来越敏感了。也逐步走入了问题的核心。既然大量的画家都在使用便捷的工具帮助创作,那么“抄袭”是不是也变得更加容易呢?请注意,所谓的“抄袭”与借鉴在绘画创作里很难做出一个特别明确的界定。每次遇到了案例,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于刚涉足绘画领域的朋友也更是对关于“抄袭”的话题讳莫如深。

我们忽略掉这些利益和情绪的成分,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在艺术创作的领域里,“抄袭”比比皆是。

这里我们列举了从绘画到设计四个主要领域内的案例。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你会找到更多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不仅仅是一些无名小辈的作为,很多艺术领域内的领军人物都被人扒拉出一堆的黑材料。

比如:西班牙国宝级大画家Luis Royo 路易斯·罗佑以绘制美丽性感的女性形象而闻名。他的作品走出了西班牙国门,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他在美国、英格兰、瑞士等地受 Tor、

Berkley、Avon、Warner、Antam 等出版社的委托为其书刊绘制封面画。

然而却爆出其大量采用真人照片直接临摹而成,难道大师无法想象出人体的构造?

《灌篮高手》[1]的知名度我想大家都知道。该作品在表现篮球运动的画面里,大量直接参考NBA的篮球照片。



要知道井上雄彦可是日本的国宝级的漫画大神,已经孜孜不倦地从业了几十年,为何那么多年的功力却不能不看参考,随心所欲地画出自己想要的动态呢?

这种最终脱离参考画画的愿望不正是很多美术学习这梦寐以求的能力吗?

19世纪的德加生前被誉为印象派的大师,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他的生动的舞女的形象来自广泛地写生,结果死后人们在他的工作室里发现了大量的实拍照片。

如果你觉得还是不过瘾,我就给你来个“相似度”大墙,让你看看更多的非常“相似”的作品。看看有没有你见过的作品呀?

那么有没有画家是不“抄袭”的呢?如果我要遗憾地告诉你,是没有的!

你会作何感想呢?当然绘画以外的“借鉴”就更多了。

或许我不能一一列举全世界所有的画家借鉴别人的案例,但是我知道人类的极限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共通规律,大脑图像库的科学原理以及人类的图型感知原理都决定了没有人可以凭空“创造”。

只要这种自然和科学的规律不变,那么就不可能有人是在绝对原创的前提下画画。所谓原创与抄袭的界定只是一个分寸和利益的问题。

在这个讽刺复古思想的漫画里,我们看到所有的画家都在自惭形秽,认为古代的大师是超人,自己不过是平庸之辈。其实真实的绘画历史和科学规律给我们展示的不过是一个又一个平凡之辈,依靠不懈的努力与机智地使用工具和参考资料,最终成为大师的故事。

如果要说到创造,万有引力这种开创了人类历史的巨大发现总比咱们画点图要伟大多了,可是连牛顿他老人家都要站在巨人[2]的肩膀上,我们画画的为什么要这么不切实际的说我们可以随时“创造”呢?

题外话:那天我偶然看到两句有趣的诗词:

死去原知万事但悲不见州同。王师北定中原,家无忘

——宋•陆游•《示儿》

人类而今上太但悲不见洲同。愚公尽扫饕蚊,公祭毋忘告

——毛泽东《七绝•有感》1958年2月21日

哎!连伟大的毛爷爷也不能“免俗”啊!



更多绘画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CG原画日漫板绘:  zv969375344


天下文章一大抄-原创的虚伪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