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技巧?系统梳理!手法题?散文小说!【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

手法题
分类
· 作者怎么写的:手法题
· 作者写的是啥:概括题
· 作者为啥要写:作用题
技巧
· 人物
· 角度
· 正面描写:直接写这个人
· 外貌
· 语言
· 动作
· 神态
· 心理
· 侧面描写:写别的人或者别的东西
· 写别人
· ①对这个人的反应
· 只写别人
· ②衬托
· ③对比、类比
· 写景物的反应
· ④渲染了XX氛围,进而烘托主人公的XXX
· 笔墨
· 工笔细描(细节描写)
· 对于一个玩意,说好几句话
· 粗笔勾勒(白描)
· 对于一个玩意,只说一句话
·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炼字/结构
· 情节
· 组织语言
· 组织(叙事特征)
· 内容
· 线索
· 重点
· 特点
· 形式
· 角度
· 视角
· 全知/受限
· 老人、小孩... ...
· 人称
· 顺序
· 倒叙
· 插叙
· 补叙
· 语言
· 结构+表达方式+炼字/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 语言
· 词语(包括用字)
· 灵活地运用叠词
· 精练地运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关联词
· 巧妙地运用颜色词、声音词
· 句式
· 排比句、反复句、对偶句
· 整齐
· 整散句、长短句
· 灵动
· 文段(整体)
· 时代特色
· 天
· 地域特色
· 地
· 人物特色
· 文中的人/作者
· 豪放与柔婉
· 直露与含蓄
· 质朴与华丽
· 庄重与诙谐
· 舒缓与急促
· 亲切与辛辣
·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炼字/结构
· 趣味
· 情趣
· 理趣(讲道理)
· 环境(诗歌里考得更多)
· 感官
· 目耳鼻口手脑
· 顺序
· 远近
· 上下
· 大小
·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炼字/结构
· 主旨
真题练习
· 环境手法
· 主旨手法
· 人物手法
· 2019Ⅰ《理水》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 ①外貌描写。作者描写了“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写他破黑瘦的面目、粗手粗脚。
· ②语言描写。简短有力的语言,突出人物的朴素、沉着、坚定、务实和富于远见卓识。
· ③对比手法。通过大禹和大臣们的对比来刻画形象大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和勇于改革的胆识。
· 2019Ⅱ《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 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
· 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 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烘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 情节手法
· 2021Ⅱ
· 文本一
· 放猖 废名
· 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来呢?”猖神例以壮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这便等于额外兵,是父母替他许愿,当了猖兵便可以没有灾难,身体健康。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猖兵赤膊,着黄布背心,这算是制服,公备的。另外,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装束好了以后,再来“打脸”。打脸即是画花脸,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看着他们打脸,羡慕已极,其中有小猖兵,更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这天生的,本来如此的脸面,算什么呢?打脸之后,再来“练猖”,即由道士率领着在神前画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他们不说话,他们已经同我们隔得很远,他们显得是神,我们是人是小孩子,我们可以淘气,可以嬉笑着逗他们,逗得他们说话,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们只有退避三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察郎当郎当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说到叉,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下郎当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得我曾做过叉,以吃饭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我的叉的铁轮是在城一个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屑片剪成的。在练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实放猖,即由一个凡人拿了一面大锣敲着,在前面率领着,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我则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这时不是跑,是抬出神来,由五猖护着,沿村或沿街巡视一遍,灯烛辉煌,打锣打鼓还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经完了。
· 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
· (有删改)
· 文本二
·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废名
·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第一要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二要怎么写,说起来是两件事,其实是一件,只要你知道写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写。要小孩子知道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你便能引得他们写什么了。
· 莫须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学教国语,有一回出一个“荷花”的作文题,因为他小时喜欢乡下塘里的荷花、荷叶、藕。凡属小孩子都应该喜欢,而且曾经有李笠翁关于这个题目写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须有先生自己的文章还近于诗,诗则有时强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说到荷叶的用处,是训练小孩子作文的好例子。荷叶还可以拿到杂货店里去包东西。莫须有先生出了荷花这个题目,心里便有一种预期,不知有学生能从荷塘说到杂货店否?结果没有,莫须有先生颇寂寞,有一学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极饶意趣,他说清早起来看见荷塘里荷叶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叶上动也不动一动,“像羲皇时代的老百姓”,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写实。
· 民间有“放猖”“送油”的风俗,莫须有先生小时顶喜欢看“放猖”,看“送油”,现在在乡下住着,这些事情真是“乐与数晨夕”了,颇想记录下来,却是少暇,因之拿来出题给学生作文,看他们能写生否,他们能将“放猖”“送油”写在纸上,国语教育可算成功了。作这两个题目的学生很多,但都不能写得清楚明白,令异乡人读之如身临其境、一目了然。可见文字非易事,单是知道写什么也还是不行的。小孩子都喜欢“放猖”,喜欢“送油”,然而他们写不出,他们的文字等于做手势而已。
·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已经重来大学执教了,莫须有先生又开始有闲作文章,乃居然写了一篇《放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
· (节选自《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删改)
· 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 文本如何实践=作者是怎么写的
· ①选题为儿童喜欢的放猖;
· ②在回忆放猖时,选用儿童视角,用儿童的口吻和语言,写儿童看到的场景和参与的活动;
· ③注重表达儿童的心理,写小孩子的羡慕、寂寞和失落等。
· 2022甲《支队政委+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 ①文本一是小说,可以虚构;文本二是纪实作品,强调真实。
· ②文本一运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言行描写等多种表现手法,塑造了老胡这一艺术形象;文本二以采访、回忆录等为基础,记录了陈毅的真实经历。
· ③文本一以描写为主,语言生动形象;文本二以记叙为主,语言平实简洁。
· 2018Ⅱ《有声电影》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 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化用经典语句)
· 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
· 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类似于半文半白)
· 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千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豹子咆哮如雷,着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
· 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
· 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 2017Ⅲ《我们的裁缝店》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 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
· 具体指出语言风格
· 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
· 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地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
· 2014Ⅰ《古渡头》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 乱世中人事沉浮的命运
· 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
· ②以“钱”为话题/线索,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
· 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另一讲见:
彻底讲透!叙事特征?语言风格?情节手法!【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_哔哩哔哩_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