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葫芦与燃灯

2020-08-22 18:17 作者:橘子写故事  | 我要投稿

       

      长白山脚下,有一处狭长山洼,人烟稀少,背风面水。明末战乱纷起,又遇连年大旱,百姓流离失所,一户人家为了远离尘世,躲避战祸,便搬来此处居住,如今算来,已有足足一百年。

      家里现在只有李老汉、李老太,和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儿子李大宝。大宝生来便不哭不笑,一脸痴呆。李老汉、李老太虽已年过七旬,却是不敢死也不敢埋。家里终年靠几亩薄田过活,闲时老两口便将鸡鸭下的蛋和几头羊产的奶拿去山外集市上,换些散碎银两。李老汉曾教儿子李大宝放羊,却因羊不知所踪而最终作罢。李老太知道了,一边迈着小脚,一边愁眉苦脸的自言自语道:“如今已是乾隆年间,如果我们不在了。这痴傻的老儿子如何能靠自己一个人活下去?”

      可李老太不知道的是,这长白山麓山湖俊秀,地气旺盛。山中精怪甚多,哪怕是李老汉和李老太有一天突然撒手人寰,这山中剩下的也绝不止李大宝一人。

      满山的珍奇异兽都等着有一天能功德圆满,位列仙班。就在这一天的夜半时分,李大宝家的院子里出现了细细碎碎的咀嚼声,初听会以为是老鼠。再仔细听,似乎比老鼠的动静大得多。就在这时,院子的石板上放着的葫芦里发出闷响:“谁?是谁在院子里作乱,速速现行,你可知道,你打扰了山大王我的好梦?”院子里的声音停了下来,发出嘿嘿嘿一般阴冷的笑声,似乎在嘲弄。

      石板上的葫芦似乎生气了,左右摇摆起来,震的石板咚咚作响。就在这时,那阴冷的笑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仿佛女人捏着鼻子在说话的尖细声音:“呵呵,就你,也配自称山大王吗?何方妖孽,还不快快滚出来,拜见你家的守家仙?”葫芦听了这话,大吃一惊,停止了摆动,说:“守家仙?哪里来的守家仙?我在这李姓人家已经呆了一百年有余,从不曾听说过有什么守家仙?你莫不是吃人的妖怪,在这深夜要来害人。还装什么守家仙,我呸!”

     尖细的笑声开始移动,离葫芦越来越近,葫芦大感不妙,开始紧张的大吵大嚷:“若不是一百年前,我被封印在这葫芦里,你山大王早已将你劈成两半,来人啊!来人啊!”就在这时,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火苗在空中晃晃悠悠的慢慢飘过来,映着火光,只见一只肥硕的黄鼠狼转身溜进了门外草窝子。

      葫芦看到这火苗连黄鼠狼都不怕,竟将黄鼠狼都吓得抱头鼠窜,心里一惊,心想:怕是遇到了道行深的仙家,还是先服软的好。便调整了语气,尽量客气的说:“好汉饶命,你是何方神圣,速速现行,不要吓了旁人才好。”火苗愈燃愈烈,照亮了整个院子,随后又啪的一声消失不见了。葫芦看到这一幕,更是紧张的不得了,浑身抖的像筛子一样,这时,只听到一个沉稳的男声响起:“善哉善哉,我乃是多年前山上破庙里的燃灯,庙宇破败,流落至此。”葫芦颤抖的问:“你为何要救我?”燃灯回答道:“你我一同寄居在此,区区一点小事情,何足挂齿?何况当年我身处破庙,香火稀少,你曾摘过多个仙桃给我,你可还记得?”

       葫芦心里顿感轻松,心里盘算着:没想到还是故交,好险好险,当年我摘过桃子供奉他,想必他定不会加害于我。葫芦于是长吁一口气,刚才的紧张之情骤然而逝,接着说说:“哦,原来如此,想当年我也是威风凛凛的山魈山大王,不想今日沦落到这般境地,只因偷了村里小孩的心肝,便被李老汉的爹李了尘炼成了尸油,封印在这葫芦里。他做法来束住我的魂灵,将我做成了他李家的镇宅之物。”

      燃灯听出这野猴在为当年之事生气,他左思右想 如何安慰他,顿了一顿道:“万般皆是命,你可还记得明末时的饥荒?若你不是被封印在此,可能早被山民抓走烤来吃了,若是这般,你便早已魂飞魄散,还不如被封印在这葫芦里,还能保得一丝真气,苟延残喘。你不如随机应变,也许还能将功赎罪,得道成仙。”

      葫芦听燃灯提起“成仙”二字,心里顿感不快,想起往事,历历在目,如今被困在这葫芦里,上不得天入不得地,燃灯竟然还说什么成仙的诨话来诓骗自己,想到这里葫芦厉声问燃灯:“哪里有什么得道成仙?我能得什么道,成什么仙?”

      燃灯看出来,这野猴虽已脱了肉身足足有一百多年,脾气秉性却还是急躁的不得了,只好捡好听的先哄着他说:“你被封印于此,守护李宅一百多载,想必功德无量,只需等得有缘人,助你脱离苦海,永登那极乐世界。”葫芦闷闷不乐,长吁一口气。燃灯跟着继续说:“想必那黄鼠狼今日前来,占不得便宜,明日还会再来作乱,看他体量,怕是修炼了几百年的妖怪,你我怕都不是他的对手。可惜他百年道行。修炼一世却不能一心向善。而你若被他打翻了尸油,必定万劫不复,别说是成仙,你必会脱离六道轮回,魂飞魄散。我们两人必须早做打算。”

        葫芦听燃灯说黄鼠狼要来杀个回马枪,紧张的不得了,上下跳起,砸的青石板咚咚直响,心里暗暗想:今日是我得罪了那黄鼠狼,若那黄鼠狼再来,肯定要取我性命,如今我被困在这葫芦里无法施展一身高强武艺,跟那黄鼠狼打起来定是要吃大亏,不如同这燃灯联手,他已经救了我一次,想必还会舍身救我第二次,我且听听,若他说的,我小爷不爱听,我不理便是。于是他问:“你可是有什么妙计吗?”燃灯压低了声音说:“你怕是还不知道,你可曾想过,李家大宝为何会如此痴傻,他的爷爷李了尘擅长占星之术,是当年中原有名的风水术士,当年李大宝出世,他夜光星象,占得此胎必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将军胎,但他为了避世,竟将李大宝的魂灵用古玉封印,宁愿他一生一世做痴傻之人,也不愿他屠刃万民。如今,我们只要想办法去掉李大宝的封印,便可让他替我们对付黄鼠狼。你看如何?”

       葫芦觉得这燃灯真是厉害,竟能想到用李大宝来对付黄鼠狼,兴奋的咕咕直叫,高兴的说:“妙啊。你可知道封印在哪里?”燃灯说:“就在李大宝娘亲的莲花妆匣里,以前李大宝娘亲用我在房间里照明,我亲眼见过黄纸固封的黄铜小盒,我心算一二,那定是封印了魂灵的古血玉,此玉极为阴寒,必须李大宝亲自在正午时分将它放置在长白山之巅,面朝紫薇星,用刀剑将其劈开,方可破除一切诅咒。”“诅咒?什么诅咒?”葫芦紧张的问。燃灯慢悠悠的解释道:“说来话长,我陪着老道士在那庙中修炼了数十年,你若信我,就不要再问,你只需同我商定着如何行事,可好?”葫芦不再多嘴,全听燃灯吩咐。

       第二天李大宝一睡醒,便听到母亲在外面叫自己,他抓耳挠腮坐起来,又起来穿了半天衣服,这才极不情愿的迈起脚步走出屋门,怪了,母亲呢?李大宝左右寻不到母亲,便又走回屋里寻了一把小椅子半躺着,这时,他又听到“大宝,大宝,我被困在山上,你快来救我,拿起我莲花妆匣里的黄铜小盒,带上你爷爷的镇妖剑,快来,跟着山羊走,到山顶上来,一定要用尽力气将黄铜小盒斩断,那样恶鬼就失去了法术,你我母子就可相见。”

       大宝虽说痴傻,但也分得清爹娘是亲近的人,他着急的满头大汗,左翻右找,一个时辰出外,终于将匣子和剑放入自己的褡裢,赶着一只山羊朝山顶走去。大宝不知道的是,家里的家禽都是听葫芦吩咐的,葫芦说一,他们绝不会说二,动物们对山魈的惧怕刻进了骨子里,山羊们早已和葫芦说好,若他得道成仙,必得在上帝面前帮它们美言几句。这只山羊领着大宝来到山顶,山羊按葫芦吩咐用嘴把黄铜小盒置放于长白之巅,再用头上的角顶着大宝让他面朝紫薇,再用嘴抽出镇妖剑,递给大宝,大宝对准黄铜匣子,劈将开来,随着咚的一声脆响,黄铜匣子裂成两半,流了一地血一样的深红色液体。定睛一看,镇妖剑也裂成了两半。剑体也从闪亮耀眼的银白色瞬间变成了乌黑的废铁一般。顿时,天空乌云密布,阴风四起,又狂风大作,再加上电闪雷鸣,一瞬间,恍如末世。李大宝见事情不对,忙拉着山羊下山,朝家里奔去。

       他夸入家门,发现家里被砸了个稀巴烂,葫芦也被劈成两半,流出的黑油臭气熏天,他掩住口鼻,转身回屋,发现爹娘都满身鲜血,倒地而亡。他吓得大喊大叫。本就是痴傻不堪的人,这时更没了主意。

       原来那燃灯并不是什么善类,而是被封印在古灯里的青鱼怪,它一百多年前在松花江里犯上作乱,祸害一方百姓多时,被隐居在此的李了尘制服,封印在燃灯里,命它改过自新,李了尘去世,他用灯油贿赂田间鼠类,命田间硕鼠带他来此,准备冲破封印,谁知李了尘未卜先知,已摆下了葫芦金刚阵,它必须得破了葫芦、黄铜盒子、镇妖剑三道关锁,方能冲破封印。

       他蛰伏在此,盘算多时,才想出了如此狠毒的一计。他多次寻找机会,想方设法接近葫芦,昨天碰巧遇上黄鼠狼,成了葫芦的救命恩人。他借此机会施展毒计。一张巧嘴,硬是颠倒黑白,终于利用葫芦说动那顽固的山羊。如今奸计得逞,它将魂魄附在一只老鼠身上,如今它身长数尺,尖嘴獠牙,撕下了伪善的面具。趁乌云遮日,燃灯决定痛下杀手,他扑在葫芦身上疯狂撕咬,还未等葫芦反应过来,已经破成碎片,黑色的尸油流了满地。他又悄悄进入房间,扑到李大宝父母身上疯狂撕咬,将尖尖的獠牙扎进了李大宝父母的喉咙。李大宝如今见父母倒身血泊之中,便像得了失心疯一般,只能痛苦惨叫着躲在院子里的水缸后面。

      燃灯就躲在案几下面等着李大宝回家,燃灯见李大宝转身跑进了院子躲藏,就悄悄的,慢慢的靠近,只见他马上就要对李大宝发动攻击。刹时迟那时快,一道黄光一闪,一个身影冒雨扑向巨鼠,和巨鼠纠缠在一起,互相撕咬,发出凶狠的叫声。纠缠了大约一刻,巨鼠浑身发软,一个趔趄倒在血污之中,一动不动。原来是那晚的黄鼠狼,它跑到李大宝身边说:“此地不宜久留,你随我来。”李大宝见黄鼠狼说话,吓得浑身发抖,低头深埋,不敢抬头,黄鼠狼见情势紧急,若是耽搁,怕是李大宝性命不保,不得已便用黄烟迷晕了他,命一众小崽抬走李大宝。

      李大宝醒来,发现自己身处破庙,身边坐着一位白衣少年,少年看他醒了,喂他吃粥,少年看着仙风道骨,浑身隐隐发着微光,听声音却尖细的可怕。好在李大宝痴傻,见人救他喂他饭食,便不再多心,吞咽下去,吃饱喝足,马上就倒地呼呼昏睡过去。第二日一早,白衣少年便携李大宝随他速速离开本地,少年带他翻山越岭历经数月来到东海之滨,四处寻找一位叫胶腾的道士。

      最终在一小岛寻到胶腾,胶腾阔鼻深目不似寻常人物,着一身道袍,看似修炼之人。少年嘱咐若干便欲将李大宝余生托付给他,胶腾看少年如此心急,好奇的问:“为何黄公子如此照顾这个痴傻男儿?”少年低头,眼里似有泪光,他擦拭了一下眼睛强装镇定的说:“先生有所不知,明末大旱,流民四起,我夫人那时刚好有了身孕,被流民抓到,眼看着就要被剜骨剥皮,用来充饥,恰好被他祖父看到,用十枚铜钱所救,后来,又用家中余粮供养我家一年。如今他辞世多年,听说他已位列仙班。我受他家大恩,这么多年来,我悄悄为他守家护院,不想遇见妖怪犯上作乱,杀他子孙,我岂可袖手旁观。只可惜,我也算一心向善,修仙问道,今日破了杀戒,怕是再不能得道成仙, 百年基业,也是功亏一篑,往后余生,恐遭因果报应。以后前路漫漫,不知如何照顾得了这位李公子,特领他来投靠你,望你能好好待他。”

       胶腾听了,深知少年犯下大错,怕是时日无多,连连摇头,然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当年我夫妻二人回游至松花江产子,皆被湍急江水冲上岸边,是你看我们可怜,助我们回到水里,又替我们把守江边,直到我们回到东海之滨,救命之恩如何能忘,今日你遇此大难,我必当肝脑涂地,万死不辞。李家公子的事,还请黄公子你放心。这事,不妨请人上书太上老君,看他有无办法化解,你是为了救人开了杀戒,说不定还有补救的法子。”白衣少年微微一笑不再做声。他扶胶腾起来,帮他拍掉腿上的泥,道一声“珍重,”便抱拳和他告辞,转身离去。

  

  

  


葫芦与燃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