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森科技,出来借总要还的!

2020-12-17 00:28 作者:进击的诗与星空  | 我要投稿

说到苹果,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每年一度的科技界盛会——苹果的新品发布会。

 

苹果在今年真是相当搞特殊化,新品发布会开了四场,各种新发布的电子产品多到目不暇接,不掏光大家的荷包誓不罢休。

 

众所周知,苹果最有名的供应商是富士康,比亚迪等。但其实,苹果在我国还有一家关系紧密的精密金属结构件供应商——科森科技。

 

科森科技成立于2010年,位于江苏昆山,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昆山市首家在上交所上市的原创型民营企业。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客户提供医疗手术机械结构件,汽车产品结构件,光伏产品结构件,手机及平板电脑外观件等塑胶及金属结构件和外观件。

 

 

 

翻看科森自成立以来服务的客户,越来越高大上,不乏有苹果、华为、富士康、松下电子、索尼等国内外知名公司。科森主要为这些大客户提供各种精密金属结构件的制造服务。

 

医疗器械结构件业务以与柯惠合作为主线,光伏产品结构件则为SolarCity和IronRidge等公司供货。

 

 

 

 

 

 

1、2020年三季报

 

 

科森自上市以来,营收情况一直非常可观,上市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就达到了2.2亿元。可是好景不长,上市第二年净利润就直线下降,在2019年业绩还洗了个大澡,净亏1.9个亿。

 

洗过大澡的科森重新出发,2020年三季度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已经达到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点,实现营收24.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2%。

 

收入较去年增长较多并不是因为今年业绩有多好,而是因为2019年业绩太差。实际上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的净利润只有6844万,还不及2017年净利润的三分之一。

 

科森的销售净利率从上市时的10.27%降到了现在的2.75%,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销售净利润如此之低呢?

 

原来随着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营业成本也在大幅增加,而营业成本增加的幅度超过了营业收入增加的幅度。

 

公司财报显示,销售毛利率逐年下降,从上市时的29.33降到现在的21.17%,毛利率下降意味着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财务费用高居不下,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已达到6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2%。

 

财务费用主要源于借款的利息支出,截止今年第三季度,科森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余额加起来有15个亿。

 

 

 

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近三年已超过了60%。流动比率低于1,公司的债务负担着实有点重。

 

更严重的是可用于偿还负债的经营现金流少的可怜,公司的偿债能力已经不太乐观。

 

为什么要借这么多钱?借来的钱去哪里了呢?

 

2、花钱的那些事儿

 

今年11月19日,科森科技智能穿戴及通讯终端精密电子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新建厂房16万平方米,致力打造为苹果产品服务的一站式制造中心。

 

为了成为苹果的亲密伙伴,科森不惜花重金建设生产基地。上市4年时间,通过日常经营获得了10亿元的净现金流,然而用于生产基地、厂房等固定资产的投资现金流竟然有30个亿。

 

这些钱从哪里来呢?只有靠借款来凑了。

 

科森上市时已募集资金9个亿,加上后来获得的投资、借款和发债,4年时间总共获得了66个亿的现金流。

 

而这4年科森用于偿还借款、分红的总现金流也达到了42个亿,剩余24个亿,加上经营获得的现金流10个亿,几乎全部投入了生产基地和厂房的建设。

 

借贷成本不低,且投入了这么多资金扩大生产规模,目前看来收效甚微,真的有必要借这么多钱吗?

 

科森的主打产品是消费电子产品结构件,近4年贡献的营收占比都在85%以上,毛利率却从初上市时的29%降到了现在的13%。

 

而医疗手术器械结构件,营收占比在7%左右,近4年的毛利率都在45%-55%之间。

 

这让人有点看不懂了,花了这么多钱建设生产消费电子产品的基地,可是这个版块还没有医疗器械版块赚钱。

 

另一方面,科森为了和苹果这样的大客户长期合作,不惜重金打造生产基地,生产符合苹果要求的产品,对苹果的依赖性非常强。一旦某天失去了这个大客户,其营业收入必将受到很大影响。

 

由此看来,借这么多钱建设生产基地,产生了大额的利息支出,生产出来的产品又没那么赚钱,是否还有必要把宝继续押在消费电子产品板块呢?

 

3、分红不手软

 

 

 

科森上市4年时间,分红总额达到1.77亿,而这4年赚的净利润总共也才2.25亿,分红比例达到了79%。

 

科森在上市当年赚的盆满钵满,分红7000多万尚可理解,但是2018年赚的少了一半,仍然分红1个多亿。

 

这么大手笔的分红,收获最大的还是大股东们。

 

可大股东们仍然不满足于分红,把眼光投向了手里部分已解除限制的股票。

 

4、股东、董事们疯狂套现

 

今年科森科技的公司公告,放眼望去,遍地都是有关股份减持的公告。

科森科技初上市时,法人徐金根持有37.03%的股权,其妻子王冬梅持有15.43%的股权,其女儿徐小艺持有6.17%的股权,三者合计持有科森科技58.63%的股权。

 

今年2月,公司控股股东徐金根、王冬梅及徐小艺分别转让1528.8万股(占总股本的3.33%)、637万股(占总股本的1.39%)、134.2万股(占总股本的0.29%)给海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减持共计2300万股,总价2.81亿元。

 

经过不断减持,截止今年第二季度,徐金根、王冬梅及徐小艺三者合计持有公司的股权已变更为46.38%。

 

控股股东在不断减持,董事、高管们也在忙着套现。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进今年已减持78万股,套现863万元。董事、财务总监向雪梅减持77.3万股,套现1084万元。

 

其他主要股东昆山零分母投资企业在科森初上市时持股比例为6.17%,从2018年开始不断减持,今年处理完了所有股份,套现8114万元。

 

另有珠峰基石减持649.66万股,套现8497万元。中欧基石减持102.54万股,套现1342万元。

 

以上董事和主要股东今年套现总计2个多亿,这是想办法给自己发发年终奖啊!

 

除了疯狂套现,大股东质押的股份占比也很大,两位实际控制人质押的股份占其持有股份的比例高达47.57%和57.56%。

 

 

之前的文章里也说过,大股东质押股份,多半是因为缺钱,需要通过质押股份来获得融资。

 

由此可见,科森科技的现金流比较吃紧了。

 

5、总结

 

科森科技初上市的表现的确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可是最近3年,净利润持续走低,负债率超过60%,公司负债累累,暗藏危机。

 

另一方面,公司借款购建大量固定资产,可是钱似乎没花在刀刃上,建设的基地不是生产液晶屏的,就是生产智能穿戴设备的。毛利率最高的医疗器械结构件还没有成为科森的主打产品。

 

借来的钱总要还的,科森科技看似光明的未来,也伴随着高利息支出和产品盈利能力下降的重重风险。

 

眼见苗头不对的大股东、董事们纷纷出手,疯狂套现,其中理由,不言而喻。

 

疯狂套现、高比例股权质押、大手笔分红,科森股东们的利益输送的行为非常明显。预计下一年度,股东们依旧会陆续套现,看看谁跑的最快。

 

 

 


科森科技,出来借总要还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