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批判
此文章仅为学术研究,不掺杂任何政治等观点。
几个月之前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对待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很少,点赞也很少,也很少会有人把这篇文章用在实际的生活上。但是经过其他人的启发,以及本人的不懈钻研。我在此对我几个月前的观点进行批判。
之前那篇文章纯纯是庸俗辩证法,其所采用的苏马分析法是过时的、已经不符合现状的。而且我里面的观点有很大的调和性,这一思想已经背离了马哲,反而去和蒲鲁东靠拢,我对自己曾经的观点现在要否定。
鉴于我对辩证法的学习还不够深入,所以我现在所提出的观点仍然不能保证是完全正确的,希望看到的人能多多加以批判,我欢迎任何形式的反对意见,只要不针对我的人身。
首先,一个事物,他当然由我们所认为的好的一方面和坏的一方面。但是呢?我之前的观点认为,一个新事物的发展需要克服自身坏的一面,发扬好的一面,进行好坏的调和,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这就陷入了调和论。试想,如果一个事物彻底的克服了自身坏的一方面,完全发扬了自己好的一方面,那这不就变成了完全好的一个事物了吗?那还谈什么辩证啊?
任何事物都是有其局限性的,这一局限性,我们对待它的方式不是要尽力去克服它,进行调和。而是要尽力去摸清楚他,然后带着这样的一种局限去进行本阶级的运动。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倘若带着这样的一种局限去进行事物的运动,那么不会给自己造成损失吗?所以应当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它,进行调和。
但是我们应该想到的是,谁没有局限?上帝?还是一个完美的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带耳机,局限性的,说白了,也就是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是由我们认为好的一方面和坏的一方面的,去除了好的一方面,拿坏的一方面也就不存在。二者是动态平衡的(注意是动态平衡,而不是静态平衡不然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思维),就像我们时常说的好坏一样,好和坏是对比出来的,因为有了坏,作为一个反踢,我们才能清楚的认识到好的可贵,倘若进行调和,把坏的一方面全都调和没了,那么好,还会存在吗?
辩证法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去进行调和,就像一个事物一样,我们追求的是事物的发展,而不是事物的自身调和,追求调和就不能找到发展的道路,追求发展就不能进行彻底的调和。这不是简单的字词之间的区别,而是两条道路,两个方向之间的分歧。
应该带着这样的一种所谓的局限去进行本阶级的运动,去找到符合自身阶级利益的道路,而不是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看看左手上的右,看看右手上的。始终不会迈出自己的脚步。那事物就别想发展。
但我还是坚持我上篇文章的总观点,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看待问题,前者让你站稳立场,后者让你辨清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