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9.33 语言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33、语言
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言同思维有密切联系,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思维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达,语言必须有思维活动的成果[i]才能成为交流思想的工具。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没有语言材料、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思想的实在性表现在语言之中。”[ii]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它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思想的需要而产生的,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它不是由某一个阶级所创造,单独为某一个阶级服务;而是由整个社会、社会各阶级,经过世世代代的努力而创造的,一视同仁地为整个社会、为社会各阶级服务。当然,阶级也影响到语言,如把本阶级的某些专门的词和语加进语言中去或对同一个词和语有不同理解,使之本阶级的利益服务。所以,语言又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语言有自己的规律。语言的规律,一般是指语法。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语法,它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语言的词汇也必然愈益丰富,许多新的词汇和新的术语也将随之产生,有些概念和词汇也要增添新的内容。
注:
[i] 即思想。
[ii] 《斯大林文选》(下)第5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