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3四代❗️quick版实战测评:改变显著,仍需努力

AG3PRO LOW

鞋面 采用 tpu网纱材料鞋面,整体重量有所下降,多处的热压补强材料使得鞋面在保证透气的同时增加了更多的支撑和强度,帮高具有明显的降低,甚至会比mid版更加的低,鞋楦对比Pro版来说有所收窄,但是鞋楦更贴脚,鞋脚一体性更好(也就意味着累赘感减少)系带系统方面中段仍未两组动态飞翼,锁定更加贴合,鞋舌采用较厚的打孔海绵鞋舌,具有不错的透气
中底 全掌QU!KCQ TECH 碳临界科技+后掌E韧plus,这使得他的前掌反馈更为及时,滚动感更好,启动时的响应和反馈更为及时,并且后掌的E韧plus也进行了一定的上翻,稳定性更加优秀,采用的全掌材料设计也使得前后掌的断层感较小,过渡十分流畅,中底采用了下层x状碳板,厚度十分可观,在保持鞋身稳定的同时,对力的传导能力也较为不错,配合中底滚动设计也使得整体没有那么的板,并且前掌的外侧tpu也限制了一定的材料形变,配合中后段的那块锁定tpu使得鞋身更为稳定,中底材料也有进行一定的上翻,足弓立体支撑设计也使得中底的整体体验更为舒适
大底 纹路没有太大的变化,不同的拼接区域的纹路也不同,使用水流般的纹路,更轻质止滑, 鞋面材料根据阴阳理念进行分布
前掌155后掌 235 落差8mm
适合力量型后卫or锋线(摇摆人也行)
首发配色:吉他之神 Miro(栗喉蜂虎鸟环保配色) 触地(荧光绿)关爱无价 首发4个配色

361° 丁威迪一代
中底 采用了全掌的E韧材料+碳临界鞋垫 的中底配置,整体体验韧中带弹,前掌响应快,后跟缓震也足够,并且大量中底材料有进行上翻处理,配合上外侧超大面积的tpu和后跟的一块环状锁定tpu装置,使得中底的稳定性非常的优秀,并且配合上厚度可观的碳临界鞋垫,整体缓震极限有明显提升,虽然行程不大,但是能够给予的体验和日常穿着中的舒适度还是不错的,并且从外侧就能看出中底材料肉眼可见的薄,整体的贴地感算是不错的,并且启动响应也非常迅速,足弓处有一块面积可观的tpu,整体性能算是优秀的,但是确实只有稳定作用,没有什么推进力
鞋面 采用了带有水波纹状的编织材料鞋面,纹路上的处理使得它的鞋面质感非常舒适,甚至放在休闲鞋上都不会有任何的违和感,刺绣的飞标也有所呼应,就算是这个鞋面放在老爹鞋和休闲鞋中,我个人都是非常满意的,并且整体的鞋面强度和支撑性能也非常优秀,鞋头处有双层热容材料,面积较小的那一块材料整体来说强度和支撑性更好,但是周围一圈的热熔材料会更加的软并且有在弯折点处进行开槽处理,又能同时保证强度又不失去鞋面的灵活性,鞋帮处采用的是一个较厚的填充,从材料的质感上来说,我个人觉得不会出现像禅3Pro上的情况,并且后跟的填充也非常的合理,能够很好的锁定住,又不会打滑,对比一下big3 3.0,我个人觉得这个锁定性能是更加优秀的,再配上这个分段填充式的鞋舌,对脚背的兼容性也大了很多,并且即使领口处有收紧,也不会让我这个脚脖子比较粗的人会出现很奇怪的体验,鞋舌处的透气性和抗压迫能力也都算是不错的,后跟处也有大面积的这种tpu支撑,个人是很满意这个鞋面
系带系统 好久没有单独拿系带系统出来说话了,这次的丁威迪一代采用的和ag2的系带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前段没有再设置飞线系统,但是中段采用的三组鞋带孔还是有所类似的,整体的锁定感这个就不需要我多bb了吧,虽然没有飞线,但是它还是有紧致且恰到好处的包裹的,并且在最后一个鞋带孔361有吸取教训,做了一个金属加固,应该多半可能不会再崩了吧,但是在我看来,我觉得最后一个鞋带孔在你平时出街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必要绑的,因为这双鞋实际上是一个中帮的设计,你拿掉之后其实是能够收获到和低帮差不多的灵活度,个人觉得这个问题还是要看你个人的喜好,拿到手的时候可以去试一下
外底 这个外底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突然感觉自己越来越不喜欢说外底了,这次采用的是一个人字纹变形并分区的一个耐磨外地,个人觉得蛮适合水泥地的,并且分区的设计使得它的抓地力也不赖,挖孔处也能看到中底的异形tpu,其余的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总结 我个人对这双鞋是保持一个期待的态度,我个人心中的目标价位是300~400,但是首发的价格我个人觉得已经算是可以的,客人推荐给中小体重的突破党和变相党,后卫摇摆人也可以考虑一下
361度 BIG3 IV QUICK
41码360+g,前14后20,6mm落差
定位 361旗舰团队后卫鞋(类似定位产品为DVD1代 )PS:比克制4定位高
鞋面 采用ETPU纱线+热熔材料 内衬为大网孔网布,前掌处也有些PP膜加固,在保证鞋面强度的同时又增加了鞋面的透气性,对比上一代来说,鞋面两侧的增加了大面积的透气网孔,就算是厦门这种天气也能有不错的透气,外侧3字标的tpu也不再那么复杂,做工方面肯定问题没有再这么多,后跟处有一块超大面积TPU外漏,感觉稳定性木有什么大问题,鞋舌采用较薄的网布鞋舌,在领口处也有加厚处理,只要不是过分的去拉紧没有压迫的风险,然而后跟填充不再那么明显,但填充也还算可以接受,阻滑材料的使用也能减少掉跟的松动感,但是系带系统不再像上一代有明显的动态飞线,反而有点像禅3上的设计
中底 目前已知采用全掌E韧PLUS材料,但是脚感调的更加韧(怎么说呢,你也可以理解为一,但是大体重来说可能回弹效果会更明显),后跟处加宽也使得稳定性有不错的表现,前掌外侧的tpu硬度没有那么大,就算压脚也不至于太过分,并且采用了内置抗扭片的设计,就算使用碳板也不再像上一代某些人口中有口嗨式断板风险,中底龙骨数据更薄,更贴地,启动感更加优秀,落差数据暂时不知道
外底 采用了由前掌内侧发力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纹路,前掌外侧区域为人字纹,抓地和变相的灵活性没有问题,并且外底那种带有一点点韧的纹路能见识 在急停时不会因为抓地力过大导致的受伤风险,前掌外侧有明显的外底外延,并且在和中底的连接处有tpu的过渡以减少内卷的风险(上一代都没有啥这一代基本没什么必要去注意,只要不是特大体重可以去顶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后掌有明显的橡胶上翻,并且做的十分圆润,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做动作也有更好的流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