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洛阳园林 北魏大内御苑华林园

2022-10-07 08:15 作者:索易记录  | 我要投稿


曹魏明帝时,洛阳大规模建设的宫苑中的芳林园,芳林园相当于“大内御苑",,是当时重要的皇家御苑,后因避齐王曹芳讳改名华林园,园内部分设置都保留了东汉苑囿的遗风。至西晋洛阳宫苑仍沿用曹魏之旧,主要御苑仍为华林园。以前的苑囿多于郊野,面积广大,兼具察把、游田、演武、生产等多种功能。“囿”主要是皇帝打猎的功能,“苑”主要是后宫嫔妃居住的地方,嫔妃在苑里可以养鸡养鸭养猪等等,还可以在苑里种菜、种粮生活上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为皇家提供生活资料的农业基地。是一种世外桃源的状况。苑囿中除建有宫室供游赏居住外,也是邀狩的场所,后来,皇家园林逐渐靠近都城,规模相应变小。至北魏,完全成为以游憩为目的的皇家园林。


华林园故址位于今河南洛阳东汉魏洛阳故城内。有景阳山、天渊池、九华台等胜著,仍然保持着东汉苑囿的遗风。东魏天平二年(公元535年)毁。历经曹魏、西晋直到北魏的若干个朝代二百余年的不断建设,成为当时北方的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其造园艺术的成就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占着一定的地位。


华林园在宫城之北,胜景之美,冠于当世。《洛阳伽蓝记》曾对此园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园中有大海,即东汉天渊池。池中的九华台,初建于曹魏文帝时期,北魏孝文帝于台上造清凉殿。宣武帝又在海内建蓬莱山,山上有仙人馆;海西有藏冰室,每年酷暑季节取冰以赐百官。


园内景阳山南为百果区,产一种“仙人枣”,亦称“西王母枣”,长五寸,核细如针,至霜降才熟,味道佳美。另有一种“仙人桃”,亦称“西王母桃”,红色,清沏晶莹,见霜始熟,相传原产昆仑山。园中并建有流觞池、扶桑海,均有石窦流于地下,西通谷水,东连阳渠,景色绮丽,风光秀美。《水经注》还记载说:华林园内有疏圃,圃中有古井一口,用珉玉砌成,以缁石砌口,作工精密。园北有瑶华宫,南即景阳山,山上有都堂,上结方湖,曲池接筵,飞沼拂席,岩嶂峻险,云台风观,缨峦带阜,游观者升降阿阁;出人虹陛,望之有如飞鸟凌空。


洛阳园林 北魏大内御苑华林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