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疫情之下的「自我关怀」,帮普通人重拾内在力量

2022-07-15 17:57 作者:曼朗mindfront  | 我要投稿




近期,新冠疫情在全国各地再次爆发,很多人出现了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情绪低落和恐惧,随着这些负面情绪的增加,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各种影响:有的出不了门、有的被迫放弃工作,有的生活物资紧缺,可以说是“兵荒马乱”。


但无论是在封闭区内艰苦抗疫的居民,还是不断从社交媒体上看到坏消息不断的网友,我们也想提醒大家,除了配合防疫工作,也务必记得好好照顾自己。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自我照料(Self-Care)是指无论有无医疗保健资源的支持下,个人,家庭和社区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及应对疾病和残疾的能力。


在多多少少面临困难的当下,我们自我照料的范围大多集中在衣食住行上,试图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但与此同时也想提醒大家,记得呵护自己的心灵。



在2020年出版的《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快速评论中,研究人员发现,疫情和隔离导致了许多负面的心理影响,包括混乱、愤怒,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


新冠疫情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与自己相处的机会,换一种更加友善、温和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这种方式就是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


研究表明,对自身实施自我关怀可以产生诸多的益处。可以增强情感弹性,增强身体免疫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更多地关心他人,提高自我意识和整体生活满意度,也有助于降低焦虑、抑郁,以及压力和创伤带来的影响……


心理学家Neff认为,自我关怀的定义是指一个人有能力认识到自己正在经历某种令人压抑痛苦的体验,同时又有能力去感知这种体验所带来的感受,并且还有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用足够的爱与善意来照料自己



以关怀为基础的相处方式,不仅能够改善我们自身的生活质量,促进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和谐发展,还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中,用我们身上最具有人性的一面,去抵抗来自外来的攻击与现实的残酷:


1: 我们都更容易关怀他人、包容他人、理解他人,却往往忽略了自己。自我关怀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善待和包容自己,让人以友爱的方式理解我们自己,而不是严厉地批评和指责。


2: 我们可以从自我关怀之中获得更多的效能,来帮助自身察觉和面对消极情绪,而不是忽视和否定这些情绪的存在。在面对疫情带来的紧张或者低落的情绪时,慢慢学会和这些感受共处。


3: 自我关怀可以帮助我们在挫折中学会成长。哈佛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肯•杰默博士认为,自我关怀是一种应对打击与挫折十分有效且根本的手段,可以协助我们获得情感上的舒适与安定。


可以说自我关怀是普通人一生中必修的课程,每个人都能从中培养出应对未来生活的坎坷的能力,并帮助我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活在当下的意思是“保持临在,观察你的思维、想法、情绪,以及在何种情况下你的反应,以及自己对各种人、事、物的反应。能察觉到自己的注意力是否游走在过去或未来之间。不要去判断观察到的内容,去聚焦觉察自身的想法,感受你的情绪,关注你的反应”。


自我关怀也往往会鼓励人们用正念(mindfulness)的态度进行生活,要做的就是专注在当下的事情上,不回想过去,也不担忧未来。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假如用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概括,“活在当下”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活在当下可以是指是在痛苦或者快乐的当下、也可以指在顺境或者顺境的当下,当下所遭受的任何正在发生的事情、当下身体所感觉到的的任何好坏的感觉,和当下心中所感受到的任何心情等,这些都是活在当下所要传递的含义。


每一个当下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活在当下,用正念的方式去感知世界,可能是和世界建立联结的最好方式。


疫情隔离期间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好,把工作做好,把眼前的日子过好,照顾好自己,让每天都过得有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 做好每日安排


不要让居家隔离扰乱了日常安排。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调整作息,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规律。


制定好每日计划,有工作安排的时候就把重要的工作做好,没有工作的时候,可以学习充实自己,比如强化业务方面的知识,准备资格证书考试等,在兴趣爱好上可以将平时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放到计划中,让这段时间更有意义和价值。


| 提高身体素质


疫情期间我们也要科学地锻炼,让身体活动起来。在家进行身体锻炼时可以选择客厅、阳台等空间充足、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也要选择适合在室内进行的运动,例如瑜伽、仰卧起坐、俯卧撑等。




| 关注当前局势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除了配合防疫工作。在家隔离期间,也要及时了解疫情发展,但是需要选择看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因为真实,官方的信息可以填补内心的恐慌,而那些未被证实的消息会让人产生焦虑的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 与外界保持联系    

 

与外界保持联系,不要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保持通讯畅通,如微信和电话,以便在必要的时候能和家人,朋友,或同事取得联系。


学会与情绪共处


有些情绪是合理存在的,比如看到疫情的报道,很多人都会有恐惧,愤怒的情绪产生。疫情发展至今,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和焦虑的情绪共处,但焦虑的情绪不一定都是负面的,它也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面对和调节我们的压力。比如,担心未来物资供应短缺的,会再囤积一定量的物资,以便不时之需。



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日子里,在每次感知到自己情绪细微变化的时刻,也正是通往自我关怀的一扇扇大门。当我们刻意地感受,自己如何敞开心扉、如何让这些感受在全身流动的时候,我们也就是在训练自己的“情绪肌肉”。


当“情绪肌肉”越来越强大时,我们离幸福的距离也将越来越近。


疫情之下的「自我关怀」,帮普通人重拾内在力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