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午
六月了,夏至了,今天端午了,而我将去那远方。 前几天逛哔站的时候突然感慨,好久没动笔了,真的好久。尤其过分的忙碌和躁动,连和兄弟,亲人的联络都少了,真的不是我有意如此。好在大家安好,无事发生。 就要离开这个生活多年的地方,我对这里并没有像高中那样浓厚的感情,这里也不像一中那方小小的天地,承载我青春的跌跌撞撞和风华正茂。坦白讲,我对这里的感情并不强烈,但将要远去,恬园那边常去散步的果园,曾经洒满汗水的体育场,见证我奋斗的图书馆,总因为没钱,大晚上也不亮路灯的黑灯瞎火的道路,甚至公教楼门口晴朗的夜空,一闪一闪的星星,总使我有些怅然。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若在家乡,父老们少不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了,玉米地里的玉米秧苗和共生的豆,也到了锄草的时候,烈日下在玉米林中穿行,带小锯齿的叶片,稍不留神就在手,肘,脖颈,留下一道道小小的割痕。不得不把全身包裹严实,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农民就是这样昼夜辛劳,四民之中,唯农最苦,千年不变的。可笑有的人才吃饱了饭几年,就把先人的辛劳快忘光了。说好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呢?可耻! 题外话,又扯远了不是?总算现在是好多了的。之前又听说家乡有人要把土地都承包了种别的作物,故乡在大山里,土质并不很好。乡人把地都包出去,每年有一些钱拿,不必再那样辛劳。年轻有力气的人都去打工了,老人们在家,花销也不大,我觉着也挺好,而且不用因为地里庄稼过度劳累,能行。 很久没回去看看了,理由和久不动笔一样——太忙。并不是真的忙到连抽几天回去一趟都不行,但逢年过节什么的,不是打工就是别的事,总是忙。小时候的夏天也好热好热,最热的时候李子就熟了,爬上那树,爬到因为每年都爬而树皮都被磨得光滑的枝丫,坐在树上吃到饱,童年的快乐就是这样简单。现在不行了,每每李子成熟的时候总是在学校,等到回去都掉光烂掉了。家里的李子总是好吃的,我们一大家子总对这一枚小小的青翠的果子有着特殊感情,大概因为这是小时候唯一不用去买,每年可以尽情享受的水果吧。时移世易,故乡也因为求学之路渐渐远去,很快,将要更远了。该回去看看的,该回去看看了。 突然又想起来,今年门口怎不见一大筐的卖李子的商贩呢?明明三月的时候草莓很旺相的。可惜已经不能细究这些,亦或是我出去总是匆忙,来不及细细找寻,马上就要离开,不再重要了。 不过今年卖粽子的可多了不少——废话,疫情结束后这什么不都多出来不少。往年只能在那条脏乱差的巷子给哥们儿买几个粽子聊表心意,结果他告诉我那粽子难吃得不行,一阵尴尬。昨天不知道怎的,也或许是确实许久没吃过——可不是么,一年除了这端午,谁没事吃粽子——门口那么大一片的小吃摊子,路过的时候闻着那粽叶的清香,在周围烧烤煎炸烟火市肆就那样钻出来,我才恍惚间想起来,哦,端午到了。旋即,五色丝,雄黄酒,桐叶粑,菖蒲,艾草,乃至于赛龙舟,鸭子——人和人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忽而就一股脑儿涌现出来。初次读它,已经是十二年前的往事了,寒来暑往,终有一天,物换星移。 要去的地方,很大,很远,平时安西万里疆嘛,如今正是太平时节。其实很早之前就想去看看,但当时更想去的是河西,什么是凉州,哪个叫陇右道,天水陇西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往西除了玉门关阳关,就是焉耆高昌龟兹鄯善于阗……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玄奘法师走过的地方,张骞班超扬名的地方,更是耿恭郭昕死守不退的汉家土地。闻说轮台路,年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真有这梦,一定是“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似的好梦吧。 旧的岁月已经结束,新的时代正在来临,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在新时代生存。听起来更像一个优雅的借口,很难想象将来我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但现在,我确实不想变成那样的,所谓出来社会,必须如何如何的社会人士。 端午日,暑气,夏至,艾草,粽香,快乐,安康,愿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