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2不送充电头?49解君愁,倍思超级硅20W充电头体验
最近在我坚持不懈的洗脑下,媳妇终于同意从安卓阵营投奔到苹果阵营,我也喜大普奔,家里的生态配件基本可以统一了。
从5C时代一路用过来的果粉,苹果对于我来说,是一整套生态系统,包括娱乐系统和生产力,未来也很看好M2芯片的新iMAC,毕竟我很少打游戏。
不过这一代iPhone以环保之名,直接砍掉了充电头和耳机,相对11之前看机型送不同充电头的做法,更加让人难以理解和琢磨不透。
苹果,除了生态系统外……现在很多环节都远逊于安卓品牌,这也是一个老果粉的无奈。
前段时间和一个基本全套华为的朋友聊起这个问题,他问我为什么苹果的快充规格那么低,隔壁的小米都上到120W了,我反问他,iPhone的电池容量需要那么大功率的快充么。
这一代iPhone 12 Pro Max电池容量比上一代还低,仅有3687毫安时,最低的iPhone 12 mini甚至只有2200毫安时电量 ,20W PD快充绰绰有余了。
不过苹果官网的20W充电头,价格很苹果,大家也都知道的,而且这款20W USB-C电源适配器,同等体积下第三方配件厂商都能做到45W和30W的规格。
其他品牌PD快充头解决方案有很多,这次就来分享下来自倍思的超级硅20WPD充电头。

超级硅,是GaN氮化镓之后的另一种半导体材料,在密度、导热率和效能转化上更具备优势,虽然相对氮化镓体积上还是有差距,但是能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媲美氮化镓体积上的性能。
超级硅跟氮化镓是互补关系,氮化镓在高功率以及多口充方面优势巨大,功率越大越能体现氮化镓价值,超级硅则在中小功率上体积性能和价格兼顾。
用人话来说,就是更便宜了,性能还能持平。

倍思超级硅20W快充头尺寸并不大,虽然达不到氮化镓那种小的夸张的体积,但是也是足够袖珍了,三围尺寸为28、34以及41mm,大体上两根手指就能捏过来。

我比较喜欢白色设计,表面是亚抛光设计,标注了超级硅的亮点字眼,以及20W的规格参数。
这个表面的材质不容易沾染指纹,也不会那么容易刮花,我之前用过一个品牌的充电头,做工也是非常不错的,就是材质很容易出现使用痕迹,用几次后就感觉很旧,体验度有点槽心。

背后的单个USB-C接口,只要是支持PD协议的都可以使用,可以看到这个C口具备锌合金CNC倒角工艺金属环的设计,可以起到保护接口作用,加固接口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装饰。
Type-C输出:5V 3A,9V 2A,9V 2.22A,12V 1.67A,15V 1.3A最大20W 输出设计。
iPhone 12的20W是9V档位, 2.22A。

插头为不可折叠设计,毕竟这类充电头更多的使用场所为固定场所,也无所谓了。

找了一下苹果原装的11Pro充电头做对比,大家可以直观看看这两个充电头大小。
主体上倍思要小两圈左右,充电口倍思做了加固,原装没有,总体来说原装充电器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重量方面原装充电器61g,倍思超级硅充电器46g,轻了20g左右。

左侧为iPhone 11Pro和原装充电器,右侧为iPhone 12和倍思超级硅充电器。

插在充电插座上还是很和谐的,我该庆幸的是iPhone此次终于消化完了五福一安的库存,不然在高功率规格满天飞的今天,一个5W充电头实在拿不出手。

电流仪测试了下PD输出规格,5V 3A、5V 3A,9V 2A,9V 2.22A,12V 1.67A,15V 1.3A,除了官方提供的几个档位,USB电流仪还测试多出了一个20V 1A档位,这是隐藏档位?

为iPhone 11 Pro充电,手机电量剩余大约30%,通过USB电流表测试,能激活9V档位,总功率超18W。

为电量剩余仅剩7%的iPhone 12充电,通过USB电流表测试,激活9V,2.2A,输出功率19.6W,达到理论上最高功率输出。

为剩余75%左右的PD移动电源充电,通过USB电流表测试,激活12V档位,功率16W左右,这个PD移动电源输入最高功率18W,接近理论数值。
我还测试了其他几款C口的设备。

为大疆Pocket2充电,这个设备电池容量其实很小,拍4K规格半天就没电了,因为它不支持快充,所以功率并不高,在电量剩余14%的时候通过USB电流表测试,显示是以DCP 5V1.5A普通充电协议进行充电,此时也有8W左右的功率输入,好于标称的7.5W。

大疆OSMO Action情况类似,通过USB电流表测试,同样5V档位,6W左右充电功率。

最后测试了一下佳能R6专微相机,新电池可以利用机身的Type-C口进行充电或者直接供电拍摄。
在关机充电状态下通过USB电流表测试同样也是5V档位,充电功率7W左右,看来佳能还是比较保守,没有提供大功率和高档位的规格。
最后为iPhone 12测试了一下充电曲线。

黄色曲线为电压,红色曲线为电流,橙色曲线为功率。
前50分钟电压都是9V档位,电流有波动,不过前半个小时都能维持在15-18w这个功率区间,持久力不错。
前4分钟内出现了电流和电压波动,那是握手PD协议。
30分钟后功率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而50分钟后电压降为5V,此功率基本浮动在5W-10W之间。
因为iPhone 12的电池只有区区2775mAh,相对iPhone 11的3110mAh还缩水了不少,充电功率还上去了,整体充电时间反而更快了。
从7%到62%,仅需要30分钟左右。
从7%到98%,充电时间大约在1小时40分钟左右。

在室温仅有16度左右的室内,为iPhone 11 Pro从65%充电到90%左右,表面温度浮动在30度左右,而为iPhone 12从7%充电到98%,温度也就在40度左右,温控尚可。
总结

iPhone12不送充电头不要紧,49的第三方PD快充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苹果的原装设备一直都是一个坑,比如自家的87W充电器,又大,接口只有一个,我现在基本上都是用第三方多口的100WPD充电头,方便还小巧。
至于iPhone12这波操作,如果不是有原厂情结的用户,完全可以选择第三方。
实测中倍思这款20W超级硅充电器可以峰值输出19.6W的功率,持续时间也比较长,而相对来说,iPhone 12Pro MAX在高功率充电的持久力上只会更长。
另外测试协议时候,不仅仅是PD协议,其他充电协议也可以实现,可为手头各种设备进行充电,一头多用,也不会太浪费。
虽然并非折叠插脚设计,但是真要带出去也不是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