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桥文乃的忧郁(二):桐须真冬的暴走

2019-10-07 04:03 作者:言叶文化  | 我要投稿

上接:古桥文乃的忧郁(一):成幸与爱情的实体

接上篇,在上篇提到了古桥文乃的主场是男主本身并且在感情上几乎拥有绝对的主导权,我们来谈下一个问题——其他几个角色的关键是什么?

我不否认各个角色都有很强的魅力,但在谈几个女角色的交锋之前,我们先需要剔除出去一个关键角色,那就是目前人气极高,但实际上从设定开始就不存在希望的桐须真冬。毕竟这部作品的名字叫《我们无法一起学习》而不是《为什么老师会在这里》,即使桐须真冬在作品里体现出了再多的戏份和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脑补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大龄处女,对男主有那么点兴趣甚至感情并不算奇怪,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走,年龄和身份都是无法跨越的鸿沟。

我们看的不是《言叶之庭》,作品主线也并非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爱情故事,走到这一步的情况少之又少。

更何况两个人之间还有一层羁绊:即男主父亲和老师的师生关系。

当一个人和你羁绊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么她也会很难成为你的妻子,因为两口子的关系往往是在一起后才建立的,而非相反。

建立了这个前提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开始冷静思考,老师在这部作品当中到底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又在剧情的推进中完成了什么任务?我们翻遍以往的故事,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老师”这种大你半代而又和你产生了一定交集,甚至产生了一部分感情波动的角色并不算少,但能否成功可就是另一回事情了。考虑到这一点就会发现,作者优秀的画工和剧情安排让老师这个角色如此该死的甜美并不是一件难以预料的事情,而是在制作初期就有的确定事实。

或者说,在他的故事结构里,本来就有这么一个角色的存在。

客观地讲,桐须真冬的存在,在作品属性方面和读者观感方面,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虽然这两个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又交汇,但区别来看的话,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却完全不一样。对于作者而言,桐须真冬的存在一方面是三个女主角互相斗争的泄洪处,以及自己部分私货的再入点,桐须真冬的存在一方面平衡了几个女主角的优劣势,另一方面又让作者的一部分性癖得以完美展现。而对于读者而言,桐须真冬的存在则是一个“完美女性”的情感投射,从感情方面来讲,路人粉大多数被这个不参与争夺且自身魅力极高的“完美女性”所吸引。而从角色属性方面来讲,其身份又能让大多数角色粉放下成见——毕竟老师确实没什么威胁。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老师每次出场,几乎都会换一次造型。

三套泳装(死库水、普通大人泳装和相对性感一点的泳装)、JK(41话前往学校拿资料)、内衣、学校用制服、学生体育服、体操服(花样滑冰)、女仆装、连衣裙式居家服(出自34话其他老师想象)、浴衣、围裙、旗袍、圣女、运动老师(出自63话泳装+套衫)、魔法少女(出自65话学园祭变装)、教师用围裙(出自74话)、圣诞老人装(出自100话)等等一大堆服装在老师身上的出现,实际上是个不得不为的选择。

你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假如给了三位女主其中一位一次变装,那么其他两位是否需要?如果不需要的话,那么谁是主角已经不言而喻了。

这也是为什么古桥文乃优势很大的原因,古桥文乃的优势就在于和男主有堪称独一无二的日常互动体验(比如58约会回和39牵手同睡回,和其他角色的类似剧情则主要非男主主动),而其他角色和男主的互动文乃又几乎全部清楚(男主会找她咨询),在掌握了主动权和几乎所有知情权的情况下,文乃的行为又非常主动。

其他角色和男主干了什么文乃都知道,而文乃和男主做的事情没有人知道,且两个人的日常互动已经修炼到了眼神交流的地步。

理论上来说,这种即当情感导师又下场参战的角色,是不应该出现的。

当然,回到老师这个问题上来,作者在不方便对其他女主角区别对待的情况下,将这这部分的洪流以及一部分私货倾注到“老师”的身上,就成为了最佳的选择。

所以我们在作品中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桥段。

如果几个女主角单独变装或者有单独剧情,那么接下来其他女主也会轮流来一发单独剧情(古桥文乃除外,这个确实是作者开挂),如果非要让女角色变装,那么绝大多数情况下所有女主角都会一起变装(和服回、浴衣回、泳装回和后面想象的婚纱回),而如果不想影响到各大女角色之间的平衡又想发福利夹私货。

让老师变装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当然,如果不是老师的话,这个角色也可以换成学姐小美浪爱橙,但是作者完全可以把老师的设定套在学姐身上,作用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

在变装之外,老师这个角色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发掘男主对于自身的认识,以及在“自己的梦想”上做出的决定和改变。男主的想法实际上是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的,首先就是在和女主改专业这方面的思想,其次是让他们开始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后是开始发掘出自己的内心深处梦想。开始从“最能赚钱的专业”转变为了“自己最想做的专业”,从一个执着为了家人考虑的人变的想追求那么些梦想。

而这些转变中的核心角色,就是老师。

作为连接着唯我成幸和唯我成幸父亲的桥梁,老师在这一节里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灵魂和人生意义上的“老师”,她把教师的责任、义务和人生,从成幸父亲那里传递了下来,最终传递到了男主的身上,让男主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传递了灵魂的人。从之前的“想要撑起一个家庭”到了“真正想为了梦想和家人去拼一把。”也正是因为这个转变,男主的母亲才将其父亲留下来的存折给了男主去上学。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男主才真正明白了,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事情,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使是自己也走上了“浪费资源”这条路,对于男主来说也是一件可以值得骄傲的事情。

因为他想成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在这个时候的“老师”,才真正的成为了“老师”,学习上的发展实际是不太值得一提的,但精神上的传递,才是角色存在的意义。因此到了这一步,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已经彻底划上了句号,不可能再往下走一步,在已经超越了肉体和初级上的情感关系外,唯我父亲→老师→唯我成幸这条线已经彻底闭环,成为了精神传递的核心线。因此在这部分剧情后,男主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对升学的看法也彻底改变了,而这个桥段也正是作者设计最巧妙的一段,一方面作者在这里封死了桐须真冬作为主角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在为收尾做准备。不管是男主感情上的收尾还是整体剧情上的收尾,最终是要迎来一个结局的。

两父子对于桐须真冬的影响实际上是一起一承,男主的父亲鼓励真冬追求,而男主又让真冬找回了在滑冰场上的自己。男主影响了老师的情绪,老师又反过来将唯我成幸父亲的精神传递给了男主改变了他的看法。这三个人两对师生的关系,构成了这部作品里最有趣,也最深刻的一次交流,六年前的成幸父亲刚刚去世(故事开始是五年前,而故事已经过了一年),六年前的成幸还在初一,而六年前的老师也可能在经历自己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候。

但六年后的两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践行了自己对“老师”和“长辈”的承诺,最终成为了一个优秀的“老师”。

如果仅仅就因为一点福利和好感让两个人走在一起,我觉得才是对故事和成幸父亲最大的侮辱和无视,这种跨越爱情与亲情的灵魂交流,远远比一点点粉红色的东西重要的多。

因为桐须真冬,就是桐须真冬,不是会写出唯我文乃的大小姐古桥。

这难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圆满?

打个小广告

敬请关注:公众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专栏:言叶漫研

固定更新ACG相关内容和回答

顺便打个预告,下一篇谈绪方理珠。

绪方理珠的消失。


古桥文乃的忧郁(二):桐须真冬的暴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