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台江心理医院:抗抑郁——合理用药是关键
“抑郁症真的离我们不远,甚至可以说就在我们身边。”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在《笑到最后:科学防治现代五大疾病》一书中写到。
但是,正如王立铭所说,和很多人类疾病不同的是,抑郁症这样没有明显器官病变的精神疾病,长期被人类忽视和误解,这严重影响了抑郁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直到今天,全世界只有一半左右的患者接受过有效的治疗。而在中国,这个比例甚至不到20%。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有超过3.5亿人受抑郁症困扰,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但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关于它的错误观点,使人们长期未对其采取行动,其中包括常见的误解,将抑郁症等同于简单的悲伤,认为它是软弱的表现。
对于抑郁症及其药物治疗,我们需要有更科学的认知。
抑郁症为什么如此让人难以抗拒呢?真相藏在大脑深处!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科学家已经定位了多种与抑郁症有关的基因,比如5-羟色胺系统基因、多巴胺系统基因等,这些基因能影响大脑的激素作用机制,当患上了抑郁症,它便开始改变我们大脑结构和功能。
药物治疗通过刺激脑内的神经递质,主要是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调节人的抑郁、焦虑情绪、情感,从而缓解抑郁症的症状。因此,药物治疗对于科学治疗抑郁症是极其重要的。
抗抑郁药物有哪些?
01
一线药物:
1、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例如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氟西汀。
2、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3、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安非他酮。
02
二线药物:
1、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米氮平
2、 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塞平
抗抑郁症吃药很重要,这些误区千万别踩坑!
误区一:副作用大,不敢用药
看到药物说明书上写的不良反应,或服药前习惯性上“度娘”查看药物副作用后感到害怕,从而不敢用药。
正解:是药三分毒,完全没有副反应的药物是不存在的。目前新型抗抑郁药比经典抗抑郁药副作用小很多。
误区二:频繁换药
不清楚药物起效时间,服用几天未见效果就认为药物无效,频繁更换医院、医生及药物。
正解:药物起效时间为2-3周,调整药物必须遵医嘱执行,不要随意调整或更换药物。
误区三:见好停药
一旦病情改善,就认为疾病痊愈,立马停药。
正解:抑郁症复发率高,足够长时间的维持期治疗,才能有效巩固病情,预防复发。
误区四:越贵越好,越多越好
觉得进口药、价格贵的就是好药,用的剂量越大,服药种类越多,病好得越快。
正解:安全、有效、经济、足量、足疗程是治疗抑郁症的原则。
误区五:刻板用药
只愿意服用既往对疾病有效药物,不相信其他药物有用。
正解: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随意给自己用药治疗。
◆揭秘精神分裂症是如何改变大脑的
◆年轻人之间流传的社交冷漠症
◆福州精神病医院:为什么抑郁症患者总是感到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