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复尔尔

山复尔尔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1.秋天或许是迷茫的 我,杨炎正,朋友们常唤我济翁,今年33岁了。我可以被说是志士,也可以称作俗人。我现在正在山上甘露寺中的多景楼顶,凭栏远眺。北固山其实很小,只是临江拔起,显得气势非凡罢了。比起这山,我反倒更爱看自由自在的鱼儿鸟儿了……罢了,下楼吧,世人常道镇江美女居多,我且随处溜达,排解些许闷愁吧。 十里画廊是镇江城里最大的烟柳之地,十里却并非真的十里,而是当年唐朝皇帝偶然来此,正赶上摘月大会,莺歌燕舞,乱花迷眼,唐皇随口一句“方识人间真乐趣,取得十里作画廊”才让此处有了个些许诗意、些许酸涩的名字。如果没有金军,我皇一定也有时间来此处饮一盏茶水了……唉。 驱马缓步前行,自己也是第一次来此,这里明明是所谓的最佳地理位置了——面朝江岸,背靠古楼,整条内河上灯火通明、贯穿了颜值香味,仿若天上人间。我却突然头脑发麻,仔细看来每一位女子都娇丽万分,每一家小馆菜都可口诱人,可我却。我可能是病了,这里太吵闹了,我该换一处住下,好好睡一晚才是,不!喝够,喝够再眠! 真恨人!去哪里好呢,去哪里本人还要思考,思考哪里安宁。北固山的对岸是扬州城,扬州城很大,还好我朝的管辖包括两浙路全境,大概有十又四州加上两军吧。可惜了,近日幼安(辛弃疾)不在江南。罢了,不提他!前日我与他提起想要弃笔从戎,他竟书信万里兄(杨万里)一同游说我。当官又有什么意思呢?考不上的人多了去,上旬被陛下罢黜的官员也是本人十个手指都数不过来了的。 “官人!乘船?” “得嘞!那您这马……” “且好生帮我养一晚。” 月斜江上,云淡天长。灯光依然柔和,依然温暖;寒风中的它,它们,静静地都立在江上。 2.梦回南宋 “阿正,快起床!阿正?阿正!” 这……是怎么了?这是哪里,此人是谁,为何叫我阿正……难道本人昨晚遇强盗了吗。 “你醒了就行,叫你早起还不是因为你妈带毕业班,我向校领导申请了去三中陪考,三中太大了,你又没去踩点,我直接把你引到考场楼下,我就走。” “考场?本人不是才落榜吗?这能是什么考试。” “行了,演够了吧,有时候陶冶一下情操就行了,今天高考可不能耽误。我看你衣服鞋子都穿好了,跟我到外面吃个饭就走吧。” “高考为何?” “……” “我若考不上会怎样?这到底是何年何月何地?难道是他们苦苦探寻的桃花源?” “你如果不是在演戏,就是脑子没了,要不然穿越了。” 啊,这…… 眼前这位中年妇人用了半刻钟,大概和我说了我已记不清多少封书信的言语了。 后来我才明白妇人那半刻钟里描述的物与世界。 他们说人生三件事为高考,工作,结婚。我们也差不多吧?科举,娶妻,生子。哦,还有抗金。他们现在没有战争,没有官场斗争,哦不,我听到了一句什么职场斗争还是社会斗争来着?反正大概意思就是要我继续读书、继续奋发图强罢了。对了,他们竟还没有皇帝…… 我倒希望是我醉了,或者还在梦里。不过说到如此,当我看到唯一有树的地方时,我正要去小憩一会,竟发现那里太喧闹了,比镇江城的十里画廊的叫声还要刺耳,不过那妇人也告诉我“不安全”,便也作罢了。妇人还教我写“现代汉语”:远处一座座高楼,挺直地耸入蔚蓝的天空中使人联想到山水画时瘦骨嶙峋的奇峰,联想到拔地而起、动人心魄的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