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仕昌论:糖尿病关键在脾。糖尿病属中医之消渴病证。我体会消渴
刘仕昌论:糖尿病关键在脾。糖尿病属中医之消渴病证。我体会消渴一病,虽与肺燥、胃热、肾虚有关,但关键在脾。临床上我常以补脾养阴治疗糖尿病。 补脾养阴的自拟方 拟方为:生地15克,麦冬12克,花粉15克,葛根15克,五味子6克,甘草6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怀山药30克,枸杞子12克,糯米一匙。 医案举隅 一女55岁,患糖尿病两年。证见小便频、量多,腰痛,乏力,头晕,饮多,食多,出汗多,夜寐不宁,舌质暗淡、苔微黄,脉细涩。查尿糖++~+++。 给予党参15克,黄芪15克,花粉20克,葛根20克,枸杞子12克,炙甘草6克,怀山药20克,郁金10克,丹参12克,佛手10克,桑寄生12克,秦艽12克。水煎服。 服用4剂后诸证较前好转,遂在前方基础上去秦艽、桑寄生、丹参、郁金、佛手,加菟丝子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糯稻根30克,金樱子15克。又服用8剂诸证悉减,查尿糖阴性。 后因事患者回当地,嘱其照上方在当地配药服用。 常用加减 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者,可在上方基础上加海蛤壳30克,怀牛膝15克;血脂增高者可加首乌20克,桑寄生15克,山楂15克;肾功能差,出现蛋白尿者加重党参、黄芪用量;兼皮肤瘙痒者加金银花15克,白蒺藜12克;兼月经不调者加首乌2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兼视力障碍(如视矇、眼花)者,加玉竹12克,菊花10克,枸杞子加至15~18克;口渴明显者适当加清胃热之品,我的经验加石膏15克,知母12克。 重视食疗及调养 不可忽视的是,对于糖尿病治疗,除服用药物外,还应配合饮食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我常嘱患者用猪胰两条,怀山药30克,清水适量煎后饮汤食渣,或用南瓜、洋葱头、山慈姑、黄豆、苡仁等适量做菜,多食代饭。对消除糖尿病症状、降低血糖都有一定帮助。 病情稳定者,可用红参15克,清水一杯炖服,隔3~4天服一次,以巩固疗效。 糖尿病是一种容易反复的疾病,在治疗期间或治愈之后,都必须保持心情舒畅,节制房事,注意饮食等,这对提高疗效与巩固疗效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