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
一 理论?何为理论?
(一)大写的理论
(二)小写的理论
质性研究 观点 某一个特定领域的理论
有理论的形态
概括性 典型性
比如: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的社会理论;中国亲情社会

《乡土中国》
(三)理论对质性研究的意义
建立理论能够深化研究者对社会现象的理解
深化读者对社会现象的理解
从事社会深入研究的必备
二 扎根理论
小镇做题家 农村子弟在高校发展的情况
阶层跃迁
扎根理论(一)特点:源于材料(本质特点)
(二)归纳法是方法
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三)有比较独特的文献方法
文献回顾延迟,刚开始的时候不做系统的文献梳理
防止已有研究对现有材料的污染
等到进入场域之后再进行梳理文献
不带任何观点和假设,不被既有的框架套住
(四)自然的研究过程和理论敏感的重要性
不做任何干预
平视视野来研究,试图去理解
拒绝用俯视观点
比如祭祀文化理论形成过程是不断比较的过程
比较 联系 综合 对比
相似的地方合并
归纳和总结
不重要的舍弃有自己的独特的研究评判标准
没有固定标准
没有办法用数据说话
自己判断取样的依据,重要的类属,理论抽样的基础
如何验证,怎么选上,某种意义上没有客观标准
(提炼的过程很痛苦)
三 扎根理论的操作方法(定性)
不仅仅适用于扎根理论,所有定性研究都适用于这个过程(一)收集资料(观察 访谈)
(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转录)
原原本本的转录(二)编码(分析的前提)
最核心的理论
简短的资料片段(自己选),
逐行编码 逐个事件进行编码 逐句编码 逐个词汇进行编码(更为细致)
这些都是根据自己需要来
******课堂观察以话伦进行编码
概括说明
编码用4-5词概括,精简压缩1 初始编码(开放态度)
从语句中自动提炼出来
不需要特别精炼2 轴心编码
不需要回复原文本
类属:把初级编码的相似词汇 口语化的词汇通过比较进行归为上位的概念
专业 凝练3 聚焦编码
最重要的编码4 理论编码
类属关系具体化
形成故事线,使得系统完整案例:宁夏固原民间高利贷危害严重(北大课题组)
https://business.sohu.com/20090811/n265864220.shtml
(三)撰写备忘录
分析笔记
数据分析与最终形成研究成果之间的关键环节
没有固定形式
自己的独白
对自己的心路历程有个清晰了解
(四)理论抽样
来填补理论上的缺口和漏洞,这是理论性抽样的阶段
以上的过程是反反复复的过程
之前没有理论
得到访谈之后,发现之前访谈的漏洞
为了填补和支持你的理论
(五)建构理论
(六)计算机分析资料
NVivo
(七)写作
没有固定形式
写成一本书或者故事
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