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答案

2022-11-15 20:43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数字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第七单元 16.2 登泰山记 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阴、阳、始、循”等文言词语,学习翻译文言文。

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写景特点。

3、体会本文条理清晰,章法严明,剪裁得当的写法。

4、领悟登山活动的生活、审美价值。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

难点:体会语言精炼、用词生动、修辞巧妙等艺术特色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杜甫一首《望岳》带我们领略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巍峨。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姚鼐,走近别样的泰山风光,一起学习《登泰山记》。

二、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三、作者介绍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他有室名惜抱轩,学者称他为惜抱先生。乾隆二十八年(1765)中进士,历任山东、湖南副考官。《四库全书》馆开,任纂修员。不久,请病假辞官还乡,先后主讲梅花、钟山、紫阳等书院,达四十余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

他提出文章要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多读多做,要从摹仿到自我脱化。

四、题目解读     

“登”,即由低处向高处行进;

“泰山”,山名,有“五岳之首”之称。

“记”,古代一种散文题材。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到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后的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