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拍、节拍,拍子,强拍,弱拍,2/4拍、3/4拍、4/4拍
贝多芬72、节、拍、节拍,拍子,强拍,弱拍,2/4拍、3/4拍、4/4拍

旋律(音乐术语):…
…旋、律、旋律:见《贝多芬71》…
…音、乐、音乐:见《欧几里得146、147》…
(…《欧几里得》:小说名…)
…术、语、术语:见《欧几里得67》…
旋律是由许多音乐基本要素,如调式、节奏、节拍、力度、音色表演方法方式等,有机地结合而成。
…基、本、基本:见《欧几里得2》…
…要、素、要素:见《欧几里得67》…
…调、式、调式:见《贝多芬71》…
…节、奏、节奏:见《牛顿87~88》…
(…《牛顿》:小说名…)

拍(百度百科):《说文解字》:“拍…从手、百声。”十十总合是百之范式。手掌相合击打(十指相叩击犹十十总合)为拍之范式。
…范、式、范式:见《欧几里得184》…
本义:用手掌合着什么打。如:拍掌、拍抚、拍案叫绝。
衍(yǎn)义:击打发出的声音合乎节奏。如:音乐节拍、拍节。
…衍、义、衍义:见《欧几里得25、26》…
…声、音、声音:见《牛顿96》…
衍义:引申指获取相应的影像。拍电影、拍摄、拍照、拍片子。
衍义:引申指获取相应的物品。如:拍卖,淘宝拍下物品。
衍义:引申指发出相应的信息。如:拍电报。
衍义:引申指阿谀(yú)、巴结。如:拍马屁、吹吹拍拍。
拍(百度汉语)2:形声。从手,白声。本义:拍击。
[…形声:一种造字法…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
字义:
1.用手掌打:~击。~掌。~抚。~案叫绝。
2.浪涛冲击:~岸。
3.拍打东西的用具:~子(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
4.乐曲的节奏:~节。
5.摄影:~摄。~照。~片子。
6.发出:~发。~电报。
7.阿谀,巴结:~马屁。吹吹~~。
节拍(百度汉语):音乐中按一定时间重复出现的一系列拍子,这些拍子有一定强弱的分别,是衡量节奏的单位。
…时、间、时间:见《伽利略10》…
(…《伽利略》:小说名…)
…子:见《欧几里得16》…

拍子(基本概念)(百度百科):
…概、念、概念:见《欧几里得22、23》…
音乐
下面我用最通俗的方式讲拍子。
…方、式、方式:见《欧几里得57》…
“拍子”用简单的话说,你用一只手掌打拍子,手掌向下再向上,就叫做一拍(如果用两只手对拍的话,那么一张一合,就叫一拍)。
…简、单、简单:见《伽利略13》…
单单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起来,也是半拍。这样算起来,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一拍。(等于半拍加半拍)
在我国的戏曲里,通常把拍子叫做“板、眼”,“板”就是重拍,“眼”就是弱拍。
打起拍子来是这样的:用手掌拍击一下,这样称为“板”,再用食指点一下,这样称作“眼”。
…
如果平时说一个人唱歌“没板没眼”的,也就是说,这个人的节奏不好,拍子不准确。
音乐的拍子,是根据乐曲的要求而定的。
比如当(给)乐曲规定的速度是每分钟60拍,那么每拍占的时间是每分钟的60分之一,也就是一秒,(半拍为二分之一秒)。
…规、定、规定:见《牛顿342》…
…速、度、速度:见《伽利略3》…
如果规定的速度为每分钟120拍,那么每一拍占的时间是半秒钟(半拍是1/4秒)。
现在是半秒钟打一拍,前面是一秒钟打一拍,显然后者要比前者快。
以此类推。
这也就是拍子的时值。
拍子的时值定下来后,能确定其它音符的拍数。
比如四分音符为一拍时,八分音符就相当于半拍,全音符相当于4拍,二分音符相当于二拍。而十六分音符则是1/4拍。



换句话说,也就是一拍里有一个四分音符,有两个八分音符,有4个16分音符。
再比如,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四分音符就是两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全音符是八拍,而十六分音符即半拍。
这样,当拍子的时值确定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连在一起。
如2/4拍(读作“4、2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叫做2/4拍。
一小节里有两拍,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
在一个小节里,只有一个强拍、一个弱拍出现,然后每小节不断重复出现。
这种2/4拍的节奏,很适合队列行进的时候使用,所以大部分进行曲都采用这种2/4拍的形式。
…形、式、形式:见《欧几里得13》…
3/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3拍,叫做3/4拍。
也就是一小节有一个强拍和两个弱拍出现,每小节重复出现。
第一拍是强拍,第二、三拍是弱拍,这就是3/4拍。
这种节奏很适合旋转,因此常常用在圆舞曲里(华尔兹)。
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一小节有4拍,叫作4/4拍。
在4/4拍里,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第三拍为次强拍,第四拍又是弱拍。
“在节拍中,众多的音符都是以一拍为单位的,(这也叫做“单位拍”),这一个重要的时间段——拍,就是音乐的基础。
请看下集《贝多芬73、众多音符都是以一拍为单位;音乐中的“单位拍”》”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