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破坏澳大利亚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和它的代言人

文/行走斯图卡
在美国的鼓动下,澳大利亚的保守党政府,“反华”反得有点神经质了,从总理莫里森到防长达顿,各种让人匪夷所思的暴论不绝于耳;澳大利亚也在中国的反制之下损失惨重,之前有媒体披露,澳大利亚商品出口为此损失近200亿澳元,而这份损失全部被所谓的“盟友”吃下。即便是这样一种情况,美国仍在拱火。
据媒体报道,美国白宫印太事务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日前在一次演讲中鼓动澳大利亚对华继续强硬。他说,中国正在对澳大利亚进行“经济战争”,试图“破坏”美国的盟友;坎贝尔渲染中国“想完全击败澳大利亚,想让澳大利亚下跪屈服”。
说真的,我们有点听不懂坎贝尔的话,澳大利亚明明被美国踩趴在地上,怎么可能再“下跪”呢!况且让它跪起来,也比以前更有尊严了,这是好事啊。正如美国学者、自由记者布拉德利·布兰肯希普(Bradley Blankenship)日前在《今日俄罗斯》网站上刊文所写那样:真正破坏澳大利亚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和它在堪培拉的代言人。
文章提到:坎贝尔日前宣称,中国正在对澳大利亚进行“戏剧性的经济战,中国的偏好本来是打破澳大利亚,迫使澳大利亚屈服”;但是这一说法完全没有意义,并且混淆了中澳关系破裂的实际原因,还忽略了美国正在利用两者之间的破裂获利这一事实,再次表明华盛顿是一个非常不可靠的伙伴。
作者认为:中国没有对澳大利亚进行侵略的想法,澳大利亚媒体和各种官员试图将局势描述为澳大利亚正在抵御所谓的“黄祸”、勇敢地捍卫主权。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一直希望与澳大利亚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例如中澳2014年同意签署《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确保增加对华出口,增加澳大利亚就业机会。
无论是原材料出口还是龙虾和葡萄酒等中等收入消费品,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极大地促进了澳大利亚经济,中国现在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决定,情况发生了变化,例如封禁华为、在所谓“新冠溯源”问题上对中国泼脏水。中国的态度也很正常,任何国家都不能“与中国做生意中获益,同时无端指责和抹黑中国,损害中国核心利益”;作者指出:不是中国政府的报复性政策影响了澳大利亚经济,而是由于堪培拉的有害行为,中国市场已经对该国失去了兴趣,它是由澳大利亚发起的,堪培拉自食其果。
堪培拉的决策很讽刺,因为这是在割自己的肉;但更讽刺的是,美国正在享用堪培拉的血肉,并且鼓励它多割一点,而堪培拉欣然允诺。数据显示,美国正在替代澳大利亚商品原来的在华市场份额,当澳煤的出口量归零时,美煤的出口量正在猛增。但问题是,如果澳大利亚愿意为了华盛顿的利益将自己砧板上,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中国退让?
作者随后指出:澳大利亚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并不是基于相互尊重,而是服从和支配。华盛顿一次又一次地向澳大利亚施压,迫使其采取强硬立场,不可避免地损害了盟友的国家利益和安全。澳大利亚必须清醒过来并意识到,让华盛顿决定其外交政策只会使这个国家变得更加不安全。
这位学者指出了澳大利亚的真实现状,当坎贝尔喊着“澳大利亚不能跪下去”的时候,美国应该先把自己的脚从堪培拉的脑袋上挪开,让它能先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