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剑三】(唐歌)光影(十二)

2021-02-21 15:19 作者:鸢鸟不渡  | 我要投稿

没有人生来便是强者的,鸣枭走到今天,从世家公子杨囿歌走到杀手鸣枭这一步,皆不过是命。

在他还是杨囿歌的时候,他也是这般天真可笑的。

他相信着亲情,渴望着父母与同辈之人的认可,甚至固执地认为旁人的恶意只是因为自己的差劲儿。

他却是忘了,这世间最残酷的并非是什么出身贵贱,实力强弱,而是对比。

杨飞鸾的存在,从最开始,便压得他喘不过来气。

他生在长歌门,作为长歌门门主的嫡长子,哪怕他不去争少门主的位置,也没有人会相信。

人,永远只会相信他们所想看到的,永远只会认可他们所想到的。

哪怕那些恶意的揣度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没有人会在乎。

他渐渐意识到,其实根本没有人会在乎他是谁,过着什么样的日子,经历着什么样的人生,付出过什么样的努力。

他的父亲期望的是一个可以将一生困在长歌,出类拔萃的继承人;他的先生期望的是一个能够走上朝堂,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他的继母和弟弟期望的是一个毫无威胁,一无是处的垫脚石;就算是那些本与他毫无关系的人也对他有着各种各样的期待。

没有人会在乎杨囿歌是谁,也没有人在乎杨囿歌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于是,他像一个残次品一样活着,可以随意丢弃。

他信任的弟弟杀父弑师,将罪名嫁祸于他,那偌大的一个长歌门,没有一个人与他说上半分话。

他被逐出长歌门的时候,那些人又在想些什么呢?

朝堂中有人垂涎他的容貌,想要将他收做禁脔的时候,他毁了这张脸逃出来的时候,他又在想什么呢?

他被安上通敌叛国的罪名,一生不得参政,流放边疆,被人追杀的时候,他还能想些什么呢?

直到,他遇到了唐潋情,他唯一的朋友。

“虽然我不知道你们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但是,你们说得没错,人心有偏驳,所以我选择相信他。”

他活了下来。

“如果你没有地方可去的话,便跟我回唐门吧。”

他留在了唐门。

“如果你不能在光明中生存的话,便寻求黑暗给予你庇佑吧。”

他放下了青玉流。

“杨囿歌,你有一双巧手,他既拨得了琴弦,便也拿得起暗器。”

他拿起了唐门功法。

“你若想得到什么,总要学会舍弃什么。亲情,人性,生命,谁知道会丢掉什么呢。”

他成了鸣枭。

后来,唐潋情为救他武功尽失,隐居于幽冥渊,他再也没有见过他。

朝堂清洗,危及唐门,他祸水东引,致使长歌灭门,大仇得报。

楚王帮他翻案,还他清白,三顾请他还朝,许以相位。

唐门似乎没有了他停留的理由,但是他还是留了下来。

鸣枭便只是鸣枭,不再是杨囿歌。

楚王叶庭玉也曾不止一次问过他,为何不顾前程,留在唐门过着刀尖上舔血的生活。纵使当年唐潋情于他有庇佑之恩,他亦保住了唐门,恩情相抵,何苦再留在此地。

鸣枭想,大抵是因为,那一年,他遭受万民唾弃,唐潋情是唯一一个敢挡在他面前,说信他的人吧。

没有人爱他,唐潋情连带着唐门,这杀人不眨眼的地方,却给了他所有的善意。

他从光明处跌至深渊,又从深渊中被推了出来,站在阴影中,却再也无法成为他风光霁月的梦中人。

从那年他放下母亲留给他唯一的遗物——那把青玉流,拿起唐门心法的时候,他便已经舍弃了过去,不再回头。

【剑三】(唐歌)光影(十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