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让护理搭上教育改革的快车

2023-10-09 17:42 作者:王四岁带你尝遍天下  | 我要投稿

让护理搭上教育改革的快车

2022120336  22级护理学本科04班 王子涵

     "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护士是医疗卫生战线的重要力量,在保护生命、防病治病、减轻病痛、增进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护士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英勇无畏地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在救治危重症患者、增进救治效果、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亡率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指示批示。

     伴随着教育改革,护理学以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护理人才为目标,紧跟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计划的精神,我国护理事业转变了教育观念。更加注重教育的目的观,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调整了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时代精神,更加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使护理人才更加国际化,使护理人才专业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立足护理学实际,调整学年制度,将原来授予医学学位时的五年制改变为授予理学学位的四年制,用渐进式的教学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让同学早日接触临床,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操作,使实践操作的时间变长。调整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强调培养目标,淡化学科界限,体现现代医学模式,增加人文社会学科的比例,创新临床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改革评估方法,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改革职业考试模式与国际化医学职业标准接轨,自2011年起,护理学院教学大纲分学科型职业资格考试模式改革为基于临床实践需要的以情景任务知识三维构成的新型护士职业资格证考试模式,有力推动了我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接轨。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护理发展起步较晚,1887年,美国的一位来华护士兼传教士麦克尼奇在中国率先开办护士训练班,这是中国近代护理教育及护理学的开端。抗战时期我国沿海的城市首先沦陷许多的护理学校被迫关闭。一小批护理人员开启了留学生涯,这是中国护理史上第一批派出护士留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满足战后经济建设对于护理人员的大量需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成立了大批护理学校。此时将中专护理学学制改为三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护理事业备受摧残,全国护理学校大部分停办,校址被占用,设施被毁坏,资料流失,教师转行。但为了医疗事业的发展,不少医院自办护士班,使大批未收获专业训练的初级人员进入护理队伍,这也使护理质量大幅下降,是当时的中国护理与世界护理的差距被拉大。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卫生部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在政策的扶持下,不少中等卫生学校建立,诞生了大批护士工作者,护理也不断走向高级化,在我的家乡天津,天津医学院成立护理系,后来决定在国家高等医学院校内设护理专业,首批开设护理专业的有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山东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西安医学院等十所院校。学制为四到五年并授予学士学位。进入21世纪,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社会和科学进步,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于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化,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提升,护理专业也不断使自己的职业技能拓展,第二军医大学获批护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这表明我国护理层次基本完成,同时我国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正在不断提高和优化。

       在我看来学制改革是十分必要的,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许多行业的就业情况。市场对于护理人才的需要缺口十分巨大,不少医疗机构出现了无人可用的情况,只能紧急调用一些医学院的学生前往支援,自2013年以来,护理从五年制变为四年制,缩短了护士的培养周期,使更多的护理人才能尽快走向市场,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于护理人才紧缺的情况,在教育改革中,更加重视临床及实践操作,使广大护理人员不至于到了临床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做。勤学苦练是基础,严格训练是核心。护理技能对于护士十分重要:我们要以增进人类健康为己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目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而护士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但我们的护理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理论课大多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这种授课方式可以保证课堂的有效进行和达到一定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大规模的培养人才,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是很难使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表现出来,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过于其主导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性,独立性受到限制。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无法起到很大帮助。我们的实践课大多采取小组教学的方式,这样式的有利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的的完成,利于开展项目或者完成作业,使大家认知领域的某些高层次技能得以更好发展,利于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的见解。有利于不同经验和想法的交流。但小组教学教学组织工作和学生的情况准备比较困难,容易影响学习效果。教师的发言时间不易掌控,可能会影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调动小组内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存在一些困难,小组内成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各教学班教学进度也不容易控制。在护理学整体教育中,同学接受护理学本专业知识较晚,大一大多以公共课为主,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于护理学的认识,动摇学生学习护理学的信心。一些与护理学无关的课程可能也会使学生分心,比如程序设计等,我认为应该加上一些与护理学专业有关或未来工作中可以利用的学科。

未来我们应该借助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这一契机,更好的完善护理学学科体系,设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使护理人员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尊重差异,善于合作。立足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针对不同的护理人才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培养独具一格的,丰富多彩的,个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护理人才。不断提高护理师资队伍水平,加强国内外的高效沟通合作,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使院校与社区医院合作,实现医院医师与学生学校老师的双向交流,使现代护理师资队伍更加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现代护理学专业人才。

教育改革催人奋进,同样以为护理事业的蒸蒸日上创造了有利前提。我们要在未来的护理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思想道德品质,人文关怀,审美教育及个性化的方向,为我国卫生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护理人才,推动我国卫生事业蒸蒸日上


让护理搭上教育改革的快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