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集
贰·
徽州合道
“何不择日再飞仙?化作走兽云中燕,日月星辰伴我眠。紫气东来几人见,半步青云半步癫。”合道,一般指和自然天地融为一体的状态。此去徽州四日,我似乎走近了合道,似乎有时达到了合道。 中国北方,常常是少有仙气所在的。地远荒芜,古往今来是蛮夷荒凉之地,流放之人也尽数派往各朝的“宁古塔”。纵然有兴安岭的灵气,也难以润泽偌大的北地。中原地区,灵秀浩荡。嵩山、华山,险峻之处,少林、道家在此处生根,然而山高路远,凡人难以久居,常常望而兴叹。我认为的仙家洞天福地,便在江浙一带了。向南往,古时尽是南蛮,而江浙一带,临近长江,有水,即有生气,山,也如众星拱月,星罗棋布在黄山脚边。两条龙脉统领江浙之根,让人们能够长久地生活于此,吸收天地灵秀。 研学,倒不如说是一次肉身和元神同时的远游。泥丸宫中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见过的人,这四日内尽皆亲眼看到了。好似练习功法般,先在脑中演绎,而后打出元炁。印象深刻的,当然是一路的景色,有自然,也有人文。作为浙江人,暑期的闷热阻挡不了我的观感,反而觉得是自然而然,防晒都少涂了几层,对于自我的注意变少了很多。正是忘我,促进了合道。 自然,道法自然,徽州的道是水道。 水,处流动,与道家“灵”“柔”的精神不谋而合。流水不腐,走过一条条小溪,哪怕滴水也有穿石之力,总是在闷热的天穹下,拼尽全力散发自己的一股清冽。为了我吗?我想,谁敢于在炎热的天气遇见它,它就是为谁所流淌。而它从深山的千万斤压迫下钻出,见到了我,亦是幸运的。这一刻,我和水都在山间流淌,以不同之形,行相同之道,合相同之道。我即是水,流水不腐。 自然的灵动,苏生了这片大地的灵觉,养育了徽州能干的人,以及静美的宏村。 水,善融通。在粉墙黛瓦的宏村,很难看见水道的堵塞,水行水道,人行人道。青石板从深山里被开凿出来,仍过着类似的生活,人在其上,水在其下,人为水遮阳,水为人解暑,暗合阴阳至理。水道的融通,是徽州人的融通之根,宏村的一切都是为了水和融合水:天井的四方檐,棱角的飞檐,过水的桥梁……阴阳相生,存乎徽州人的笑脸上,存乎水流悦耳的道音中。在北京生活的我,一时间难以融入其中,但我想,能够以道的眼光看待宏村,自然也合道了。借其地,观其道,他化自在,他化水道。 “三百六十滩,淳安在天上”千岛湖畔的水道,是少许不争,配上星星点点的盈亏之变。在天上的淳安,总是那么的脱俗。即使游船,皮划艇等人类的造物飘扬其上,45km的骑行,仍未见得几次有一物浮于其上。扩大,是所见,亦是所想。夏夜的音乐会草草结束,同学们在车上自发地合唱着。从背对背拥抱,到蹩脚的海阔天空。一年来,我们从未如此抒发过心中的团结和心中的少年热血。可以说,在学校我们憋着一股劲学习,但到了千岛湖,我们被感染,变得不争,我们的情感,满盈则放,亏损则藏,真正地回归了人的本性。人性本善,人性相近,相远的习是后天的,故于此被遗忘。这一刻,合道在天上,亦结结实实地落下,激荡起水花,合道在人间。有了你我,才可称人间。 合道,总是可遇不可求的。徽州的灵秀和自我的悟性让我合道。脱离了合道,便要面对高三一年的奋斗。曾经与水一体,处流动,善融通,不争而盈亏有变;现今要做自己的水,洒脱地流至青春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