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暴雨"的大胆推测
1999年12月31日,23点59分。世纪之交的缝隙中,一场“暴雨”往天空倾泻。所有派对、彩灯、末班巴士都在下一刻消逝。世界回到了一个崭新的旧时代。
一个年轻的小姑娘,一位“司辰”,唯一不受雨水侵袭之人,无数时代的见证者。她在洪流中穿梭,结识来自不同时代与国家的神秘学家伙伴。而后,带领他们……逃离“暴雨”。
地面无故溢起积水,你的指尖碰到飞升的雨滴——一场“暴雨”在向天空倾泻。
行人和墙壁在雨中剥落溶解,世界似乎来到一个崭新的旧时代。而除了你之外的所有人,都在“暴雨”侵蚀后不知所踪。
暴雨症候/时代病Storm Syndreme
它是荒谬而可笑,不可言说的癔症。
世界的秩序在暴雨冲刷之下难以辨认,切都开始趋 于疯狂, 走向陌生
生吞黄金、痛饮石油,歌舞于炙热的铁板之上。病人们总是不知道自己病了,任何时候这样。
暴雨The Storm
它的到来让时间变得无足轻重。时而回到过去,时而重返未来。又或是无所有,又或是浴火重生
猜想一:暴雨会出现将时间带向超未来的情况
暴雨在目前来看,其实并非简单的倒退,不然以目前一二十年的倒退幅度,其实无论哪方势力都可以利用“未来的信息”将潜在的威胁摘除,然而无论是重塑之手还是圣洛夫基金会所属集团都还需要大费周章的计划行动来搜集情报、获取物资,而不是直接按图索骥将敌人扼杀在襁褓。
笔者认为,暴雨其实是一种形式的“时空的修正”,它围绕着时代关键节点潜伏,比如“大萧条”、“世纪之交”、“世界大战”等等,一旦这个关键节点出差错,则时空就像黄河下游边的泥垻被拉开一条裂隙,河流就会决堤、改道,最后流速流量下降,泥沙沉积出新的河道——新的时代,乍看可能是历史,但其实泥沙的沉积并不可能完美复刻,它是新的河道。
如果河流导入了一条极窄而极长的的河道,暂时超越了它原本的终点呢呢?
那就是可能性的未来时代了。
太空歌剧、赛博朋克、反乌托邦、后启示录…供我们参观的时代还有很多。
猜想二:暴雨无法影响一些事物的原因是“悖论”
如果把时空比做河流,地球比做陆地,宇宙比做海洋,那河流始终无法冲刷掉的事物是什么?——它自己,准确来说,是它水面下的湍流漩涡,即使一刻消失,消失同时又在另一处出现。
悖论。
时间循环的悖论。
自己创造自己、自己毁灭自己的不可解悖论。
在暴雨中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某件物品是由未来的某件物品的存在而诞生的、某个人是因现在的自己的所做所为才会未来诞生的。
像这样的存在并不会被暴雨冲刷消失,只因为其本身就是暴雨的产物。
时空的修正并非完全复制,因而会出现对整体来说微不足道的差错,而这些差错往往表现为某种形式的闭环结构,就像绳子上误绑的一个突结,确实是错误,但在大部分时间并不影响什么,甚至还会起加固作用。
生命的进化不就是由基因的错误堆积而出的吗?
猜想三:圣洛夫基金会正试图利用暴雨
重塑之手的领袖疑问:圣洛夫基金会制造暴雨是为了什么?
笔者认为这并非只是试图动摇主人公的谎言,而是极有可能的存在的事情——既然地下组织重塑之手都有条件引发暴雨,作为官方的圣洛夫基金会为什么不能?
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置世界”。
让我们来看看与圣洛夫基金会相性最好的十四行诗

美丽新世界
世界闻名的反乌托邦经典。
描述了一种基因种姓与充分娱乐至上的绝对秩序。
而潜藏于秩序之下则是人类永恒不变的支配争斗与理想牺牲。
圣洛夫基金会多少可以看到其的影子。
反乌托邦之所以是反乌托邦,正是由于其社会体制的密不透风导致其终将会在内耗与僵化的过程中慢慢消亡,是“失败了的社会”。
如果在暴雨发生前更早的时候,圣洛夫基金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发现可走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剩下的只有慢性休克,仅仅是出自保护自己的需要,他们不难会选择尝试将一切推倒重来。
于是他们制造了最初的暴雨,却发现自己无法停下它。
于是他们选择抹除曾经的历史,给自己一个更正当的理由去停下暴雨,好使自己剩下的权力不至于完全消失。
经典神秘组织高层操作。
猜想四:这个世界正处在神秘学与科学两种规则体系的竞争中
神秘学,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来自精神还是物质,其有一个共识:此消彼长。
科学,研究者的探索向我们揭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世界,永远不会存在孤立的变化。
暴雨带来了修正
于是规则出现改变
神秘学所面对的是不可知的规则,是经验法则,人们信奉过去的积累,在现实中使用奇迹。
科学所面对的是可知的规则,是理论归纳,人们通过计算与实验开拓未来,在现实中解明奇迹。
前者守护过去,后者展望未来。
两者孰胜孰劣,在这个阴晴不定的世界中,还未得出结论。

以上内容仅为推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