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化进食|与食物和解,与情绪和解
“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总有一些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 我们拥有选择自己反应的力量。 在反应之中, 隐藏着我们的成长和自由。” 【案例呈现】 艾莉森的故事 这是来自BBC《完美记录》纪录片一个真实案例。 英国科学家们找到了75位身体超重的志愿者进行实验,并根据激素、基因和心理素质,将这些受试者分成三组。故事的主人公艾莉森,被分在了情绪化进食小组,而这也是艾莉森在生活中遭受的最大的困扰。她总是在依靠进食来缓解压力,压力越大,越倾向于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明知道这样做不好,却怎么也控制不了。 在艾莉森心里,食物与她之间有一种“非正常”关系,而这一关系的起源要追溯到她童年时期。当艾莉森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她经常受到惩罚和虐待。每当她淘气了、不听话,不认真写作业,或是做错事时,父母就会惩罚她。惩罚的方式就是不允许她吃饭,或是逼着她吃类似被水泡过的面包那样的糟糕食物。 对艾莉森来说,在很长的人生阶段里,吃饭于她就是一种惩罚。正因为此,她对事物滋生了强烈的渴望和依赖。从15岁时开始,每当她遇到压力和沮丧的事情时,就会用狠狠吃一顿的方式来“化解”,且会选择不健康的食物。 这种行为模式,一直持续了50年,哪怕是艾莉森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以后。每当她觉得心情不好时,还是会径直地走向厨房寻找食物,借此发泄情绪。 艾莉森一直认为,因为童年期遭受的惩罚导致她过度依赖食物。然而,在科学家和医生对她进行检查之后,对她的诊断是——情绪化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