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少许自我反思

2023-03-22 12:12 作者:月境境  | 我要投稿

在一次群聊中,有大佬用刚瞥见井盖却只会拿着破棒槌敲响之诤言比喻我的某些无知结论——个人认为这是非常犀利且有建设性的批评,值得反思。

 

每当我想正式评判某一部作品、某一位艺术家、某一种艺术体系的时候,应该首先反问自己能否具备全面分析、熟知被评判作品、艺术家、艺术体系的能力;若没有,再反问自己的创作水平有没有到达被评判对象的水平。若两者皆不具备,那么请自己闭嘴。个人的感觉与残缺信息只会带来不严谨性。缺乏能力与经验支撑的结论将会毫无意义,言语伤及他人或是最浅表的弊端,它会更深层次地、无形地放大自己的无知与傲慢。诚然,表达口味偏好上的喜爱与无感无可厚非,任何人都有对某一部经典作品,对代表人类至高艺术成就的泰斗,对某一种强势的体系无感甚至厌恶的权力(虽然不会有很多人这样想),但需要为每一次评判负责,在欠缺能力与熟悉度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行为极其幼稚。如希波克拉底所言“Ars longa, vita brevis...iudicium difficile.,艺术很长,生命很短;决断艰难。

 

数字时代信息共享带来最大好处便是无限次数的极低成本知识获取。然而绝大多数互联网上的知识碎片化与结论导向严重,让人忽略了支撑结论的重要过程,导致自我认知虚高于真实知识与实践储备。一旦出现这种虚高,过度化总结终将取代忠实的输出,自以为正确、精辟的言论谈何分量,反倒像毛头小伙对国家大事指指点点。无论涉足音乐、摄影、诗文之类艺术领域还是音乐学、文学、历史之类学术领域,尽量多汲取知识并将其运用,在发表任何定性的言论之前考虑背后依据与自身视野是否能够支撑,如果不能,就不要说。


直觉是无知与无理的合作。大师与天才们或乐于宣传相信直觉,因为他们在人世间或胎盘里已经用足够充实的知识与经验走在了开悟之坡上,理性的思考与运行已经不再成为负担。但对于包括我在内的更多人,所谓直觉只是为自己创作与分析懵懂处盖上遮羞布罢了。

 

用Yeats诗中的一句话收尾——“The best lack all conviction, while the worst, are full of passionate intensity.”自己理解后试译便是“最好的一切缺乏信念,而最坏的一切充满激情。”丧失激情与狂热不能代表成熟,但对知识的敬畏与下结论的审慎永远不可或缺。


2023/03/21 (PST),旧金山

少许自我反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