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是什么?能做什么?
一、RPA是什么?
RPA全称是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译作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他能模拟人的各种操作,能在任何应用程式上进行鼠标点击、键盘输入、读取信息等自动化操作,释放人非主观决策、逻辑性高、规则性强的工作。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虚拟机器人”替代人工的一种方式。RPA不仅可以模拟人类,而且可以利用和融合现有各项技术,实现其流程自动化的目标。
最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他就是你的第二双手,去操作电脑/手机,而且因为他没有心,所以不会累,能保证100%准确。
二、RPA能做什么?
1、数据采集类:无论是网页上的数据,还是软件上的数据,亦或是手机APP上的数据,都可以使用RPA来进行采集。
2、重复的手动工作:我们工作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用动脑,只动动手的工作,例如开具电子发票这样的工作,只需要把发票信息复制到开票软件上即可。这样的工作,我们平时去做,只能一一复制填写,但是用RPA就可以模拟人工,一个一个填写信息。
3、跨平台协同:网页与网页的协同、网页与软件的协同、软件与软件的协同,甚至电脑和手机的协同,都可以用RPA来解决。
举个例子:退货退款的流程得先在电商平台看有哪些退货的快递已经寄回,然后在ERP系统里查询,填写商品退货信息,查看是否将所有货品退回,如少件,则返回电商平台驳回申请,并写好差什么东西,如退货正常则到电商平台里点击确认退货。
这个过程人工操作需要游走于两个系统间,进行数据获取、内容填写、规则判断,整个过程非常繁复琐碎,很容易出现纰漏,这样的工作就可以交给RPA来完成,RPA获取数据、模拟人工输入、跨平台操作、进行简单判断的特点都在这个应用中应验。

三、RPA的优势
1、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2、节省时间成本:效率是人工的5-8倍
3、调高准确性:固定流程,机器处理,减少人工错误
4、高ROI产出:启动成本低,能够快速响应、快速落地
5、非侵入式,防反爬
添加影刀官方,了解使用RPA:

四、RPA落地案例
1、安踏
安踏是2022年第一季度引进的影刀RPA,目前共计搭建1560个数字化应用,共计运行19044小时,共计为企业提升11902天人效。
安踏公司共有108人参与项目建设,数字化覆盖率前两名的部门的占比分别是40%和30%。
数据技术部(数字化占比40%)进行了数字化改革,在数据管理、物流管理、订单管理和售前售后管理都有相应的场景。
效果:
1)打破电商数据孤岛
2)1+1>2,数字化帮助员工人人变得高效,从而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使企业变得高效
3)降低出错风险,人在疲劳情况下容易出错,但是机器不会
4)协助梳理业务场景,沉淀数据资产,消除部分机制工作,让员工实现更高的价值
2、森马
森马是2022年第3季度引进的影刀RPA,目前共计15人参与RPA项目建设,人群覆盖约200人,占比17%,6个月共计搭建323个应用,累计运行7610个小时,提升人效4756天。
现在影刀RPA覆盖团队包括零售端的线上商品&运营、客服中心,会员运营,数据,财务部门。
落地场景:
商品&运营端:优惠券,SKU&价格排查,SKU替换,价格监控,平台产品图更换,PDD一键改价,PDD资源位处理等
客服端:物流信息监控+拦截+批量退款,OMS自动审单,旺旺留言与分流,批量额外退款,WOS自动派单等
会员端:会员邀约,会员数据获取+分类+打标,会员运营
数据端:多维度数据获取+处理
财务端:各平台账单获取处理自动化
效果:
1)平台&业务系统功能补充(低成本,效率提升)
2)基础岗位人员稳定度提升,人才密度提升,企业文化中学习&创新模块工具
3)推动企业工作流程标准化的沉淀,企业流程货币工具
3、奥康
奥康是2021年第3季度引进的影刀RPA,目前共计搭建1100+个数字化应用,共计运行49000+小时,共计为企业提升30000+天人效。
落地场景
奥康比较常用的场景之一就是针对平台退换货订单的物流分析,我们使用下来发现影刀的精准度基本可以达到99.9%。
其次是,自动换货。原先是消费者把商品寄回来后,需要人工进行换单,如今已经通过影刀实现了自动化操作。
再比如,催付催评、物流异常、未发货仅退款、退货退款等业务也都能通过影刀来操作。
淘宝已经开启的第一轮预售中,我们的预售商品免定金、尾款半价、买三免一、第二双半价等返现工作,也可以通过影刀完成操作。
奥康客服部经理林晶晶表示:“影刀真的让我们电商服务人更轻松了,并且能更高效地去解决问题。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精力去做询单转化率、流失率分析等数据分析层面的工作。我们的管理层每天都需要进行数据登记,七八十家店铺的工作量绝非小事。”
效果:
在没有使用影刀之前,每一家店铺的数据登记都需要花费1个小时才能完成,如果出现错误还需要重新复核,如果要请假休息则会导致数据无法及时登记,后续补登记会花费更多时间精力。
但是使用影刀之后,只要把流程设置好,就几乎不会出现错误,达到将近100%的精准度自动化完成数据登记工作。
4、宝尊
宝尊搭建了庞大的数字化建设团队,有多源多业务以及多类型的数据要求,目前公司的数字化建设初具规模:其中,通过影刀RPA一共搭建了570+个应用,累计运行了416288小时,执行任务数高达4725783个,相当于节省260180人力(天)。
目前公司的运维团队、数据建设团队以及客服团队都在使用影刀RPA;在这些部门中公司运维以及数据建设团队占比非常高,其中数据团队覆盖率高达95%。
效果:
1)原本需要花费8H时间处理的账单,只需要5分钟;原本需要花上5-10分钟获取的页面评价,现在只需要5-10s;
2)人总会疲劳,但是影刀不会,100%的按照预设步骤准确执行,支持7*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
3)数据相关工作提效60%;
4)简单问题系统解决,赋能数据专员实现更高价值;
5)沉淀数据资产,洞察行业趋势;大幅提升数据服务专业性、时效性、准确性。
5、伊利
伊利集团位居全球乳业五强,连续八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也是中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类最全的乳制品企业。在“全球织网”的战略下,伊利已经实现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地区的产业布局。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伊利集团旗下多款产品长期居市场领先地位,整体营业额在行业中遥遥领先,是进入全球乳业第一阵营的亚洲乳企。
落地场景:
目前为人力部门、电商运营、行销部门等做了数字化改革。
例如:电商运营部门采集各个电商平台运营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有效帮助运营使用提升运营效率;人力部门使用RPA开发自动报账流程,解决重复操作,释放人员创新价值;行销部门使用RPA做自动化报表。
伊利认为影刀数字化给企业带来了:
①消除了许多重复性的工作,避免了人工操作出错,使办公更加高效
②作为数据采集的有效补充手段,极大减轻数据孤岛现象
效果:
伊利是2022年5月份引进的影刀RPA,目前共计搭建了240+的数字化应用,共计运行了2011个小时,应用运行次数85000次,约为企业节省人力1257天。
6、良品铺子
良品铺子创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湖北武汉,是一家通过数字化技术融合供应链管理及全渠道销售体系开展高品质休闲食品业务的品牌运营企业。公司于2020年2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成为沪市主板首家“云敲锣”上市企业。
落地场景:
覆盖部门:门店、电商、财务、物流、团购、流通、客服等渠道端和后端支持部门
主要涉及人工重复操作,或跨多系统间操作的场景,以及外部数据抓取的场景
部分高频应用场景:千牛留言自动转接售前、快递单号提取、门店订单自动退款、退款金额查询、客服系统图片上传、多店铺自动导单
效果:
2020年引入影刀RPA后,先后在客服、财务部门进行了试点,并验证了其可以在良品铺子作为一项关键技术和工具,被全体员工应用在日常工作中的可能性。参与培训人员198人,获得证书的业务人员41人。
已上线运行的RPA应用1216个,运行总时长37712小时,自动化人天23570天,提升人效94.3
RPA带来的改变:
解放业务人员大量手动操作,提升工作效率,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工作中
减少了人工误操作,更快速,更精准
提升员工个人工作成就感
赋能业务线员工,让业务人员自身具备编写RPA的能力
7、维达
维达一直将“成为消费者生活卫生用品的第一选择”作为企业远景,在致力于“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卫生用品”的使命下,集团上下用“专业专注”、“诚信服务”、“创新进取”、“环保健康”的核心价值观服务每一位消费者和客户。维达于2007年在香港主板上市(股票代码:3331)。
落地情况
影刀RPA项目由维达的数据部统筹发起,覆盖电商各部门,各部门均有相应的负责人,目前共有11人参与项目建设,数字化覆盖人数占比50%。
使用数据方面,总计搭建778个应用,累计运行5057小时,为企业节省人力3160天。
部分应用场景
操作类:平台批量发消息,多平台发票上传及下载,多平台订单下载及发货,店铺批量操作
数据获取类:获取多平台的行业数据,跟踪商品价格
效果
工作效率提升:解决大量重复性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员工幸福感,利于团队成长
人才密度提升:业务人员零基础学习影刀知识,培养内部开发者,能搭建操作类以及数据获取类流程,为公司提升人才密度
最核心的点是零基础的员工运用影刀RPA,也可以学习搭建一些流程。
维达未来希望能再增加影刀使用率,数字化覆盖人数去到80%以上,通过学习影刀RPA,各部门同事能根据自己的业务场景搭建流程,达到人人可用的目的。
添加影刀官方,了解更多RPA使用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