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之后,星火必须以更高的文学意识生存
我前几天还和朋友说要控制自己的见证次数来着……不过先把这个忘记罢。 我没玩过TNO,也更不知道星火了。但是考虑到这个模组偏←的现实情况,尽管位轻身微,但我最好还是得大胆一些,发表一下我自己的意见。 我们希望可以看见一个十分优秀的模组。既然脱胎自TNO这样一个以文本见长的母体,那么是否愿意承认,剧情都会毫无疑问地成为决定新独立的模组是否可以成功的第一要素。无论星火这个模组之前的艺术水平如何,我们都希望可以见到可以与《东方》齐名——至少也不会差得太多的作品。 魏巍老爷子是个作家,但他可以把建国初期部分干部变质、少部分地主依旧作威作福、翻身的人民有一些重新濒临破产以及部分战士因家人有重新回到解放前的风险从而准备逃避的问题做了一定的分析。并且对之后的路做了很有必要的预判并有对未来巨大的希望——这是一种浪漫而又现实的态度。限于篇幅,我只做一下不负责任的总结——这种态度体现在魏老爷子的矛盾冲突与明暗线交错的意识上。 这里只取一对冲突分析,我暂时没有时间写论文。这个冲突集中在上册王大发个人身上。 王大发是一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却在抗美援朝发生前逃回老家。尽管这场危机被化解了,但团长和政委依旧询问了他离队的原因。王大发依旧对部队怀有热情。离队,只是为了在家中种地,养活孤身一人的老母亲——分了地之后,农村的老弱孤独依旧缺少这必要的劳动力,只能重新卖掉自己家的田地以求糊口。这便是最简单的一个冲突。为了解决这个冲突,文章给了我们两个方案: 方案一:王大发方案——回家种田。这个已经说过了,没有办法解决任何问题,我们直接看下一个。 方案二:政委的方案——想清楚为什么会有人种不了田,为了解决种不了田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想清楚了这个问题,这个矛盾也王大发自己就被化解掉了。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与解决问题而献出自己的决心,也就在这样一个个矛盾中形成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统一体。 这样的统一体,绝不是可以拆分而不顾的——它并非离生活能有百八十里地;相反,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种文学意识,也自然地是“星火”发展之所必要。